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物理教学中,把研究物理学的思维方法渗入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探索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有抽象的物理概念和数学方法,有理想化物理实验和理想化物理模型,现在还有计算机模拟等。本文通过分析和讨论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以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其渗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思维技能,提高教学效果。理想化物理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物理现象的本质问题而建立的一种抽象、假设的理想形态,它突出反映物理现象的某一主要矛盾或特性,排除和略去其次要予值或特性,从而使研究对…  相似文献   

2.
所谓“理想模型”,就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或理想过程.“理想模型”是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东西,但是,“理想模型”是以客观实在为原型的,是对客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近似反映,它突出反映了客观事物或过程的某一主要矛盾或主要特性,完全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矛盾或特性.物理学中创建的“理想模型”,叫做“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物理模型与物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自然现象,探索客观规律过程中,人们建立大量的理想模型。它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理想模型既是客观事物的代表,又是科学的抽象方法。它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物理模型是理想模型的一种,重视物理模型的教学,充分发挥物理模型的物理教学功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鑫 《物理教师》2012,(7):10-11
模型是实际物体(原型)或过程的近似,它仅突出物体或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物理模型,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物理学中的规律、结论等都是通过对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来的.同样,在我们平时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理想化物理模型,就是为了研究物理问题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中学物理教学应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帮助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 一、建立理想化模型的重要性 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影响它们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分主次地考虑一切因素,不仅会增加认识的难度,而且也不能得出精确的结果,相反还会导致对最简单的物理图像的分析也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6.
袁泉 《中学物理》2012,(6):46-47
1物理模型与建模教学 物理模型是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或过程或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或过程.建模既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其实质就是将隐藏在复杂的物理情景中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简化、抽象、类比、提炼甚至思想化形成雏形物理模型.这种模型是物理系统或物理过程概念化的...  相似文献   

7.
一、物理模型概述 1.物理模型的概念 所谓物理模型,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忽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对实际物体和物理过程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拟。这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比如质点,就是突出了物体的质量,忽略了它的形状、体积、温度和发光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模型。以物理事实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物理模型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物理学所分析、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如果我们将众多的复杂因素都考虑进去,就理不出清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精美的物理学大厦就无法筑起,为了便于分析与研究,物理学往往采用一种“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抽象化处理,保留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此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就称之为物理模型。因此,物理模型是人们通过科学思维对物理世界中原物的抽象描述;是按照物理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对原型客体本质关系的再现。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高中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物理习题难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如何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呢?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就该话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注重建模——抓物理问题的本质步入高中,和初中物理有很大的区别,物理"模型"的提出让我们对实际物理问题研究更具有辩证性和逻辑性.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建立物理模型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它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研究与理想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来 《沧州师专学报》2006,22(3):124-124,126
在物理研究中,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抓住研究主要矛盾,构想接近原型反映规律的模型,推动物理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在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物理研究思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所谓物理模型,就是对所研究的对象和物理过程的理想化,对事物取其枝干,支取蔓叶,又能反映事物本质牲,便于解决问题,而建立的抽象模型.物理模型来自人们对客观事实和实验结果的抽象,反过来又能帮助人们深刻地理解物理现象,向人们提出新的思考方法,甚至作出科学的预见.可见,建立理想的物理模型,来研究和处理物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物理模型的概念、特性及功能大家知道,物理学所分析、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有众多的因素,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往往采用一种“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化处理,保留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此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就称之为物理模型。因此,物理模型是人们通过科学思维对物理世界中的原物的抽象描述;是按照物理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用  相似文献   

13.
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物理模型都是采用理想化方法,通过对原型客体(具体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近似而抽象出同类原型客体的共同性而建立的.它是一个主观抽象和客观具体的辩证统一体,具有理想性和客观性、抽象性和可变性。由此决定了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心理机构是想象和迁移,并需要较高层次的抽象思维、逻辑推演和类比联想能力与之对应。而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尚未达到高级和定型阶段,抽象思维正处在比较派的阶段。需要和现实问的落差决定了物理模型教学是物理教学难关之一,物理模型知识的分化和多样性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模型教学的困难。本文试就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徐宾 《考试周刊》2014,(36):132-133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运用科学物理思想方法,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而建立起来的,如质点、点电荷、轻质物体等。这些理想模型以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突出物理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清晰反映物理规律。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已成为不可替代的要素。本文由教学心得刍议轻质模型的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萌 《考试周刊》2012,(9):135-137
任何物理模型都是采用理想化方法,通过对原型客体(具体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近似而抽象出同类原型客体的共同性而建立的。它是一个主观抽象和客观具体的辨证统一体.具有理想性和客观性、抽象性和可变性。由此决定了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心理机构是想象和迁移.并需要抽象思维与之对应。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达到定型阶段,还不能完全去应用.故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就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理想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问题,在实际中都涉及许多因素,而模型则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在物理教学中,一些物理概念、现象、过程、规律和结构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一些物理习题,也是根据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学生能否根据题意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是学生解题过程的关键。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建廉 《物理教师》2002,23(11):6-8
“示意图”是描述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图景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在形象地反映物理模型的特征和深刻地揭示物理过程的规律时,往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王梅 《考试周刊》2008,(21):167
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对同一类基础知识、物理过程、思维过程的高度概括.实际的物理问题,往往相关因素不分主次地统统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正>模型教学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理想载体,关于研究物理模型的文章有很多,也值得广大物理教师去关注和借鉴。但大部分都有其缺陷,许多文章认为模型总是与知识的传递单独联系的,而且孤立地、片面地讨论物理模型相关的问题。实际上,物理模型不是一种孤立的、片面的科学方法,它需要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假说与猜想等多个研究手段的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将探索精神与逻辑推理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这就需要中学  相似文献   

20.
理想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抽象,它是在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建立一些不合实际的物理模型。正确的物理模型能形象、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本质的重要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