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验用品500mL广口瓶(代替集气瓶);与广口瓶相匹配的双孔胶塞(带长、短玻璃导管,见实验装置图1所示);两个250mL烧杯;两段长约120if的直角玻璃导管;四段长约501。1111的橡皮管;三个橡皮管夹;Y型玻璃导管;三段长约30fill的蜡烛;长约200Illlll、宽约10。。的薄铁片;系有三个枣粒大小脱脂棉团的玻璃棒(见实验装置图H所示):紫色石蕊试液;火柴等.二、实验装置(见图示11)三、实验方法1.实验准备①气体收集如图1所示,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用带火焰的木条(火柴棍)或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在广口瓶双孔胶塞的短…  相似文献   

2.
如图Ⅰ所示的装置.它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图Ⅱ所示的装置.它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相似文献   

3.
一、常用简易装置1.过滤器(图略)2.洗气瓶(图略)3.集气瓶如图(1).气体从a进入,从b流出,则为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向上排气);反之,则为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向下排气)。4.量气装置如图(2)。5.缓冲瓶如图(3),此装置用于所制备的某种气体需做溶解实验(被某液体吸收)。在气体发生装置和吸收装置之间,接上此装置用以避免液体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实验中,随处可见导管的“身影”。有导管的介入,使得一些习题难易程度发生了改变,使实验装置变幻多姿。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归纳,可以形成解题技巧,形成知识网络,使解题实现“短、平、快”。下面就列举中学常见实验装置中导管“长”与“短”的内容供参考。a.量气与洗气装置。量气与洗气是中学实验中应用率比较高的定量和除杂操作,量气瓶的导管装配应“短进长出”,保证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时能顺利压出瓶内液体;洗气瓶应“长进短出”,保证气体进入洗液被充分洗涤,从而除去杂质。装置如图1所示。b.气体收集装置。中学阶段气体制备是学…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中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空气法又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究竟选择哪一种收集方法由气体的性质即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来决定。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来收集,如收集O2、H2。收集装置如图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的气体,如O2、C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的反应的气体,如H2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3。oZri厂排空气集气法图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气体的密…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实验中,随处可见导管的“身影”,有导管的介入,使得一些习题难易程度发生了改变,使实验装置变幻多姿.解决这类问题时,注意归纳,可以积累解题技巧,形成知识网络,使解题实现“短、平、快”.下面就列举中学常见实验装置中导管“长”与“短”的内容供同学们参考.1量.气量气与洗与洗气是气装中学置实.验中应用率比较高的定量和除杂操作,量气瓶的导管装配应“短进长出”,保证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时能顺利压出瓶内液体;洗气瓶应“长进短出”,保证气体进入洗液被充分洗涤,从而除去杂质.装置分别如右图所示.2.气体收集装置.中学阶段气体制备是…  相似文献   

7.
气体的收集方式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尤其是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水溶性等)。其收集的装置一般有两大类三种形式,即如图1、图2的排气集气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可分为向上排气(图1)和向下排气(图2)]和图3的排水集气装置。这些装置似乎毫无奇特之处,如果我们将它们“改造”成如图4这种更为简单的装置,情景可就大不一样了,其思维底蕴十分丰富,用途也就更加广泛。创新思维一:该装置包容了排气集气装置和排水集气装置。1.排气集气法①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NH3等)时,B端为进气管,A端为出气管(即气流方向为…  相似文献   

8.
一、有毒气体收集装置的改进实验时,若要收集多瓶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按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上的装置,换瓶时难免有气体跑到空气中,这不仅浪费了气体,而且会影响实验者的健康。现以氯气为例,改进如下: 装置如图操作收集氯气时,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2、4,则氯气沿着橡皮管1的方向进入集气瓶甲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多余的氯气通过橡皮管3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被吸收。当需要调换另一只集气瓶时,先打开橡皮管2、4上的弹簧夹子,再夹住橡皮管1、3,让氯气充入集气瓶乙,同时用其它集气瓶换下集气瓶甲。若要收集多瓶气体,重复以上操作即可。二、红磷转化为白磷及红磷和白磷燃点的比较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步骤 1.在试管底部放置少量干燥的红磷,并固定在铁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的比较以及是否能与水或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来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或方法是各地中考常考的内容,但有时也会出现涉及多功能气体收集装置(如洗气瓶)的考查,使试题难度增大.例1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气体(装置如图1甲).请用编号填  相似文献   

10.
排水集气法的改进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水集气法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一种常规方法 ,它相对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有纯度高、收集充分、不用验满、浪费少、污染小等优点。但是 ,该法也存在可收集的气体有限 (不能收集可溶于水的气体 ) ,操作不便等缺点。笔者对其做如下改进 ,并加以推广 ,使其能收集大多数气体。一、原理由物理学知识可知 ,若向一充满某液体的洗气瓶中逆向通入 (短进长出 )不溶于该液体的气体 ,则可将其中的液体排出 ,并使容器内充满该气体 ,依据这一原理便可直接利用集气瓶通过排某些液体来收集气体。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附图 实验装置三、操作方法1 .收集前 …  相似文献   

