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阅读教学是多主体的心灵沟通,也是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心灵共鸣的过程。实施预设、固定、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阅读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使阅读教学趋于低效。后现代主义以多样性、差异性、多元化为表征,强调文本解读的差异性,尊重学生阅读知识的生成特点、情感体验的多元性、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从而建构了阅读教学的多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需面面俱到,而应注意语言文字、学生主体认知行为、教学状态中的模糊性特点,巧用模糊性、朦胧性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情感美、意境美,享受语文审美乐趣,实现个性化解读,提高学生鉴赏力。一、研读语言文字,认识文本模糊性阅读需由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可体悟文本传递的思想情感,发掘文本蕴含的审美趣味。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要提升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则需注意语言文字的研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批判反思的能力”。首先,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要删繁就简,直击要处。其次,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审美,是能动的内在审美需求、审美倾向的自主活动和价值取向。学生走入了文本,就会有自己的感悟,尤其是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古诗的欣赏、感悟会更深入。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创造性见解,借助课堂内外、阅读与写作、情感和理性诸多方面,激发学生研读文本,体味作者的内心世界,探究不同时代生命个体的生存价值。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美,提升审美精神。一、步入文本,情感浸濡语文是一种感动,是心灵与心灵碰撞后激起的浪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批判反思的能力”。首先,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要删繁就简,直击要处。其次,欣赏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审美,是能动的内在审美需求、审美倾向的自主活动和价值取向。学生走入了文本,就会有自己的感悟,尤其是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古诗的欣赏、感悟会更深入。  相似文献   

6.
邱丽娟 《学子》2014,(3):59-59
正引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鉴赏力和理解力,让学生有所思考和感悟,升华情感,启迪思想,享受审美乐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教学有效性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一、创新阅读,多元解读文本创新阅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思维为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以自主创新,发散思维为主要学习  相似文献   

7.
汤雅华 《现代语文》2009,(11):43-43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情感熏陶、审美乐趣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他们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就其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本取向、时代背景、语言环境、作者的情感这些要素是否存在"界","界"又在哪里,真的很难回答。但是,我认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有一个"界"是必须给个底线的,那就是道德。我们不能因为提倡多元解读就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应该有的情感渗透,我们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强调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能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朱俊 《江苏教育》2012,(25):30-3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儿童的鉴赏性阅读主要借助儿童的审美积累和生活经验去感受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启迪,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逐步培养和提高文学的审美能力。儿童姿态应是小学鉴赏性阅读的基点和价值取向。小学的鉴赏性阅读不是专业的文学鉴赏课,应立足于小学语文、儿童阅读,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能够自觉和有效,通过文学的熏陶,养成审美的心灵。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品  相似文献   

10.
深度阅读是一种阅读的先进理念,也是一种强调高阶思维参与的阅读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深度阅读,这里的“深”不但要强调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还要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自然而然的接受审美教育,力求最大化发挥阅读文本中的思维、情感、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类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情趣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但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阅读主体的教学理念一直未得到有效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已经为学界普遍关注。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中学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尤荣 《科教导刊》2021,(3):167-16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含义,朗读训练的开展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开展朗读训练,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基于此,探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加强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等若干问题,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学阅读教学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现状来看还有较大距离。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的目标上。同时应兼顾教学的科学性、情感性和创造性。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从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着手,发挥语言的魅力,体现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审美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语文审美化教育有利于语文教学过程实现优化,有助于学生心理减压并健康发展,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应重构语文审美教育的课程理念,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加强语文教学的“体悟“学习,构建语文审美教育的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明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4):140-142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教学的重心,阅读教学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如何适应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素质,给学生“打下精神底子”,这已成为许多语教师十分关切的话题。中围绕着渗透人意识的理论依据和手段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资源。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把情感元素纳入到教学设计中去,把情感目标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去完成,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智水平。会使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教学走向深入,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课教学可以采取"通读、研读、美读、熟读"这几种基本方法来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并有利于学生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朗读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轻视朗读的不良倾向。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朗读训练。本文在阐述朗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朗读训练指导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且要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优美的朗读不但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也是激发美感的一种常用手法,是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