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春同志在《从“三贴近”人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中指出,“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就要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讲求实效性,增加信息量,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舆论监督在“三贴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程少华 《记者摇篮》2005,(10):42-43
舆论监督重要的是把握好一个“度”字,既要弘扬社会正气,又要恪守宣传方针,前者关系到党报的声誉,后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两年多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日报群工部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的要求,在为“监督与思考”这个栏目供稿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舆论监督的新路。笔者认为,该栏目及其所刊登的文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周皓 《新闻采编》2004,(6):20-21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报纸创新舆论监督明确了重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2006年,襄樊日报积极发挥主流媒体功能,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正面宣传,一手抓舆论监督),“抓两头”(一头抓中心工作的宣传,一头抓民生新闻报道),增强内容影响力,收到了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认为穆青对正面宣传很重视,对舆论监督少有涉及和论述。其实,穆青一生都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并且一贯主张把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统一起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了穆青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观,即舆论监督意义重大,舆论监督必须讲究方式,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应该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高扬主旋律,增强“三贴近”,提高公信力,这是党赋予党委机关报的历史使命。地市党报只有坚持一手抓正面宣传,一手抓舆论监督,一头抓中心工作的宣传,一头抓民生的报道,才能收到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得益彰、服务中心和关注民生同放异彩的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欣  司品修 《新闻传播》2010,(8):119-119
中央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宣传思想工作中承担重要责任的企业报,势必要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三贴近”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切实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8.
梅华峰 《新闻前哨》2006,(11):17-18
“从有利于维护和谐稳定、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有利于维护政法队伍整体形象出发,做好政法宣传工作和对政法机关的舆论监督”,是今年中央、全省两级政法工作会议对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政法工作的一个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使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更好地统一起来。强调新闻报道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群众。指出这是用“三个代表”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高度地肯定了舆论监督的正面价值。两者的统一,源于我国的新闻管理体制,舆论监督所坚守的公共利益与党服务人民的宗旨是一致的;为了实现这种统一,我国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原则和方法;两者的统一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随着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公务员媒介素养的完善以及经验教训的积累,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将更多发挥出来,其与正面宣传的统一,也将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王毅 《新闻知识》2000,(11):29-29
对传媒,特别是对作为“喉舌”的党报来说,把握好舆论导向一般不成问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政治家办报”这一党性原则所决定的,但提高引导水平却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需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提高引导水平,就必须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把握住舆论宣传的关键环节。中宣部提出,将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三大件”来抓,可以说,这就是当前舆论宣传的关键环节。舆论引导水平能否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看这“三大件”抓得如何。典型宣传,是我们新闻报道的强项。大到中央、省级新闻传…  相似文献   

1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贯要求。胡锦涛同志曾明确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在“三贴近”上要取得新进展。因此,不仅新闻宣传工作要积极实现“三贴近”,作为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反映群众呼声的新闻舆论监督,就更要积极践行“三贴近”,做好调查研究,把“三贴近”作为自己的生命线,把来自最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出来,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告诉群众,真正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为民解忧,为政府分忧的职能。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一些朋友把中央及所属各部门领导的报纸喻为“条条领导的报纸”,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报纸称之为“块块领导的报纸”。有些地方报纸编辑部的同志谈起舆论监督报道来,总这样诉说着:“唉,相比之下,条条报搞舆论监督好办,块块报搞起来难啊!”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天地》2002,(8):15-16
大力宣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加强正面引导,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稳定形势的基本判断上未,统一到中央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方针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上来,努力为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宣传堆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稳定、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善待媒体”与“善做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最近连续强调,“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三善”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的诠释,把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更加具体化。同时,这也是对媒体社会作用的肯定,对媒体的信任。对媒体工作者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尊重,对全体媒体工作者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相似文献   

16.
8月份中宣部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开展“走转改”活动,宣传思想战线上类似活动开展得不少,最早可以上溯到“延安整风”.1942年2月上旬,毛泽东先后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以及中宣部和中央出版局联合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任务.现在提出“走转改”,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现在有些媒体存在日渐远离基层、作风飘浮不扎实、文风八股抑或九股味十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国家新闻工作的不可动摇的主方向,可是,有的人就以为“正面宣传”就是新闻媒体的一切,不允许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不让发“批评报道,认为“批评报道”是揭露阴暗面的,是“反面报道”,并使出种种“条条”加以限制。其实客观事物总是存在两重性:成绩与缺点、主流与支流、正面与反面等等,所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舆论的监督作用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18.
记者采写湖南郴州的舆论监督报道,不但有可能得到“舆论监督奖”,还有可能被授予郴州市“荣誉市民”称号。这是记者1月12日从湖南省郴州市委了解到的新信息。1月11日,中共郴州市委办、市政府办向所辖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单位等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新闻媒体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设立“舆论监督奖”,“专门奖励主动把舆论监督线索交给郴州调查处理或通过舆论监督对郴州工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中央、省级媒体记者”。去年下半年,一系列令人瞠目的腐败事件频频在全国媒体曝光,使处于湘粤交界、矿产和旅游等资源丰富的郴州市成了…  相似文献   

19.
李长春同志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曾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长期的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使笔者深深认识到,为使电视媒体既要做好党的喉舌,又要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我们的电视宣传工作要贯彻"三贴近"方针,努力创新各项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与其他宣传手段一样,有个把握好“度”的问题。地市党报也是如此。“度”的原则把握好了,新闻舆论监督才能起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对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推动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否则,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