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华 《现代企业教育》2010,(10):205-20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建立平等和谐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观”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从其核心思想入手,指出和谐师生关系的本质就是布伯倡导的“我-你”关系,并非传统教学中的“我-它”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它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布贝尔的师生关系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布贝尔的师生关系观跳出了以往狭窄的师生关系观的窠臼。他从关于人、关于人的关系世界的理念出发,把师生关系视为一种纯粹的、十足的“我-你”关系,亦即“对话”、“包容”和“共享”关系。他认为,这种关系须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达成:1.确立“人”的存在为教育之本的理念;2.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3.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4.调节好师生之间的距离。布贝尔的师生关系观对我们认识、研究和建立真正的师生关系观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你”型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的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中“主-客二分”的反驳,是对双主体论的丰富与发展,更是一种超越。在“我-你”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理解形成了一种互主体性的关系,即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4.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依赖现代化而存在但却不断被异化,在工具理性不断势强的趋势下,教育中“人”的角色逐渐淡化,对“人”的关怀被减弱。教育的本真追求是人的实现。关怀伦理提出教育世界中,对人的关怀应该成为教育必然追求。“我与你”的共在,将师生关系复归到平等的人与人的联结状态,师生关系情境下的理论探究与实践取向应强调“人”的复归及对“人”的关怀,回归到学生作为“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对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是进行其它有关教育问题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从教育自身出发,把师生关系理解为"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直接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我-你’式的人际关系",是对师生关系的本质性、根本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网络师生关系:"我-你"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关系.研究师生关系需要首先清晰认识学生、教师.网络教育作为区别于前网络教育的新教育,其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它具有整体性、虚拟性、直接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 建立平等和谐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观"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从其核心思想入手,指出和谐师生关系的本质就是布伯倡导的"我-你"关系,并非传统教学中的"我-它"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它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是一种片面地重实用或片面地把万物归结为使用对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表现。要在哲学领域或精神层面倡导把他人他物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的主体性存在。实现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的转变,最终实现二者的融合,并以此引导我国理工科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源、共生、互融。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对话是个体意义生成的过程,对话是“我-你”关系的具体体现。教育活动应是一种对话行为,通过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精神能量的转换,从而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对话教育是一种革新性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受哲学中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的影响,教育理论对“我”与“身体”、“灵”与“肉”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二元对立状态,“我”、“灵”优位于“身体”、“肉”,多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育实践活动中,致使教育中的“个体精神”、“无根”、“漂浮”。  相似文献   

12.
"我-你"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你”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对话哲学是“我—你”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哲学基础“我—你”型师生关系是以“对话哲学”为哲学基础的。马丁·布伯区分了探索实在的两种不同方式“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他认为“我—它”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客关系,人把  相似文献   

13.
贺璐 《考试周刊》2008,(4):189-190
对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关系本体论上.以对话哲学为基础的"我-你"型师生关系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学领域中具有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教育是事实世界时,教育什么都是,唯独不是其自身.在事实世界中,教师与学生被迫打交道,教学过程是一个预设和构架的过程,师生关系表征为我--他关系,教师把教书看作一个赖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当教育是生活世界时,教育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行为,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在生活世界中,教师是体验者,学生是能学者,师生关系表征为我--你关系.于是,教书育人职业是教师能去干的职业.当教育是其自身时,教育能撞击生活的边界,让生活本身不断生成意义.在教育世界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聆听者:去聆听教育的真谛,然后按照教育的真谛去实践教育.在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我--我关系,教师把教书育人这个职业看作是乐在其中的职业.当下,师生关系正从我--他关系走向我--你关系,但我--我师生关系不需要建构,因为它与教育同在.  相似文献   

15.
布伯的"我—你"思想把他人、他物看作是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这是一种以仁爱相待、互为主体的思想,其中蕴涵着对"利他"思想的独特见解。孔子的"利他"思想正是"我—你"关系的体现,"仁"的实质就是"我—你"关系,"忠恕之道"是"我—你"关系的实践,它超越"人"与"己"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实现人与人的情感交融。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1):160-161
高校的师生关系类型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型。本文引进布伯的"我-你"型模式,分析这种模式的内涵,探讨这种模式在高校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的存在必要,揭示这种模式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中的关系做了概括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对“我与你”的关系和“我与它”做了对比,两种关系体现了两种态度,作者偏向于“我与你”的关系。第一卷讲两者的区别:第一在对象的不同,第二在两者的特征不同。第二卷主要讲它之世界和你之世界在几个领域中的转化。第三卷主要讲两者与上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的关系或者“我与你”的关系应是师生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但是,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与人”或“我与你”的师生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却被扭曲了。为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在我们通常的教育里,对学生而言,教师是满腹经纶的知识富翁,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仅仅是装纳知识的容器;教师是专家,学生只能拿着本子等待金科玉律的输入,而这种“输入”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不停顿的讲授。  相似文献   

19.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05,(5):70-72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并不是具有某种固定角色的行动体,而始终应是真实的人。也就是说,师生首先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因而教师要有“人”的意识和信念,一方面要研究人,以富有人性的力量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把学生当作“人”看待,并给以最大的尊重和关怀。否则,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就会因为失去“人”而无可能性。也正是这样,现代教育应是人与人主体之间的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0.
蓝天 《学生电脑》2007,(11):18-18
不论你打开过什么文件。都会在“我最近的文档”里显示出来。如果其中有你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就一起来删除记录,让它成为只有你才知道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