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卷中,有一判断是非命题曰:“3700÷600=37÷6()”.学生在括号里划上“√”.批卷者中,部分同志对此持有异议:其一者曰:“3700÷600”,600个人,平分3700元,每人得6元(商),剩100元(余数);而“37÷6”,6  相似文献   

2.
一次数学课,教师让学生用多种解法解答下题。如下图所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单位:厘米),面积为24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解题时,教师巡回检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有三种: (24÷3一4)×3÷2 24一(24÷3+4)x3+2 (24一4×3)÷2于是,在列这三种算式的  相似文献   

3.
“分数除以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出示例题:把54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师:根据题意,该怎样列式?生:54÷2师:54÷2的结果是多少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学生独自思考,尝试解决)师:请大家介绍一下各自的计算方法。方法1:54÷2=0.8÷2=0.4=52(米)方法2:54÷2=54×21=52(米)方法3:45÷2=(54×5)÷(2×5)=4÷10=25(米)方法4:54÷2=(54×21)÷(2×21)=54×12=25(米)方…  相似文献   

4.
教学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基本训练: 1.下面两题中,①题从左至右各数起了什么变化?②题从右至左各数又有什么有化? 2.下列各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15÷5=150÷50=1500÷500 0.6÷0.4=6÷4 21÷7=2.1÷0.7 0.375÷0.15=37.5÷15 6÷0.03=600÷3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老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在得到6/7÷2=6÷2/7=3/7(米)后,随手又出了两道算式:5/7÷2和3/4÷6,问:“这两道题谁会做?”这时,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于是教师只好让他“试试”。谁知,当这位学生刚刚写出“5/7÷2=5×2/7”,教师便“请”他回了座位,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因为,教师断定这位学生在“胡扯”,5不能被2整除,怎样随便改成相乘呢?于是剥夺了他的“发言权”。随后,我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概要: 一、提供背景 1.观察回答:下面各题的商相等吗?为什么? 15÷5 150÷50 1500÷500 15000÷5000 2.口算 1.5÷3 2.5÷5 4.2÷7 0.02÷2 4.8÷0.6(你会计算吗?为什  相似文献   

7.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的重要问题 ,主要涉及古典概型、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以及贝努里概型。重点考查两种事件之间的概率运算、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 ,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 ,本文从运算的角度看概率问题 ,举例如下 :一、主“+”型【例 1】  (日本高考题 )袋内有 9个白球和 3个红球 ,从袋中任意地顺次取出三个球(取出的球不再放回 ) ,求第三次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 .解 :设A1 =“三次都是白球” ,则P(A1 ) =9× 8× 7A3 1 2A2 =“一、三次白球 ,第二次红球” ,则P(A2 ) =9× 3× 8A3 1 2A3 =“第…  相似文献   

8.
每月一练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7,(4):I0003-I0008
数学每月一练(三年级)一、在下面的○里填上“>”、“<”或“=”。250÷5○400÷8300÷6○280÷7180÷3○270÷3600÷6○8100÷9480÷6○720÷9二、给下面商是两位数的打上“√”。960÷10240÷8360÷3312÷2三、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945÷7=109÷8=257÷6=397÷9=四、应用题。1.李亮买了一本漫画书,一共128页。他每天看8页,要几天才能看完?2.章强练习书法。他用1小时写了600个毛笔字,平均每分钟写几个字?3.老师组织同学们去公园,全班有50名同学,乘8个座位的面包车,需要几辆车?4.王燕有100元零花钱,她想买8元一盒的卡片,她最多能买几盒,还…  相似文献   

9.
有位教师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是这样把工作总量抽象为“1”的: 首先指名板演: 1.修一条长600米的水渠,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600÷(600÷20+600÷30) =600÷(30+20) =12(天) 2.修一条长0.9公里的水渠,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0.9÷(0.9÷20+0.9÷30) =12(天) 3.修一条长X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队  相似文献   

10.
等积问题是指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的两个形体之间的有关问题。这类问题在计算上很麻烦 ,学生很容易出错。下面举一例来说明是如何引导学生计算的。例 有一个圆柱钢锭 ,底面半径是 3 0厘米 ,高是 40 0厘米。要把它锻压成横截面半径是 5厘米的圆柱钢材 ,求锻压成的钢材长是多少米 ?一般解法 :3 .1 4× 3 0× 3 0× 40 0÷ (3 .1 4× 5× 5 )     =3 .1 4× 3 0× 3 0× 40 0÷ 78.5     =1 1 3 0 40 0÷ 78.5     =1 44 0 0 (厘米 ) =1 44 (米 )这种解法大多数学生会计算 ,但多数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创新解法 :(1 )算术…  相似文献   

11.
片断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整数除以分数”出示例题 :一辆汽车 25 小时行驶18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 理解题意 ,画出线段图。2 引导学生根据速度=路径÷时间列出算式 :18÷ 253 师 :请同学们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想一想 :18÷ 25 应怎样计算?4 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写出过程 ,整理算法。5 交流讨论 :生1 :可以把 25 化成小数来计算 :18÷ 25 =18÷0.4=45(千米)生2 :25 能够化成有限小数 ,用这种方法是可以。如果除数是27,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这种方法就不能计算出精确结果。师 :生2说得很有道理 ,看来我们要寻找其他方法。生3 :从图中可以…  相似文献   

