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益的课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3,(67):58-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目标不明、方法不当的问题。结果造成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局面。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怎样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勇于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作者认为从训练目标的制定,训练方式的创新,到习作的反馈评讲,每个环节都应讲究"有效"。  相似文献   

3.
提到作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老师正常采取的方法便是:作文指导课上大讲特讲如何构思,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遣词造句,等等。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专心致志,可一到正式落笔,往往又与老师的预期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写作范本,引领学生作文。其实,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本身就是极好的写作范文,我们应该在文本教学时选择恰当的写作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 ?很多老师都回答是上作文课 ,批改作文。”长期以来 ,小学作文教学往往重视指导、批改 ,轻视评讲、修改。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也束缚了学生的头脑 ,使之写人、叙事缺少新意。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我想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从“评”中悟出“新”意 ,使讲评成为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  一、讲评内容要“新”  大多数老师的作文讲评常常是浏览作文后的一个简单的小结 ,对写得好的同学表扬 ,对写得差的文章就笼统…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从作文指导到作文批改再到作文评讲,老师往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一定令人满意。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摸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生动具体而有创意的作文。我的作文指导心得是作文必须从"心"开始。一、为什么作文要从"心"开始"吾手写吾心",这已是有十多年之久的作文教学的经验之谈。这,是一个多么大胆而又多么简洁多么有创意的写作指导,对学生们,尤其是刚刚在作文这块富有魅力而又难  相似文献   

6.
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是一个极为棘手的课题,往往老师讲得过多过详,学生写得千篇一律,老师讲得过少,学生又无话可写。因此很多班级出现了老师怕讲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格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作文起步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7.
<正>常听数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简直没法教,一点数学思维都没有,讲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然而在指责学生的同时,又有多少老师能从自身找原因呢?又有多少老师能审视自己,反思自己?老师讲个不停,学生当时听懂了,再遇到还是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是给了个标准答案,更多是没在教学上下功夫,只教学生模仿,甚至连模仿都达不到,缺乏思考过程.作为重要学科的数学,给不少学生带来的不是享受、愉悦和成功,而是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作文教学公开课,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作后讲评,而作后讲评恰恰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可以说,不少老师都以为讲评课就是让学生将作文读一读,师生评一评,再动手改一改.有的老师将作文讲评课变成了"作文批斗会",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这与课标"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如何上好作后讲评课?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观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为此,我确定了研读、欣赏、训练、修改的作后赏析四部曲,经教学尝试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正>评改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最感头疼的事情。有些老师每次批改都逐一详细地批改,改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改得密密麻麻,评语写满卷面,学生看了,反而眼花缭乱,印象不深,老师的辛劳可能就付诸东流了。如何让这件必须做的事情变得轻松而又有实效呢?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重评分,轻评改作文评改又叫批改,"批":给文章作批注;"改":修改错处。语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传统做法是:给每篇作文一个整体的评价,再改正错别字和标点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老先生讲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由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多年来 ,作文的改革由“作文从内容入手”到“作文要有所为而作”,都是以“生活”作为作文兴趣的源头。但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发现 ,作文的“评改”同样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切入点。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把握好三个“改”。一、发挥集体智慧的“评改”叶老对作文评改曾有“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的论述 ,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懒办法 ,是不负责任。其实不然 ,实践证明一节好的“评改”课 ,要比教师加…  相似文献   

