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合作中经常有合作不顺,合作解体,或难以与他人合作相处,或合作组不和,组与组之间争吵,导致合作失败,或表面是一个合作小组,而实际互不关心、貌合神离等现象。其实学生很希望在体育活动中与人合作,这说明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意愿,而是学生缺乏合作方法与技能。因此,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合作学习价值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两人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全员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等. 在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3.
竞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在某项活动中力争胜过对方的行为.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实现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既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现在又频繁地在体育课中使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的反思,就不难发现,教师在理论上缺乏对合作学习深刻认识,在教学实践上往往拘泥于形式,而课堂上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与必要能力,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针对这问题,需要我们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在探究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普遍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而新课标中指出:体育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集体主义精神.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创设合作学习的舞台,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课程中,体育是重要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魄,训练学生意志的有效途径.而若想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教师则需结合教学内容,考虑学生身心特点,优选教学方法,以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中体育主要教学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分解法、完整法、讲解示范法、语言法、表扬鼓励法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有了明显变化,涌现出不少新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更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第一,主题教学法.即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紧扣主题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如软式排球传、垫教学,教师可设计"闯关"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复习与巩固垫球技术,学习与探究传球技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构建学习小组,以关(问题)作主线,组间竞争、组内合作,闯过难关(明关:几个技术难关;暗关:超越对手,战胜自我),合作完成任务.这样,既磨炼了学生竞争、合作意识,也提高了学生适应能力,并发展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李雪芬 《教师》2012,(27):47-48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中一个有效和常用的教学手段,它的优点已经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然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大大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内容,变成了简单的小组练习;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基础好的学生积极参与,能力相对差的学生选择躲避;学生间合作不主动;评价流于形式,走过场等。体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是关键。本人结合了一些实际教学经验,得出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教学目的的学科。新课改后,高中体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体育意识与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短跑、篮球等运动项目,其既有单人项目,也有团队运动。其中合作精神及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无论学生是在体育项目中运用还是在生活或学习中都极为需要,所以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与后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改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合作学习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合作学习把握不准确,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过分强调锻炼体能和学练运动技术,缺乏对合作技能与合作技巧的指导、训练,难以实现“人际合作互动技能”对“学科知识技能”掌握的促进作用和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要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已成为基层体育教师的共识.在课程目标中的社会适应中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将来学生踏上社会,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工作后职业素质的必备能力之一.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适应岗位,培养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打好扎实的基础.目前,在中职体育培养合作能力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客观和主观上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查了解,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机制、教师素质等很多因素都影响着具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效果,出现了为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这一类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中做了调查研究,分析现状,总结经验,以提高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深化对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解决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体系、目标体系、运作机制、师生的行为及特点等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合作与竞争体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学校体育活动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许多学生缺乏参加体育锻练的积极性.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开展学校体育活动,虽然不能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而需要提高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认识,但是,不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很难把学校体育活动持久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呼志锋 《学周刊C版》2020,(10):155-156
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其今后走向社会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是否能够通过合作获得双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初中生缺乏团队意识,也缺乏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和培养。体育教学则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为此,探索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本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在不断完善,合作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强化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能和合作道德的教育,有益于学校体育中德育内容的完善和德育对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晨 《教师》2013,(1):104-104
通过“挖掘小学体育学科育人价值”这~课题的研究发现,目前学生的合作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意识。为此,笔者以此作为“铸心工程”.充分地挖掘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由于体育新课程的普遍实施,合作学习特别是体育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地位.学生在体育合作交往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体育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感情交流,改善人际关系.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开展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17.
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具有独特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或竞赛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等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演绎和社会的进步,合作作为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其地位与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把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初中体育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体育活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