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湖南省靖州县第一中学,校园广播传来雷锋日记里这段给人智慧启迪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这所学校在雷锋精神浸润下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汉民族向来较不倚重宗教信仰,不是借助一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精神问题。因此在今天为了改变我们粗糙的精神,让精神得到相对安顿而选择信教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创造性地恢复、重建中国传统的、十分具有宗教那种能起到整合、提升民众精神作用的儒家之"礼",以此来改变今日国人愈益粗鄙化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进而提升我们的存在层次呢?本文试从中国儒家所推崇的"礼"这种"泛宗教性"生活传统来探讨"礼"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3.
阳阳 《家庭教育》2001,(3):10-10
我们紧张而忙碌地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固定不变的生活方式使我们逐渐慵懒、烦躁。那么,你是否愿意尝试改一改原来的生活方式呢?利用余暇时间把精神养养好,让自己的感觉、思想和创意释放出来,使家庭的闲情生活成为绿色的休闲生活,这样会使你对生命、对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11,(14):21
小学生活,往往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以后,那些记忆是不是常常跳出来揭示一些重要的信息?让自己反思和审视?把属于你的独特的小学生活写下来与更多人分享吧。本栏目长期征稿,择优刊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自杀事件却屡屡见诸报端。生命是美丽的,可为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却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是否应该对我们现行的教育进行反思?在此背景下,文章从现象和问题出发,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关实施生命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一位精神的勇者,他把生命灌注到人的形而上的追求中,以无言之美来言说不尽的"道"。正如有学者所言说的,和孔子相比,老子的思想是自上而下的。他把所有的精神形式都极化到人类可以达到的极点,而对于人的要求便是接近这个精神的向度。《道德经》五千言中,老子寄托了对人的思考,面对其生活的时代,老子提出了"复归于婴儿"的生命追求。对于《老子》一书,我们可以忘却历史上争讼不已  相似文献   

7.
栏目编辑杨建伟人类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负责?答案是肯定的。然而看看当今的新闻,假奶粉、矿难、车难以及各种污染导致的新奇的疾病等等,让多少生命消失于人世,让多少人背负着对生命的渴望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但有谁敢站出来说:这事我来负责!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我们是否敢于承担责任,是否敢于对可贵的生命负责,是否对当前的生活态度豁然、坦荡,是否敢说我做的一切无愧于心?  相似文献   

8.
生命     
生命是多么渺小!我知道哲学家们曾说过这话,我曾反复吟诵他们关于人生苦短的如歌语句——但,时至今日我才相信他们的话。这就是一切吗?一个人的生命怎可如此简短,如此空虚?我徒然说服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才刚刚起步。汗水和恐惧相随的日子根本不是生活,是否让生活变得很有价值现在仍然取决于我。也许这是自我安慰,但它不能把这样的一个事实变得含糊不清,那就是:机会和前途之门将不会再向我敞开。时至当前,我已退居二线,就生命已成往事来说,已实实在在无异于一个退休商人。我可以回顾  相似文献   

9.
在咱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水是生命之源,碳是生命支柱,无一例外然而,茫茫宇宙中,生命构成是否有别的样式?在与地球不同的环境中,是否可能存在与地球生命形态不同的外星生命?我们苦苦寻找的"外星人"真的会像"人"吗?  相似文献   

10.
覃丽兰 《班主任》2013,(12):8-11
四季可以黯淡,但生命不能无光;人生可以平庸,但精神不能粗糙;学习可以平凡,但追求不能没有诗意。人需要一定诗意的追求来引领自己的生活,诗意的学习生活是学生的渴望。于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注入一份诗意的追求,给学生一角诗意的天空,让孩子们的梦想发酵,为他们的成长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11.
不能没有你     
岩盐 《同学少年》2011,(9):48-49
"亲,我不能没有你哦!"你能否悉数身边那些不能离开的人?失去他们,就像失去了空气、阳光和水。你不能自在成长,不能快乐,寻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与此同时,你是否掂量过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对于他们而言,你是否更加重要?为了你,他们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吴广忠 《教育》2012,(34):44-45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对学生施行教育的,可以说没有课堂教育教学就没有学校教育。为此课堂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学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来实现的。当代教育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怎么样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现这种教育目标,创设生命化课堂尤其的重要。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成功的课堂学校是培养人的,那么对于人来说之所以为人,就是人有生命,人的生命构成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此,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命教育 :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现在 ,我们无疑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 ,促进和提高了人的生活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 ,为改善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的幸福创造了保证条件 ;同时也使“人”在追逐财富的聚敛、技术的运用和权力空间的争夺等强大利益面前萎缩了 ,被忽视了。当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技术力量、科学知识时 ,这些东西作为追求的目标 ,会象征着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但是 ,获得了这些 ,是否就意味着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呢 ?在工业技术时代 ,现代教育本…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主宰自己     
主宰自己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死亡的阴影无时不笼罩在头顶。面对同样的情况,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你或者可以为死亡而徒劳无益地担忧,或者可以利用死亡来督促自己学会真正地生活。当你为做出一项决定而考虑再三,不知是否应该听凭自己的判断时,你就向自己提出这...  相似文献   

16.
沈旎 《河北教育》2007,(12):35-37
教育的原点在哪里?教材?课堂?分数?还是名次?教育如何"以人为本"?如果能够将人的生命作为教育的起点、核心,那么教育的目的就可以被理解为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引领人.  相似文献   

17.
阅读之旅的第一步,要先带大家邀游太空,探索一下宇宙的奥秘——够酷吧! Let's go!仰望上苍时,天性常常会让我们发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否孤独?在茫茫宇宙中,会不会就只是地球上才有生命存在呢?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月球时,同地球进行了严格对比,这种对比的方法也是古希腊作家普卢塔克在描写月球人生活时所使用的。开普勒辨认出了月球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的辞书将生活定义为人和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有学者指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活动。[1]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并非世上一切生物体都有生活;生活的空间是大自然和社会,是不可能脱离两者而存在的;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关注物质的,更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的过程是人的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有特别的人路过,而时过境迁,如今你是否还记得,深藏于漫长岁月中的他?也许那个人可能不能陪你走很远的路,但是因为他曾来过,温暖过你,会让你更加勇敢。爱不会因为分离磨灭,哪怕只能在生命剩余的时光中回忆对方,却依然可以竭尽全力,相爱到最后一刻。枕边书《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因为我喜欢你,所以相伴余生的只能是你  相似文献   

20.
霍俊哲 《华章》2007,(5):20
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教学管理中用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来确定教学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它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