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学习及人际沟通的媒介。大部分的智力落后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更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及社交发展。如何矫正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障碍,培养其语言功能呢?  相似文献   

2.
左桂荣 《中小学电教》2011,(12):143-143
智力落后儿童都存在较普遍的语言障碍问题。培智学校面对的多是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如何提高他们的语言清晰度和口语表达能力,是特教教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医教结合”的探索给特殊教育学校带来了一次大的改革.应结合国家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和学校实际情况.将“医教结合”的新理念、新技术引进特教。探索出一条适合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康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密切相关,中度智力损伤的孤独症儿童由于客观的智力因素制约,较普遍地存在着构音障碍、发音障碍等言语障碍。本研究的试验班级中有7个中度智障学生,其中两名是伴中度智力损伤的孤独症儿童,他们都不能主动用言语表达,一个基本无言语能力(无主动言语、只会喊叫)。他们还存在有效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等问题。三年来我们在教学中运用音乐背景治疗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沟通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学习和思考的工具,语言同时也是促进孩子交往能力和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各种学习活动得以展开。但是,智障儿童大多存在语言障碍、语言发展迟缓、语言理解能力差等问题。但是他们具有学习能力,而且实践证明,运用有效的教育和训练,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还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们的学习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语言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常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6岁时已基本形成.语言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迟缓,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基本要求,要谈不上与人交往。发展孤独症儿童的口语能力,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本就孤独症儿童李某的语言训练方案、训练的目标和方法进行探讨,以寻求促进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的主要表现之一,很多孤独症儿童到了语言发展年龄却仍无口语出现。口语对孤独症儿童的发展有特殊意义:口语的出现,能促进孤独症儿童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能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人和环境对他们的要求,感知自身和他人的情感感受并表达自身的需求,促进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更好地被社会理解和接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智力落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基础上提出 ,通过加强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听力和言语运动器官的基本训练 ;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 ;适时进行句子训练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等四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此来促进他们言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工具,人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内心需要和传递信息,良好的语言能力是与人交往和沟通的前提。在弱智儿童群体中,语言障碍出现率相当高,沙金(J.Srikin)和兰亚斯(W.F.Lyons)曾经对2252名智力有问题的儿童作过调查,发现语言障碍的出现率为: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占42%,中度智  相似文献   

9.
以智力落后儿童为表现对象的儿童文学作品,从生活入手,抓住了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性,用质朴的语言与巧妙的构思塑造出一系列稚拙、纯真的“智力落后儿童”形象。通过张扬智力落后儿童形象内部自然天真的童心的艺术手法,作者流露出了对其身上留存的稚拙与纯真的欣赏,并呈现出对纯净生命的善意。  相似文献   

10.
智力残疾学生因其智力低下,心理和思维能力发展缓慢,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都不如正常同龄人,存在着语言障碍,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现象。而口语交际能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与人交往是智障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1.
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245名7~15岁的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测试并与1210名普通儿童的测试结果作比较分析,发现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显著地落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但其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是很相似的。智力落后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显著地大于普通儿童。智力落后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缺陷在与认知或思维关系密切的项目上表现最突出  相似文献   

12.
学前特殊儿童一般来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把握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矫治和特别的教育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变这部分儿童原有的语言发展条件,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智力低下造成了智障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缓慢,形象思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远远滞后于同龄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还存在着语言障碍。而中国的语言文字极其丰富,语音、语义、语法的构成都相当复杂,这为智障儿童学习语文又增加了不少难度。那么,如何帮助智障儿童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将枯燥的“工具学习”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学习”呢?我觉得关键在于教师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4.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而在幼儿园,常常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发育落后于正常孩子,例如,智力落后、学习困难、语言障碍、情感行为障碍等,常把这些孩子称为特殊儿童。因为孩子的特殊性,如何做好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家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正常儿童还是特殊儿童家长,都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园双方相互配合,勤于沟通,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一致的环境,只有家长之间彼此接纳、互通有无,才能真正帮助特殊幼儿在融洽的班级氛围中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郁松华  陆欢 《文教资料》2011,(18):147-149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重要特征之一。发展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帮助他们走出孤独的重要一步。本文以孤独症儿童东东为例,阐述了孤独症儿童在语言训练中,是如何从一个毫无任何意义的发音发展到一个有表达需要的字词的。本文通过运用实物强化法、游戏引导法、运动训练法,以及音乐陶冶法对该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多数重度智障儿童存在语言障碍,语言理解、语言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针对他们的语言障碍及存在的多种问题,拟从注重康复训练、语言学习生活化、教学情境多样化、教学形式多样化和自编教材实用性等角度进行语言训练途径多样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孤独症儿童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刻板三大主要症状,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的特征。语言发展和思想交流上的障碍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轨迹异常,如人称代名词的逆转和反射性语言,发音、声调、节奏、音律、音量等方面也表现异常。目前儿童孤独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且临床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依据可逆性思维过程理论(R:APOK模型),针对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编制了实用思维训练教程,并对特殊学校和随班就读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了为期半年(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接受过可逆性思维训练的实验组的智力发展比没有接受过此训练的对照组有更显著的进步。虽然可逆性思维训练还不能将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训练成为智力正常的普通儿童,但它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他们认知、智力(思维)发展。因此,教育者不能忽视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而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思维训练途径进一步促进他们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异常。语言在儿童全面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言障碍对儿童的智力、社会性发展等都有严重影响,因此必须抓住学龄前语言学习这一关键期,采取恰当的手段及早进行干预。对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通常在3岁前可以被发现,它具有三大特征:社交障碍、语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但自闭症儿童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个别差异,其中既有智力缺陷程度和性质的差异、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同时又有需要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和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在最大限度个别化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使自闭症儿童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