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市级电视台的农业节目与中央台、省级台的农业节目相比,在宏观农业信息来源上存在权威信息少等"先天不足"的劣势.但是,地市级电视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服务对象相对集中,这又是优势.绕开不足,发挥优势,直接为最基层的农民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是增强地市台农村节目可视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杨吉 《新闻传播》2010,(4):125-125
在2008年度黑龙江省"记录龙江、服务人民"十大新闻报道活动评选中,伊春电视台大型系列报道《走遍兴安》荣幸入选,成为除省级和哈尔滨市媒体之外唯一入选的地市级媒体栏目。这组报道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是坚持"三贴近"原则,用"三贴近"原则指导新闻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三江晚报》围绕打造品牌形象、拓宽创收渠道的经营理念,不断推出一些影响全市、贴近百姓的大型策划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4.
2007年以来,《襄樊日报》为适应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更好地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任务,策划推出了"记者陪您看襄樊"大型主题活动,旨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全面提升地方党报的品牌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活动呈现的新闻价值评说——记者"陪"市民同行,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襄樊日报》今年1月全新改版后,明确提出了"三贴近、三服务、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相似文献   

5.
与高手如云、设备先进的中央台和省级电视台相比,地市级电视台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受到许多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地市级电视台就不需要新闻策划。由于受地域、人口规模的局限,地市台记者采访的范围一般较小,题材窄、亮点少,要拓宽报道的路数,深化报道的主题,非下大功夫不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化地市台的新闻策划意识,是各地市台提高电视宣传质量,多出精品,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一、强化新闻策划意识是做好新时期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对电视新闻宣传越来越重视,广大群众对…  相似文献   

6.
节目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地市级电视台在资源有限、规模有限、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创出精品节目,才能生存和发展。地市级电视台处于我国电视媒体的末端,与县、乡、村更贴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真实的生活既鲜活,又生动,它就是地市级媒体的生动素材的来源,正因为有了这个"源"泉,地市级电视台精品节目才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7.
贾恩方 《新闻前哨》2011,(10):95-96
在全媒体时代,地市级广播电台在庞大的媒体市场中受地域和频率局限,覆盖面小,社会影响力弱。但地市级广播也有自己的独特定位和地域优势,比如贴近群众、熟悉本土资源和特色文化、与同级媒体进行传媒联动等。只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发挥特色,地市级广播依然可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周万安 《视听界》2009,(4):96-97
5月中上旬,江苏电台启动了大型公益活动《江苏问候》,这是为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而特别策划的。该活动紧扣“声音”元素,以新闻采访、节目热线征集、广场采集等手段,汇集了众多对四川人民的问候声音。12日,江苏台在南京市新街口正洪街广场隆重推出《江苏问候·祝福四川》大型公益行动现场直播活动。江苏电台十大频率联合四川台、绵竹台及中国江苏网对活动同步播出。  相似文献   

9.
文化融合,关乎地市级媒体重组的成败,市场机制、用户意识是新型媒体集团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动力。推进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要在参与城市文化建构、融入社会基层治理、服务城市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浙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为考察地市级媒体报台合并组建传媒集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旧媒体并存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新闻策划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已经被国内媒体普遍运用。但地市级电视台对新闻策划却没有足够重视。笔者从当前地市级电视台新闻策划的现状出发,提出地市级电视台加强新闻策划的必要性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策划让民生新闻更出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兵 《今传媒》2012,(5):116-117
"新闻策划"近年来成为新闻界颇为流行的词汇。新闻策划已广泛介入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并成为新闻媒体高度自觉的行动。许多媒体不仅强调策划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被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的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如何策划,让其更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策划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新闻版面需要策划,副刊版面同样需要不定期地推出策划吸人读者的眼球。作为地市级晚报的《生活报·三江版》如何在人力有限、资源有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发出自己的声音,策划出看点来,《生活报·三江版》的做法是用杂志式策划打造报纸文化副刊的杂志风格,用杂志风格引领读者阅读,从而提升读者对本报的忠诚度。一、集束式周期出版让文化副刊具有杂志性化的明  相似文献   

13.
王艳 《今传媒》2011,(9):78-79
电视栏目活动化是近年来各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上的一个创新,通过组织活动增强日常节目的可视性和观注度。而对于地市级台而言,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现栏目活动化面临的困难很多。本文依托渭南电视台方言短剧栏目《华山世相》举办的"我是大明星华山世相演员海选活动"为素材,通过对活动策划及组织过程中得失的详细论述总结,为地方台栏目活动化进程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也成为地方台在电视栏目活动化进程中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公共频道"美城市乐生活",城市公共频道是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台)倾力打造的第二主频道。频道根植本地城市文化,关注城市、报道民生、品味生活。组织了大型航拍"空中看港城"、"辉煌中国梦·共筑新丝路"、"新西游记采风之旅"等新闻行动,展示城市之美;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独具地方特色,共享生活之乐;推  相似文献   

15.
当今媒体,包括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借助大型活动打造媒体品牌,不断提升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本文认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是活动策划赋予当代传媒的新内涵,贴近性、品牌化使大型社会活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规模化和差异化又让活动达到打造品牌媒体的理想;依托节目进行有效社会活动,用活动带动节目,用节目影响活动,进而影响受众市场,提高广播影响力和再造力;加强媒体品牌建设,重视媒体品牌的构建和经营,是进行社会活动的一张王牌;依托品牌节目和品牌活动,提高广播的号召力和公信度。品牌之路,是未来广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人认为,媒体要策划大型爱心活动,没有钱肯定不行,其实不然。媒体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渎者手中的闲置资源,策划大型爱心活动。近年来,《衡阳晚报》相继策划了“爱通西部”、“爱心献给留守儿童”等大型爱心活动,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是“爱通西部”大型爱心活动,  相似文献   

17.
由苏州广电总台发起,并联合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台、大爱台和江苏卫视等媒体共同策划制作的大型公益活动《生命相髓——首次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活动》10月落下了帷幕,活动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对这个案例进行简要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个活动印证了当代电视媒体发展路径的三个重要关键词:责任、整合、品牌。  相似文献   

18.
继中央电视台成功地开办了《综艺大观》等大型文艺栏目后,一些省级电视台也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办起了一档档大型文艺节目。如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福建东南台的《开心100》,湖北台的《幸运千万家》等。纵观近一两年,几乎每一个省级台都有自己的大型文艺娱乐节目。 中央、省级电视台办大节目的红红火火,着实使地市级小台有些眼馋手痒,但由于财力、人力、市场的限制,多数地市级小台对这种大型节目只好望其项背,一声叹息。 小台真的就不能办大节目吗? 2000年3月黄石电视台开播了大型娱乐性节目《开心大擂台》到今天已一年多…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的活动都会产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记者采访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些活动各个层面进行观察与研究,发现不同事实的新闻价值。为了便于让记者熟悉采访领域的活动特点.一般地市级电视台都会按照不同领域对记者进行分线采访的安排,即有的负责时政报道、有的负责农业报道、有的负责工交报道、有的负责文化新闻和社会新闻报道。我曾经在七台;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大型读者活动策划的流程和方法,对大型读者活动的策划案例进行分析,同时强调整合社会资源举办大型读者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