11.
广口瓶是一种常见的仪器。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仪器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装置。现对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广口瓶用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要求掌握O2、H2、CO2实验室制取的原理、装置及干燥、收集的方法和实验步骤。二、内容概述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为:(1)化学反应原理;(2)收集方法;(3)检验气体方法;(4)反应和收集装置;(5)实验步骤;(6)注意事项。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固体或液体)\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决定的。初中只要求掌握下列两类反应装置:3.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气体的性质C根据气体是否溶于水和密度的大小,可采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详见表1。4.氧气、氢气、Th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详…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放出了什么气体?”的演示实验过程中,用水通过导管把CO2排挤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以检验CO2的产生。众所周知,CO2能溶于水,而且是按照1:1的比例溶解的。如果广口瓶中萌发的种子偏少,实验效果就不明显。如果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在盛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口盖上瓶盖,大约经过四五个小时(指北方冬天有暖气的室内)后,由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将广口瓶内产生的CO2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振荡一会儿,便能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见图1)。  相似文献   

14.
(1)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实验前,在圆底烧瓶中收集一瓶NO2气体,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  相似文献   

15.
“瓶吞鸡蛋”是显示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重要实验,初中物理人教版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际使用中发现有以下不足:①不容易找到瓶口与鸡蛋一样大的广口瓶。②鸡蛋被吸进瓶后不易取出再重复利用。笔者任四个班的课,得配四个瓶和鸡蛋,既浪费材料又繁琐不便。③不能显示大气压强的持续作用效果。本实验用以下两种方法加以改进后,可避免以上不足。方法一:找一个气球和大漏斗,用胶管和大漏斗连接起来(如图2),实验时先将气球吹至比漏斗口略大,放在漏斗口上,用抽气机将漏斗内空气抽出,此时可看到气球下部被吸入漏斗中并将越拉越长…  相似文献   

16.
1个广口瓶、1个双孔塞及2根直角导管就可组成如图1所示的洗气瓶装置。当混有杂质的气体从a口进入并通过了瓶内能吸收其杂质的相应液体后,当其再从b口排出时,就能净化该气体。设想,若图1容器中装满水,从b口进入气体,即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排水法)。再设想,若图1容器中预装部分水(设A%体积水),从b口通入某气体(难溶于水)至刚好排尽水,用胶头密封a,b口,  相似文献   

17.
李子明 《物理教师》2002,23(1):26-26
下面是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0年全国中考试题荟萃》中———“北京市东城区中考物理试卷”中的第 5 7题 .题 :自制潜水艇模型 ,如图 1所示 ,A为厚壁玻璃广口瓶 ,瓶的容积是V0 ,B为软木塞 ,C为排水管 ,D为进气细管 ,E为圆柱形盛水容器 ,当瓶中空气的体积图 1为V1时 ,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 .若通过细管D向瓶中压入空气 ,潜水艇模型上浮 ,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 2V1时 ,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 ,水的密度是 ρ水 ,软木塞B、细管C、D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 .求 :①潜水艇模型的体积 ;②广口瓶玻…  相似文献   

18.
装置如图:1.广口瓶2.分液漏斗3.燃烧匙4.小烧杯5.橡皮塞说明:中师化学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讲硝酸的性质时;做铜跟稀硝酸反应时用的是塑料袋封住试管口,并说实验现象是产生一种无色气体一氧化氮.但实验的真实现象却是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这是由于一氧化氮能迅速眼封在试管中的氧气结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的结果.为了看清一氧化氮的真正面目.笔者设计这种装置.原理:(l)利用红磷在广口瓶中燃烧除去氧气.(2)利用稀NaOH除去产生的白烟(P。O。)·(3)利用瓶中气压低于大气压将稀硝酸注入小烧杯.操作:先在广口瓶中加…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见图 1,图 2。图 1 实验装置    图 2 放大部分二、实验用品塑料瓶 (矿泉水瓶或可乐瓶 )、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 (双孔两个 )。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溶液、水。三、气体的收集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 ,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 ,迅速放出氨气。四、实验操作及现象1.将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 ,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 ,滴入酚酞 ,振荡。2 .照图 1安装好实验装置 ,双手握紧烧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小试管…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做二氧化碳的一系列性质实验时,都是分步进行的。而本实验装置将二氧化碳的产生、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助燃;能与点燃的镁带反应;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等实验集于一体,本实验装置使学生直接获得系统的二氧化碳知识。1组装材料500mL广口瓶一个,梨形分液漏斗一个,500mL烧杯二个,牛角管一支,试管一支(直径18mm、长180mm),旋塞开关三只,弯头导管三只,木制托盘一个,坩锅钳一个。1、分液漏斗2广口瓶3,4.烧杯5.试管2实验药品石灰石或碳酸钙粉末(或碳酸氢钠)、过氧化钠、镁带、两段蜡烛、稀盐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