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要说2011年上半年最轰动中国体坛的风云人物,非网球明星李娜莫属。她在今年1月举行的世界顶级网球赛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举闯进了女单决赛。尽管没能夺冠,但一个银制奖盘足够让世界惊叹。澳大利亚网球协会主席评价说:这是中国人历史上从未做到过的成绩,毫无疑问,李娜是中国的英雄。  相似文献   

2.
子由 《家长》2013,(Z1):35-36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让孩子感觉家的温馨,这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2011年6月4日,在法网中心球场雷鸣般的掌声中,李娜成为第一个夺得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她轻轻地为自己鼓掌,骄傲地说":非常高兴,我总是能成为开路的人。"然而,做这个开路的人谈何容易。这位中国的网球"一姐"出生在普通人家,父亲去世得早,母亲承担了大部分家务。但父母给予李娜的是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3.
她是中国女子网坛优秀的选手之一,在北京奥运会上她成功进入半决赛。2011年6月,她不但挤自己的名字写到了法网的决赛名单上,还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书写了中国网球灿烂辉煌的时刻。她就是被人称为“中国网球一姐”的李娜。在传奇的背后,李娜是如何创造出一个个辉煌的呢?  相似文献   

4.
李娜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惊喜。2011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的赛场上,李娜战胜了卫冕冠军斯齐亚沃尼,改写了世界网坛的历史,成为第一个获得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书写了中国网球最为灿烂辉煌的一页。李娜成为十三亿中国人的骄傲,更成为中学生的偶像和榜样。在以下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命题者在第一时间引入了这一素材,让我们再次领略了李娜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要说2011年上半年最轰动中国体坛的风云人物,非网球明星李娜莫属.她在今年1月举行的世界顶级网球赛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举闯进了女单决赛.尽管没能夺冠,但一个银制奖盘足够让世界惊叹.澳大利亚网球协会主席评价说:“这是中国人历史上从未做到过的成绩,毫无疑问,李娜是中国的英雄.”“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丁俊晖的准度”,这是人们对这个身高1米73、大器晚成的湖北姑娘的赞誉.她成了13亿中国人普及网球、树立中国球员在世界重量级赛事上新形象的重要“标签”.  相似文献   

6.
面孔     
2011年6月4日,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李娜创造的辉煌战绩固然会载入史册,而其锋芒毕露、率真务实的个性同样让世人印象深刻。北京奥运会时,面对很多在看台上欢呼吵闹的中国观众,李娜就  相似文献   

7.
亲吻     
亲吻,肯定不仅仅是爱情的专利,还是更宽泛意义上的爱的启蒙、表现与延伸。从朋友处听说过一个叫李娜的10岁女孩子的故事。李娜出生的时候,右边的脸颊从娘胎里带来一片红色的烙印——胎记。本以为它会随着李娜的成长而慢慢消退,却事与愿违地越发扩大了面积。家人带着李娜走访了众多医院,都失望而归。李娜上学了。右脸颊上触目的胎记迫使李娜早熟,她习惯了同学们对她的指指点点,习惯了路人异样的目光,她冷冷地看着同学们打闹嬉笑,每天上学独来独往,偶尔有好奇的同学招呼她:李娜!但李娜充耳不闻。李娜生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她…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文献阅读法对李娜夺得法网冠军这一事例分析,并思考媒体是如何将李娜建构成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在制造英雄的过程中,媒介主要使用了三种叙事框架,分别是"民族英雄的框架"、"挑战体制的框架"和"国家形象代表的框架"。而这三种叙事框架又分别隐含着这样的意义:民族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西方"的对抗与融合;自由主义视野下的"个人/体制"的反抗;作为国家一份子的"家/国"一体。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12日晚,中国金花李娜在一级红土赛德国网球公开赛1/4决赛中遭遇瑞士名将施奈德,李娜先输后胜上演大逆转淘汰对手挺进4强,这是李娜第1次击败现世界排名前10位的选手,也追平了彭帅去年在阿库拉精英赛曾创下的中国选手在一级赛事打进4强的最好成绩。李娜是国外球迷公认的在国际赛场上最令人期待的中国女网单打选手之一,而我们也期待她在取得了一轮新的突破之后,为中国女网带来更多的辉煌。在迄今为止的所有女网比赛中,除世界排名前20位的选手之外,李娜只输给了沃兹尼亚克和郑洁,是表现最稳定的中国女单选手,而击败的对手中包括了诸如…  相似文献   

