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教学目标了解灾区的情况,传递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以及祝福。活动目标1.感受党和人民对灾区的巨大关怀。2.让学生珍爱生命,感受爱,传递爱。3.培养学生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意识。活动准备幻灯片、图片、寄情卡、视频。活动重点、难点珍惜生命,感受爱心,奉献爱心。教学方法目标导学法、体验教学法。活动流程师:首先请同学做两个游戏,游戏1—水杯传递水;游戏2—"地面载人",做完游戏后,请谈谈感受。  相似文献   

2.
邵坤 《黑河教育》2014,(6):27-27
正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能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自己的思维品质、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选题,自由发挥。2.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3.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教学重点:1.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3.
周林  张新 《湖北教育》2003,(15):12-13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标志,感受和体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汇集在一起办一期《警钟长鸣》的墙报。教师录制交通事故录像。 2.教师与现场指挥交通的警察同志取得联系,请他们为同学们简单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明白要关心和了解父母。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再次深入感受生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让每个学生去精心保护一个生鸡蛋,时间是一天一夜。围绕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写一篇日记。  相似文献   

5.
刘毓娟 《快乐阅读》2012,(36):80-8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6.
一、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有自己体到的情感才会真正让人心动。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参一的标准宣讲、灌输,而不能使学生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那么这种教学无疑是令人生厌的。教师可以调动各种段来营造情境,让学生入境,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即人们常说“触景生情”。例如:通过生的朗读、动情的表演、多媒体的演示等手段,但这些手只可以给学生以直观的表层感受,不能深刻地作用于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该在深入把握教材所蕴涵的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出贴近学生体验教学环节,使学生…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不同的体验,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对体验学习的体会是:一、正确排查体验学习的误区,不让误区成为学习的障碍1.有的老师认为数学教学中的体验学习只表现为: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各种感官活动,这是不正确的。须知,体验学习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及朗读能力。3.使学生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研读中感悟课文内容,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再读课文,谈印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探究,实现自主体验。活动化作文就是以学生各种亲身经历的活动为基础,在各种活动中感受生活、体验乐趣,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在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真情实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笔者对小学作文"活动化"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怀源 《山东教育》2003,(10):30-3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郾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点1郾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教学准备1郾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郾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  相似文献   

11.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理念 ,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学教师不但应该接受这一理念 ,而且必须将这一理念体现到教学行为中去。对学生而言 ,学习也是一种经历 ,其中少不了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 ,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生物学教学从重视和设计学生的体验学习入手 ,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 (真实的生活情境和虚拟情景 ) ,去经历、感受和考察 ,对落实探究性学习是有益处的。1 在活动中体验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虽然时刻都在生物体内进行着 ,但在很多情况下 ,人对于这些活动过程是不“知情”的 ,甚…  相似文献   

12.
赵建香 《考试周刊》2013,(44):191-192
<正>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指出:"让幼儿喜爱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运用多媒体动画给幼儿很大的启发、点拨,使幼儿思路开阔,增强创造能力。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运用多媒体制作各种活泼有趣的动画形象,配上动听的音乐,化静为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音乐活动《小白兔和大黑熊》中播放课件《小白兔和大黑熊》时,画面中出现了几只调皮可爱的小白兔,一路蹦蹦跳跳,非常高兴地找大  相似文献   

13.
[课题]音乐与场景[教学目的]1.让学生聆听和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活动场景中有情感交流、生活的体验和创新的喜悦。[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教学难点]如何让音乐走进自己的生活[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命名纸板[教学年级]小学六年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随着欢快而极富现代感的爵士钢琴曲《献给爱丽丝》走进课堂,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14.
【教学纪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她的丰富多彩。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知道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去公园游玩的照片、录像及相关课件;各种水果(切成部分的);教具(树干)和学具(树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  相似文献   

15.
学习目标 :1 学会课文生字 ,能正确读写。2 理解课文 ,感受夕照景象的迷人 ;理解重点词句 ,感受课文语言描写的独特魅力。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语文的情感。背诵课文。4 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描述自己眼中的夕阳 ,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学生准备 :观察夕照 ,体验夕照景象的美。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寻找反映夕照的图片和精彩语段 ,建立自己的学习仓库。教师准备 :课文挂图。夕照过程的录像或夕照美景的照片。指导学生建立学习仓库。将课文改编成现代诗。根据课文语言内在旋律选择钢琴曲作配乐。第一课时一、看图导…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充分感受体验,激发表达欲望。2.把自己在比赛过程中最难忘的一幕写具体生动,表达真情实感,感受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开展活动,充分体验。1.组织学生利用体育活动课学习滚铁环,让学生用写活动日记的方式记下活动的情形、感受。  相似文献   

17.
【主题】:认识自己的快乐【目的要求】: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快乐的情绪,并学会创造自己的快乐。【设计理念】:小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已经能够比较明确地分清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寻找出引起某种情绪的刺激。因此,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寻找情绪发生的原因,可以通过寻找和留住“快乐小精灵”,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快乐,并引导他们用行动调节和保持快乐情绪。【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活动准备:1.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使自己快乐的事。2.准备10个“双面人”道具。3.准备几盘“快乐音带”。4.准备几张…  相似文献   

18.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学生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又要将数学知识的教学巧妙地渗透于游戏活动之中,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下面,以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片断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还记  相似文献   

19.
"模糊理论"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模糊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它在各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模糊理论"对我们开展语文教学也有一定借鉴意义.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学会有意地创设一些"模糊",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得清楚,而不是听老师讲得清楚,从而让学生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精神: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认识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探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实际和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之中,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