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餐后,孩子们都缠着雅各布,要他讲故事。"讲个什么样的故事好呢?"雅各布问道。"讲巨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道。雅各布笑了,背靠壁炉边温暖的石墙,他的声音开始变得温柔而低沉。"从前,一个小男孩让他父亲带他去观看从村子里经过的大游行。父亲还记得他小时候观看过的大游行,所以就一口答应了。第二天一早,男孩和父亲就一起出发了。""他们快接近游行队伍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群越来越拥挤。沿路的观众多得都快形成一堵人墙了,这时父亲将儿子举起放到自己肩上。""很快游行开始了。游行队伍经过时,男孩不停地为父亲描述那绚烂多姿的颜色和画面。这时候男孩  相似文献   

2.
巨人     
晚餐后,孩子们都缠着雅各布,要他讲故事. "讲个什么样的故事好吗?"雅各布问. "讲巨人."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嚷道.  相似文献   

3.
瓦匠     
从娶母亲的那天起,父亲就盼望着能有个胖儿子,可母亲的肚子不争气,一连生下了三个女儿。邻居们就和父亲打趣,唤母亲为"瓦窑",唤他为"瓦匠"。父亲每次都笑着敷衍过去,他相信母亲会给他生个儿子的。父亲虽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当母亲生下第三个女儿--我时,恰好赶上计划生育"大行动",父亲想有个儿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  相似文献   

4.
皇帝是个极爱慕虚荣的人,他为了在老百姓面前炫耀两个骗子给他织的新衣服——不仅华丽,而且举行游行大典。结果呢,这次游行大典使他大出洋相,尴尬至极——竟然光着身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游行起来。后来,皇帝在确信老百姓说他没穿衣服的情况下,摆出了一幅傲气十足的模样,继续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便迅速回到了皇宫中。这次荒唐的游行大典可把皇上气坏了。他一回到宫中就大发雷霆、怒发冲冠。见瓷器就摔,见桌凳就砸,见书本就扔。皇帝发泄累了,就咬牙切齿恨声恨气地骂道:“该死的骗子,竟然骗到朕的头上来了。哼,真是气煞吾也。王八蛋,朕一定不会放…  相似文献   

5.
安杰洛·路易吉生活在意大利北部的贝加莫市,他的父亲老安杰洛是一个著名富翁,经营着一家大型广告公司。老安杰洛共有三个孩子,从他们很小的时候,老安吉洛就喜欢把他们带在身边,让孩子们跟着自己学做生意。他希望将来孩子们不仅可以完好地传承衣钵,而且能把广告公司发扬光大。安杰洛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学习经商,虽然他是三兄弟当中最为勤奋的一  相似文献   

6.
正一《少年闰土》的结尾说: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需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好看的鸟毛,我也赠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从"但从此没有再见面"这几个字,孩子们能感觉到"我"深切地渴望与闰土再次相见。我告诉孩子们,兄弟俩二十多年后又一次见面了。于是让孩子们想象哥俩的第二次相见,在述说哥俩第二次相见欢聚的氛围之后,请孩子们翻开《小学生鲁迅读本》的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有机会看过法国国庆节游行的盛况,印象非常深刻。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照例有一场游行。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在法国第二次看游行。为了占一个好位子,我们提前3个小时就出发了。来参观游行的人可真不少呀!人山人海的,热闹非凡,想找个观看的地方都很难,要排好长时间的队,而且只有被警察检查过才能进入指定的地点观看游行。过了好长时间,在警察翻遍了妈妈小包的每一个口袋后,我们进入了观看地点。但是人太多了,我们只能站在后面。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两位好心的法国老奶奶,她们让我站到了前面。我HAONIANZUOWENFUDAO站在这么多老外…  相似文献   

8.
宝葫芦     
从前,有个货郎,家里很穷,父亲去世早,全靠他挑货郎担赚几个钱养活老母。他忠厚老实,待人和气。但是往往一天跑下来,赚的钱还不够买米,日子过得很艰苦。有一天,他挑着货郎担,来到一个村子里,见一群孩子正拿着一只小鸟玩。眼看小鸟快被摆弄死了,货郎心里很可怜它。他就拿出一把糖果,分给孩子们,说:"你们快把小鸟放了吧!看,快要死了。"孩子们拿了糖,就把小鸟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2,(21):49
说起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一定是高斯。关于高斯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5050"。老师本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安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后轻易就算出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你知道吗?小高斯在三岁时,就已经学会计算了。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念叨  相似文献   

