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为过程,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否结合或结合得好不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至关重要。对结合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的由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有三个维度: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论"关乎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源、路径等根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的不同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谭晓玲 《文教资料》2010,(17):101-103
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两大理论成果"、"三大理论成果"、"四大理论成果"三方面,这些有益的探讨对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两个成果。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及其中国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化形态不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和实际内容,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其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切有效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文化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力机制;其精神实质在于激发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生性动力机制指的就是所有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外在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实践表明,要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的理论研究,就必须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生性动力机制的逻辑基点、概念内涵及其概念外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生性动力机制指的是所有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外在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外生性动力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形成阶段性发展特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势进攻下,近代中国形成了"西学中源"论。随着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人们从历史大趋势上认识中国的发展,形成了"执中鉴西"的思维方式。这种转变是一种"范式转变",它不仅使人们对中西方关系的认识建立在了历史进化之上,而且使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求索从歌颂过去转向了追求未来,在判断资本主义中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的贯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等三个重大的理论主题,展开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们深入而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机制无疑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今天,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存在的价值质疑。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够在中国存在?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属性,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固有的"化"之功能等诸方面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存在不仅是由于政治原因,而且还有思想文化意识方面的原因;不是一种僵化的存在,而是一种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所"容"所"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理论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引发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人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其间出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在这个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八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邓小平在继承中国革命中诞生的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现实,运用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重大问题的一种理论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思想,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理论形态和话语创新的模式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个典范,是我们当前理论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该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艰辛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理论指导,同时借鉴我国和西方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的优秀思想成果,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3.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阶级的存在势必意味着不平等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阶级产生的根源、阶级关系的发展以及阶级的最终消亡等方面对人类历史作了深刻剖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相似文献   

14.
社会分工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是马克思用以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和重要方法论,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枢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讨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敲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大门的最有力的叩击。首先,社会分工是马克思深入考察人类社会结构和系统描述社会历史进程的"切入点",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基础和新的出发点;其次,社会分工是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形成的特有"视角",并借此科学地预见了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最后,社会分工是马克思考察现实的人的发展历程的基本方法论"支点",并找到了一条消灭异化和私有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消灭分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创新奠定了一系列社会历史条件;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方向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创新不断实现由“哲学-方法论”创新——“实践-方法论”创新——“理论-方法论”创新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部的内在矛盾,把整个社会看作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在人的相互关系脉络中发展,并最终归结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对于我们如何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的动机理论有深刻的启示:在进行中华文化共识理论探索时,要注意不同阶层的人对中华文化共识动机的不同看法和做法,在物质激发动力的同时也要进行精神上动力的激励。注意在促进中华文化共识中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对一些人的行为要进行正面意义上的积极评价。分析人的动机时,要遵循人类学和文化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注重在实践中促进中华文化共识。中华文化共识的激发和促进有一定的客观规律需要探求。涂尔干的集体意识和脱序理论对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的动机理论有着重要的启示:激发不同的集体意识产生共同的集体意识,这是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应避免社会的脱序,避免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使社会变得混乱。当代社会理论考察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动力学原则及其对激发文化共识动机理论的启示:要用历史和时代的眼光来看待促进中华文化共识理论,重视民族集体对中华文化共识与每一个民族个体文化之间的关系,重视对中华文化共识实践的作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新学的兴起和大量外来语输入,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梁启超、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者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评价,虽在理论上也各有偏颇,但又在语言文字上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贯通。各派社会主张的相互辉映,反映出中国社会变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中国的改革发展进行了谋划和布局,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全会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深化;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战略性转型;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突出民生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民富国强。这些新的观点,进一步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体系,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成为区别于过去党的历次全会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张岱年先生诞辰100周年。张先生对文化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论争中,他既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又反对全盘西化论,提出了文化综合创造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化讨论中,他进一步论述了在综合古今中西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思想,阐发了文化综合创新论。综合创新论在当代中国文化理论的建构和文化方向的选择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研究了文化综合创新论的提出与发展;文化综合创新论的贡献与面临的问题,实现文化综合创新的条件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