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钱玫瑰 《小学语文》2009,(11):19-21
文本语言承载着思想、文化、情感和各类知识,小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既是语言的习得过程,也是语言的学习过程。前者是指一个人无意识地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后者却是有意识地学习并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在无意识和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
过程戏剧是国外一种盛行的语言教学手段,但它在国内的语言教学中运用很少,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很匮乏。基于此,以传统戏剧为比较对象,探讨二者的本质区别和教学模式,便于国内的语言教师对过程戏剧有较清楚的认识,对他们的语言教学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思考。”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过程是语言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固定。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过程和习得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以语言为对象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4.
季江勇 《现代语文》2008,(12):32-34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人们思考。”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学过程是语言活动的过程,更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固定。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语言规律的认识过程和习得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以语言为对象的思维流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语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审美性原则,在限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对话过程中,完成预定的课程目标所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学最主要的手段,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艺术。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运用语言讲授课外 ,还使用了另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所谓体态语言 ,就是用动作、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它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情意的功能。体态语言与平常用声音交流信息的语言有所不同 ,它立体形象的表达效果是语言所达不到的。在体育教学中 ,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是教学中师生双方传递信息的载体 ,是联系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重要纽带。系统地分析、研究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 ,并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有…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言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可以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语言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语言教学,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一种新的形态,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物,它在教学中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朱计兵 《双语学习》2007,(7M):116-116
任何一种语言在其长期的使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完整的规则体系。认知法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揭示了认知的规律。本文分析了认知法的特点及其在中学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认为作为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方法,认知法对于中学外语学习和教学富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语言在其长期的使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完整的规则体系。认知法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揭示了认知的规律。本文分析了认知法的特点及其在中学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认为作为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方法,认知法对于中学外语学习和教学富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介绍了一种新的综合教学模式——过程体裁教学法,并指出它与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的内在联系和区别。通过分析过程体裁教学法在大学法律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和效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语言教学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全面落实英语的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细节决定成败 在实施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注重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因为一名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和他的思维方式、思想定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思维方式没有为新课改而彻底转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就会露出破绽,最终导致设计再好的教学环节也发挥不出作用,课改也就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负担。所以,课堂语言最能体现出老师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把教学内容整理成内部语言,再发送为言语者的言语行为与结果,这个过程即是思维的“言语化”过程。显然,这是一种思维的外化过程。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学思维的独特品性。教学语言是一种个性人文的、个体经验的、动态变化着的,在心理学、教育学、教师学意义上的语言现象。以于漪、秋坪等知名教师的教学实践为例证,对教学思维中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在转换时的两个特性作了一定的探析。认为:教师在“言语化”过程中,语言观念至关重要,若取向于变革性的开拓,则其他思维形式向语言思维的言语化转换,将会最大限度地趋向于对等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界定 课堂教学语言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轴,对整个课堂教学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培养十分必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专门的行业交际语言。它包括口头教学语言,书面教学语言,体态教学语言……实践证明:教师准确简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风趣幽默、  相似文献   

16.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学习方式同其他语言学习一样,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为学习主场所的课堂,其教学过程如何实现最优化,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更轻松、愉快呢?笔者认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的双方各要素共同参与来完成的。下面笔者将从教与学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语言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教师用以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技术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在反复的形体练习过程中,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体育教学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语言必须与各种身体练习相结合,这种结合按其时间特征可分预前性语言、同步性语言、快速即时性语言和滞后性语言。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基本上是语言型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最大缺陷是忽视对学生思维品格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品格的培养。显然这种教育模式已远远不适应当今日趋复杂的高科技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由语言型教育向思维型教育的转变已是十分迫切的问题,否则,学生将最终被培养成一种机械的操作语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与意义。双语教学是在教育过程中对两种不同语言的运用。是为了满足社会与教育的某种需求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以及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点,双语教学的概念应当是以汉语教学为主体,辅以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即把外语作为教学的工具和手段,作为教学中使用的语言之一,用外语教授非语言学科的知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学习了非语言学科的知识,并且加强了运用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熊英兰 《湖南教育》2005,(10):32-32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旨在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英语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观念。教学观念的更新直接制约着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教学效益的提高。而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意识将决定着收获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四种意识——一、文化意识英语是一种外来文化,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赋予了语言丰富的内涵。任何企图只教语言而不教文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