10.
鸡就是鸡,你们都知道鸡长什么样子吧?肯定知道的,那现在就开始动手,给我画一只鸡.老师对孩子们说.所有的孩子立马拿起蜡笔,画起鸡来,用黑色或褐色蜡笔将它们涂成黑色或褐色.可你不知道吧,瞧一瞧雅各布,他画鸡时,用上了笔盒里所有的蜡笔,还从劳拉那里借了一些.结果,雅各布的鸡画成了这个样子:橙黄色的头,蓝色的翅膀,红色的腿.老师说,这可是只怪鸡啊.孩子们,你们说呢?所有的孩子哄堂大笑.老师的话还没完哩,这是因为雅各布一点都不专心,说实在的,雅各布画的鸡看上去真像只火鸡,但又不完全像,又有点像麻雀,也有点像孔雀,小得像鹌鹑,细得像燕子,顶多,算是只怪模怪样的小母鸡.雅各布因此得了个不及格,而那只鸡,没被挂在墙上,被扔到了老师的柜子上,和一堆废弃物放在了一起.可怜的鸡的感情受到了伤害,待在教师的柜子上,一点都不开心.于是,它决定不再当鸡了,通过敞开的窗户飞了出去……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小火炬》2008,(6):50-53
[作家名作]客厅里,孩子们在玩耍,打打闹闹,乱成一团。孩子的父亲坐在椅子里,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思考着孩子成长的问题。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也许只有孩子自己,才能教好孩子!想到这里,他走进书房,过了一会儿,他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沓稿纸。这位父亲把孩子们叫到身边,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小孩的故事。孩子们最喜  相似文献   

12.
史倩 《早期教育》2000,(12):35-35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可他却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叶圣陶出生在江南水乡苏州。父亲是一个给人家管帐的会计。因为父亲喜欢听说书,所以他经常回家给孩子们讲一些历史故事。幼年的叶圣陶听父亲讲过《水浒》《三国》《珍珠塔》等,他还常跟父亲进戏院看戏。叶圣陶从小在父亲的身边接受文艺的熏陶,对他以后从事文艺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谈谈80后90后     
马云 《课外阅读》2012,(14):26-27
很多人都说"80后"不行了,"90后"不行了,我觉得孩子们没有出问题,是我们出问题了。我父亲认为我不如他,争论了将近20年,每次吃饭就吵架。直到前几年我对他说,我把十六七岁的儿子养到了一米八,你把我养成这个样子,你看是你本事大,  相似文献   

14.
到了眼镜叔叔讲故事的时间了,他却一时拿不准讲些什么。"再讲个数学家的故事吧。"孩子们说,"上次讲的那个故事我们都很爱听。"眼镜叔叔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吧,我就讲一个中国数学奇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简单的教育     
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大家散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孩子们,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老师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照片     
他说:"一个人喜欢什么,他就可以用什么来赚钱吃饭,就可以在这上面获得成就。什么也没有兴趣的力量大。"偶翻旧照,又看见了许久不敢去看的父亲的照片。我只有两张父亲的照片,但这两张却代表了父亲一生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一张是他坐在他工厂的大办公桌前,身穿一套蓝色的工作服,手中拿着一枝钢笔,微抬着头,一双乐观而又慈爱的眼睛,透过圆形黑边的轻度  相似文献   

17.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年少时,用口才"击败"理想追求过程中的第一个"敌人",才步步走向成功。学语文,就要学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本领,四者缺一不可,请同学记住并努力。巴尔扎克从小就爱好文学,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所以父亲硬要他学习法律,但是巴尔扎克就是不愿意服从父亲的旨意,所以父子俩时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养料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儿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他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瘸了腿,还长着参差不齐的牙齿。因为自卑,他很少与同学们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想把它们栽种在房前。父亲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鼓励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  相似文献   

19.
“我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于1839年12月27日,从这一天起,我开始记录他的各种表情。”这是一位学者做父亲时的札记。他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达尔文工作很忙,但他并不因此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他对孩子们的成长作了详细的记录,包括第一颗牙什么时候长出等等。他同孩子“站在完全平等的地位”,孩子们都认为他“是一个最令人喜欢的游伴”。他经常抽时间给他们讲在贝格尔舰上航行的见  相似文献   

20.
谭玉坤 《中学理科》2009,(10):20-20,24
父亲和孩子们 一位父亲有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时常发生口角。父亲丝毫没有办法来劝阻孩子们,只好让他们看看不团结所带来害处的例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一天他叫孩子们替他拿来一捆细柴。当他们把柴带来时,他便先后地将那捆柴放在每一个孩子的手中,吩咐他们弄断这捆柴。孩子们一个个尽力去试,总是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