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一、教材版本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二、课标分析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3种。课标要求学生在一幅示意图中,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3种水循环综合把握。水循环的过程包括水以各种形态在陆地、海洋、大气中的转换和循环输送。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要能够在示意图中说明水循环的相关环节和循环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课标要求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具体“说明”,教学中要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可见本节的重点是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意义。在能力要求上水循环的过程只要求说出,而对水循环的意义则要求说明。水循环维持着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将各大圈层联系起来,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材中利用直观形象的图像来辅助内容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2)"标准"不要求出现3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4)本标准把落脚点放在陆地  相似文献   

4.
一、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看“过程与方法”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标准”的结构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以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为例,可作以下的分解:通过以上对课标中具体“标准”的分解,可以看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通过“行为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课程标准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解决当地的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课标解读】该标准的行为条件为"运用简易天气图",对达成课标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既将气象学中的简易天气图应用于教学之中,同时应注重读图能力的培养。该标准的行为动词为"分析",认知内容为"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解读课标,更新理念 构建新形势下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地图”这一专题的修订上,增加了一条“标准”——“学会阅读校园、社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并将相应的“活动建议”修改为“学习绘制校园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  相似文献   

8.
一、逆向思维找原点 “知识原点”是本节知识开始的所在、一节课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达成新知必由之路的起点和已知到未知的关键,具备概括性强、包容范围广、迁移价值大等特点.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幅图示等,总之越基础越好.但是简明的知识原点可让一节课化繁为简、重点突出,结构纲举目张、知识脉络清楚,学生根基扎实、利于拓展,值得教师花力气找准它.怎样才能找准原点知识?主要是基于对课标解读以及对学生学习盲点的有的放矢.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第一步:扫描课标,逐词释义.课标的表述主要包括动词、地理专业名词、其它名词等,对于这三大类词语有不同层次的解析要求.动词的解析包括:确定行为动作的行为人、行为结果、学习水平等,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对动词进行拆解、调整;地理专业名词强调地理语言的准确和简洁;其它名词要求了解含义即可.以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为例,其课标剖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整合主要用于地理教学设计,即为组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要素通过渗透、互补、重组等途径,以达到整个课堂教学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下面以必修1中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节课在教学设计整合方面的实施为例,加以说明。一、整合课标内容及学生需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了明确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版本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公转的意义"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二、课标解读课标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课标解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一课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举例分析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活动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解读课标,更新理念构建新形势下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标指导下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地图”这一专题的修订上,增加了一条“标准”——“学会阅读校园、社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并将相应的“活动建议”修改为“学习绘制校园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这比原来“实地踏勘并绘制社区图”的标准降低了难度;在“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后面,增加了“判读坡的陡缓”的内容,使得要求更为明晰;将“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这条标准修订为“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降低了难度;将“定向行军”修订为“定向越野”,使得表述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要达成的知识目标,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在具体的人口迁移过程中,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寻找其“主要原因”;“举例”是“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行为条件,人口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要列举生活实例进行分析;行为动词“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地理课程标准作为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课程内容中的发生条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约束、指引作用,行为动词则是对学生学习水平及学习要求的反映。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部分为研究对象,对两者的发生条件及行为动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22年版课标发生条件数量、频次及类型增多;行为动词的类型、种类变化大,相对应的学习水平也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必然带来地理课堂教学的变化.如能深入理解《2011版课标》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的区别和联系,领会《2011版课标》的修订意图,把握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必然能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本文以“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为例,探究新旧课标的变化,探索课堂教学应对策略.一、“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总体变化1.新旧课标内容对比“地球和地球仪”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之一,对其它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2011版课标》还是《实验稿课标》都很重视.因此,从位置的安排上来说,它都被作为地理学科的开篇,排列在课标的首要位置,这样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安排顺应学生认识知识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新旧课标对于该部分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表1进行如下对比.  相似文献   

16.
黄雅婷 《地理教育》2024,(S1):26-28+37
<正>一、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日益凸显,为建构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主导的课程,课标对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与优化,以必修课程中的地理一模块为例,新增了“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物,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内容要求。  相似文献   

17.
岳红香 《地理教育》2014,(Z1):33-35
正一、课标分析本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要达成的知识目标,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在具体的人口迁移过程中,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寻找其"主要原因";"举例"是"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行为条件,人口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要列举生活实例进行分析;行为动词"说明",就是要做到"分析证明"或"详细解释"。本课标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运用所给资料,在梳理地理事实基础上,分析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探究"人地关系",建立正确、科学的人口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一、课标分析 教学目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行为动词为分析,属于理解层次,对学生要求较高.行为产生的条件是结合实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能结合适当的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上,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地表形态的概念,识别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还能从内力和外力两个方面解释某地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课标解读】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这里的行为动词是"分析",行为条件是以某种农业类型为例(这里以种茶业为例),核心概念是"农业区位"。可以通过区别、组织、判断、归因等认知策略,让学生识记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并能利用上述知识对某一具体农业生产地域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陈玲 《地理教育》2013,(Z1):30-31
一、课标解读本节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课标要求看,其核心内容是: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通过对两区域的比较,了解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在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学习区域地理,引领学生进一步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理解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