10.
李娜虽已退役,但作为中国网球史的标志性人物,先后获法网和澳网冠军,不断刷新和创造着一项项中国和亚洲的记录.这对于发展阶段的中国网球事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本文旨在透视李娜单飞后成功的原因;探讨市场经济视域下,举国体制模式的变革,以期为中国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4日巴黎罗兰·加洛斯球场见证了网球新纪元的诞生,中国球员李娜在女单决赛第二轮抢七成功,成为了亚洲第一个获得大满贯赛事的球员。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3,(Z3):108-109
两度摔倒,两度坚持;一声尖叫,一个笑容。1月26日,在本年度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赛场上,中国金花李娜输掉了比赛,却没有输掉掌声和信心。第二次闯入"澳网"女单决赛的李娜在首盘获胜的情况下,最终以总比分1:2憾负卫冕冠军阿扎伦卡,无缘个人的第二个大满贯冠军。  相似文献   

13.
要说2011年上半年最轰动中国体坛的风云人物,非网球明星李娜莫属。她在今年1月举行的世界顶级网球赛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举闯进了女单决赛。  相似文献   

14.
1月29日晚,我国网球选手李娜在澳网赛场上,和三届美网冠军、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鏖战三盘,最终以1:2的总成绩惜败,获得澳网亚军。这一成绩让李娜在女子职业网球协会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蹿升四位、排在小威廉姆斯之后,名列世界第七,创造了中国选手女单世界排名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儿童音乐》2012,(4):2-3
中国音协于1988年、1991年、2009年成功举办了三届"成才之路"讲学、培训、比赛系列活动,为一批批有梦想、有才华的音乐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同时,亦涌现出一批音乐名家,如戚建波、车行、蒋开儒、王佑贵、李娜、江涛等等,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  相似文献   

16.
《儿童音乐》2012,(5):2-3
中国音协于1988年、1991年、2009年成功举办了三届"成才之路"讲学、培训、比赛系列活动,为一批批有梦想、有才华的音乐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同时,亦涌现出一批音乐名家,如戚建波、车行、蒋开儒、王佑贵、李娜、江涛等等,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  相似文献   

17.
在2013年澳网官网的一项评奖中,李娜凭借她的"娜式幽默"独享"金话筒奖",收集了李娜在各大网球公开赛新闻发布会和赛后采访材料,并试图从人际修辞的角度分析李娜语录中所蕴含的"娜式幽默",旨在提高幽默话语理解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读完李娜老师这篇《初当班主任》,我脑中一下浮现出那年她来我校参加公招时的情景。过关斩将之后,最后一个环节是我这个校长亲自面试。所谓"面试"其实不过就是与她聊天,她的热情和纯真,还有可爱的稚气,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那年八月底,也就是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晚上,李娜在QQ上急切地呼我:"李老师,在吗?"刚好我当时在线。她说写了一封给明天第一次见面的新生的信,想请我帮着改改。我说那没问题,你发过来吧。这是初为人师的李娜给她的第一批学生的第一封信——  相似文献   

19.
朱娅是同事李娜的千金。李娜这样评说自己的女儿:“朱娅人小,抱负却不小。她经常在家里‘说书’,还踌躇满志地说将来要当鞠萍姐姐那样的电视主持人。”然而在去年暑假前,朱娅的状况还是让人摇头——胆子特小,沉默寡言,不喜欢交谈。李娜带朱娅去看医生,医生暗地里对李娜说:“这小孩病情不容乐观,她极有可能患上了‘自闭症’。”李娜一听,心里有说不出的着急。如果不帮女儿从封闭的世界里解放出来,那后果不堪设想。李娜想方设法撬开朱娅的嘴,企图挑起她的谈话欲,然而办法用尽,效果总是不佳。暑假的一天晚上,李娜和朱娅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20.
关颖 《家庭教育》2011,(9):16-17
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夺冠,成为首个夺得大满贯冠军的亚洲选手。当五星红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举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她成功了!从各类媒体有关李娜成长经历报道中,我们了解了铸就成功的点点滴滴,也给家庭教育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