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芹  金艳红 《文教资料》2014,(27):168-170
随着大学研究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针对《发展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改变该课程教学现状的现实需要。本文结合具体《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对"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建构,探讨该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期为《发展经济学》"情境—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红梅 《现代教学》2014,(11):41-42
探究课是围绕问题的探究,问题是探究的起点,需要在情境中激发和发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教师不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问题情境创设不恰当"现象比较普遍。实践证明,缺乏问题情境的课会影响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探究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倡导先创设问题情境,再开展探究。  相似文献   

3.
王永胜 《考试周刊》2010,(57):231-232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培养。因此,探讨、研究"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对科学教育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明月 《考试周刊》2011,(9):165-165
"创设问题情境—建立化学模型—解决化学问题—应用、拓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谢吉 《考试周刊》2009,(15):57-58
高中新课程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围绕"问题"开展的探索、研究。因此,教师在探究性的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问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参与热情。本文作者从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就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科学"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起探究欲  相似文献   

7.
"情境——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让学习者在合适的情境中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课堂教学体系,其中情境为知识产生或使用的具体环境,探究为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演播教学法是"情境——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新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9.
问题探究是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高中化学的课堂实践,浅谈"问题探究"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教学中,学生没有对信息加以注意,信息就不可能引入大脑产生思考.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离子键"时,给学生展示NaCl晶体样品.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围绕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论述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和现状,探讨问题情境"为什么要‘活’"和"怎么‘活’"。  相似文献   

11.
张应春 《考试周刊》2011,(32):182+191-182,191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探究教学作为当前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正被广泛地采用。探究教学离不开已赋予情境问题。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相互交流、亲自体验、自由探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余德海 《文教资料》2014,(19):170-170
"学贵有疑",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探究,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要善于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饱含激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怡情中学史,在知史中生情。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用心感悟、理解历史对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Moodle是基于"社会性建构论"开发的,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创设情境—探究互动—知识建构—迁移发展"的教学模式,功能主要有:创建课程页面、发送E-mail通知、  相似文献   

14.
汤全明 《考试周刊》2012,(34):187-188
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启发剂"。新课程倡导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问题情境创设、激发思维、引发兴趣,是实践课程标准的最佳形式之一,应贯穿于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情境—问题—启发—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情境为线索,以问题为核心,以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是在符合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的要求基础上,作者对浓硝酸的热分解实验,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既能使反应现象明显、效果显著、便于操作,又能节约药品、防止污染、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6.
1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实验探究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更是产生疑问的地方。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激发实验探究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自主发展依然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下面从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角度,用"长方体的体积"一例就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谈一些体会。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节的教学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讨论、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冰的体积为何大于水”的真实问题为情境,通过情境问题—猜测解答—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进一步猜测—实验探究—建构模型等课堂教学环节,在证据推理中帮助学生构建分子晶体模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孙群山 《考试周刊》2012,(32):135-136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主张"从做中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呈现材料——创设情境——问题探究——能力提升"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