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日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下发了《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了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参加交流,交流对象为在同一公办学校连续任职或任教达到一定年限的校长和教师,其中校长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教师任教一般最长不超过9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工》2014,(4):22-22
安徽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每年义务教育教师县域内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城镇学校新进教师原则上先到农村学校任教2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评选特级教师要有1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城镇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实行校长定期交流机制。校长每届任期一般为5年。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原则上应予以交流。实施教师编制流动机制。对于从城镇交流到农村学校,而农村学校无相应编制的教师,其教师职务和工资保留原待遇,积极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  相似文献   

3.
省内简讯     
《河北教育》2014,(7):8-9
石家庄:优秀老师到弱校交流 6月26日,石家庄市教育局下发了《2014-2015学年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要求秋季开学时,要新增各类交流轮岗校长、教师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5%,此举涉及全市2000余名优秀校长、教师。石家庄要求,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中凡在同一学校同一职务任期已满10年的校长、副校长及中层干部,应逐步进行轮岗交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中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10年,原则上要分批进行异校流动。  相似文献   

4.
省内短讯     
正我省出台意见力推校长教师异校交流农村教师评先表彰比例提高日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下发《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规定,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一般不超过2届,教师任教最长不超过9年。《意见》同时规定,提高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对长期在农村任教、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  相似文献   

5.
正在4月9日召开的校长教师轮岗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从今年开始,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福建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为促进校长教师交流,福建将县域内公办学校教师人事关系"收归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应交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对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年限的规定,应与中小学学制学段相衔接;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7.
正省教育厅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在同一所学校任职达两届(每届3~5年)的校长(含副校长)应进行交流。在同一所学校任教达6年的教师为应交流对象,学校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对象的10%以上。文件强调,各地要完善"以县为  相似文献   

8.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0):136-136
<正>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应交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这份《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提出,用3至5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根据中央部署,我国到2020年,将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  相似文献   

9.
正"今后,我不再是‘学校人’,而是‘区域人’了,应该会到不同的学校交流任教。"这是看到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意见》时,福州市铜盘中学刘承俊老师的第一反应。日前,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这份《意见》备受关注。《意见》规定,该省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实施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任职、任教达一定年限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工》2014,(10):22-22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对加快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相似文献   

11.
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指一名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几年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其轮换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重庆市教委从2008年5月开始到2011年,拟开展城乡中小学教师任职交流试点工作。据介绍,教师的互换任职时间为两年左右,任职期间,其组织、人事、工资保留在原单位。并享受市、区政府统一规定的农村教师津补贴。城市中小学干部任职连续满9年,原则上应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据《重庆商报》)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有关部门日前出台规定,河北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中小学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最长为8年。根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原则上每届任期4年,可以连聘连任,但在同一学校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逐步推开县域范围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鼓励城镇50周岁以下男教师、45周岁以下女教师在县域内向农村学校流动。  相似文献   

13.
侯国际 《江西教育》2014,(12):23-23
记者从近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征得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根据《意见》,从2014年开始,国家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相似文献   

14.
于忠宁 《教育文汇》2013,(20):12-12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促进广州市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专任教师按照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5%的比例进行交流,骨干教师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交流;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10年的.原则上交流到其他学校任职。广州选择以教师、校长校际间的交流为突破口,希望打破教育资源不均的做法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整体联动,促使教师交流层层推进江苏如皋接连采取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选派优秀校长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强化城区教师调配、城乡教师交流、富余教师分流、支教,进而重点推进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帮扶等一系列举措,从教师交流到管理互动再到教学共通,既有连贯性又不断创新升级,有力而又有效地提升了城乡  相似文献   

16.
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存在着教师聘任制和学校管理教师体制障碍、校长阻拦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交流轮岗教师后顾之忧多、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收入大大减少等障碍。破解这些障碍,须采取教师管理模式由“校管校用”到“县管校用”转变,建立县级名师库,实行县域内名校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交流轮岗教师的经济待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夏斌 《教书育人》2016,(5):12-13
教师交流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出台《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应交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相比于以往的政策,这次将在五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二是扩大校长教  相似文献   

18.
熊鹰 《内蒙古教育》2007,(9S):25-26
从2006年起到2008年,沈阳市将有1.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交流到其他学校任教。他们规定,凡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时间满6年的校长和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据《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2日11版)。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中国教工》2014,(2):43-44
哈密推行学校领导及教师轮岗交流制度 近日,新疆哈密市教育局制定并印发了《哈密市教育系统校级领导、老师轮岗交流实施方案》,率先在全地区推行校长(书记)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和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从近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征得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根据《意见》,从2014年开始,国家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