12.
上课一开始,教师逐次出示三道除法算式让学生口算 6÷2= 12÷4= 60÷20= 学生一一口算,教师写上相同的得数3。 师:算这几道除法算式,大家有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则混合运算》一节中《练习十》的第3题,叫做“有趣的练习”,原题如下: (53-35)÷(5-3) (41-14)÷(4-1) (62-26)÷(6-2) (83-38)÷(8-3) (71-17)÷(7-1) (92-29)÷(9-2) 这组题的趣味在哪里?如何教学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步,先让学生算出结果,使学生们感到“惊奇”,这些题的得数(或商)怎么都是9? 第二步,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时 ,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运用线段图教学工程问题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出示准备题 ,学生分组练习一段公路长3 0601 2 0千米 ,甲队单独修 1 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 1 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学生列式解答 :3 0÷ (3 0÷ 1 0 +3 0÷ 1 5 ) =6(天 )60÷ (60÷ 1 0 +60÷ 1 5 ) =6(天 )1 2 0÷ (1 2 0÷ 1 0 +1 2 0÷ 1 5 ) =6(天 )提问 :(1 )为什么公路的长度发生变化 ,完成任务的时间却一样 ?(2 )数量关系是什么 ?二、引出例题 ,学生尝试练习既然公路…  相似文献   

15.
犤案例犦一堆煤1500千克,计划30天用完。由于采用的技术,每天比原计划节约15,这堆煤实际比原划多用了多少天?解答这题时,出现了两种解法:(1)1500÷犤1500÷30×(1-15)犦-30=7.5)(2)1÷犤130×(1-15)犦-30=7.5(天)师:还有其它的解法吗?(由于学生们没来得及思考,所以没有人发。)师:我们可以运用其它的知识,转换思维的角,去寻求新的解法。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动起来了:有的两手支着头,独立思考;有的动手在纸上写写画画;有三三两两在商量着、议论着,还有的在争辩着。了一会儿,终于有学生举手了。生甲:我想出了一种简便解法,15÷犤130×-15)犦=7.…  相似文献   

16.
意外的收获     
在教学简便运算时碰到这样一道题目:19.8÷3.3,学生出现了下面两种简便算法: ①19.8÷3.3 ②19.8÷3.3 =19.8÷(3×1.1) =19.8÷(3+0.3) =19.8÷3÷1.1 =19.8÷3+19.8÷0.3 =6.6÷1.1 =6.6+66 =6 =72.6 “咦!”这两种方法的答案怎么会不一样呢?哪里错了呢?”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并不急于说明答案,而是问他  相似文献   

17.
一、尝试准备题扫一间30平方米的教室,甲组单独扫10分钟完成,乙组单独扫15分钟完成,两组合扫几分钟可以完成?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准备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解答方法。30÷(30÷10+30÷15)=6(分钟)或30÷(30/10+30/15)=6(分钟)或30÷10×x+30÷15×x=30或(30÷10+30÷15)×x=30 师生共同修正错误解法,对每一种解法都给予鼓励。  相似文献   

18.
贵刊2000年第12期和2001年第4期分别刊登了广东舒老师的文章《x÷32=8……3是不是方程》和江苏刘老师的文章《x÷32=8……3应是方程》(以下简称“文一”和“文二”),二者意见恰恰相左:“文一”认为不是方程,而“文二”认为应是方程。那么,究竟是不是方程呢?愚以为:x÷32=8……3不是方程。  相似文献   

19.
有些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但若转变思路,改变一下叙述方式(即换句话说),就会使条件和问题豁然明朗,从而顺利解题。例1修一段长30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25,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段公路共需几天?一般解法:3000÷(3000×25÷4)=10(天)或1÷眼1÷(25÷4)演=10(天)巧妙解法:4天修了全长的25,换句话说,修完这段路所需时间的25是4天。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直接列式为4÷25=10(天)。例2兄弟俩共有钱若干元。若哥哥给弟弟5元,那么兄弟两人的钱数就一样多;若弟弟给哥哥5元,那么弟弟的钱就只有哥哥的一半,问两人原…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3年第3期上《由“1÷7”是不是循环小数带给我的反思》一文中说: “不管是在城镇小学,还是在农村小学,我听了很多堂关于教学‘循环小数’这一内容的新课。……课堂上的反应都一致:1÷7是无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课后,我在与所有执教老师交谈中,他们都这样认为:判断一个算式的商是不是循环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面四、五位就行了,就可以辨别出来。这着实让我感到惊讶,不得不使我产生如下两点看法: 第一,执教老师的认为具有片面性,否定了教学中普遍性里还存在着特殊性。像‘1÷7’这个算式就是特例,它是循环小数(1÷7=0.142857142857……),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十二位才出现循环节(‘142857’)。第二,执教老师在备课时欠认真。造成这样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