11.
一、作后讲评课研究以作前指导为核心的作文教学由来已久,姑且称之为前作文教学时代;管建刚老师为我们打开另一扇作文的窗,那就是以作后讲评为核心的作文教学,姑且称之为后作文教学时代。作后讲评,崇尚先写后教、以写定教,呼唤研读教材一样研读学生作文。后作文教学时代,你准备好了吗?1.作后讲评再认识、再定位。2.作后讲评的现状调查及分析。3.如何研读学生的作文?4.讲评课该怎么上?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十分恺切,要使学生“能读书”、“能作文”。这两个“能”的标准就是:读书“不待老师讲”,作文“不待老师改”。这话讲在一九六一年,却并不使我们感到于今有十八个寒暑的时间距离,倒象是切中时弊的耳提面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要呈现学生的思想,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思维和语言训练,解决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的历史难题,使作文教学由过去那种“小语文”纯粹讲知识、传授技法的做法,转向活泼的、感性的、无意识习惯培养的教学。有一位老师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案例呈现】夏季到了,天气炎热。三年一班的作文课上,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热”字,问道:“小朋友,今天热吗?”生:热!师:怎样热啊?哪一位同学能说一下。生:很热!生:非常热!生:真热!(显然,学生对“热”的叙述不具体。)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日记,也谈了写日记是作文的基础,但学生没有这份认识,一到动笔写时,就很茫然,写什么呀?老师说:写什么都行。老师这什么都行,其实自己心中也没谱。于是学生每天都写一些鸡毛蒜皮的流水账。老师一看,说:怎么写成了流水账?一点味道、意义都没有,这不行。那怎么办呢?这时老师说:比如写写学校、家庭、老师、同学等等。虽然作了点拨提示,但这点微亮的火星,点燃不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更不能照亮学生写作前行的路。再写日记,只是带着无奈,硬着头皮  相似文献   

15.
许多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批改完作文之后,很重视评讲,但评完了事。学生反映说,评讲之后,知道了如何修改作文,但老师没有给我们改进、订正的机会,时间一久,这些毛病又重犯了。这一问题,是许多老师深感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矛盾。针对以上情况,有的老师采用了一题两作(或一题多作),即小作文——评讲——大作文的形式,这样由乱到治,逐题突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题两作,就是在作文之前老师只提出要求,让学生写小作文(乱),接着对学生作文进行疏导为主的评讲,然后再引入正规的大作文(治)。这样就构成了一条小作文——评讲——大作文的完整的作文教学程序。小作文的原则就是“放”,充  相似文献   

16.
考场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创作” ,它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它很容易影响和左右“教学作文”的教学活动。在中学作文教学活动中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抒写心灵 ,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不说假话、空话、大话 ,甚至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作文训练 ,但是 ,学生往往“走进考场心里没底 ,走出考场心中无数” ;有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作文中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 ,但面对考场作文却又束手无策 ,弄得学生、家长、老师、考卷命题者甚至全社会都不满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作文教学没能解决这对矛盾吗 ?还是学生的作文出了问题 ?这还得从考场作文的特殊性和它与…  相似文献   

17.
刘宏 《文教资料》2006,(18):104-105
平常在教学中,老师们议论最多的是说作文难教。是的,作文确实不好教,怎么使学生把作文写好,真的很难说得清。特别是那些新教师,最感到头痛的就是作文教学。我也常为作文教学的问题而困惑。不单是老师们反映作文难教,学生们也反映作文难写,学生大多害怕写作文。不少学生问我,怎么提高写作水平。我也不好回答,我只说,只要多读多写,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这道理谁都懂,但怎么个多读多写?实际上很模糊呀。这读要读到什么程度?读些什么?写要写多少?写些什么?真是谁也讲不清呀。说起来也真有点不可思议。学生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写到高中,按理说这作…  相似文献   

18.
我从事的是农村小学、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学。比较而言,又以作文教学稍长,故对农村孩子学习写作有些感慨写出来就教于方家。这几年的农村小学,对语文教学是不看重的。从对教师的配备,办教师培训班的人选都反映出这个问题。课怎么个教法?有些老师是“账多不愁”,采取干脆不教的办法;有些教师虽积极组织学生作文但又是随便想个作文题,强调几声:“写,认真写,别马虎。”讲评起来也是:“××同学的写得好,××同学的写得差。”具体点就没词了。如此教作文的老师在农村学校中还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毕业入初中,很少有写过二三篇作文的,问起学生来,多数的回答是:“老师从来不讲,我们怎么会写呢。”可见,若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非从小学抓起不可,而且还要语文教师彻底改正教学作风才行。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学语文老师写的《新课标小学作文探究》论文集,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听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和樊铭路老师的《我想变》的教学。读了论文,又听了作文课,我感觉耳目一新,非常高兴。我从中看到了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看到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新思路及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看到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看到了小学生作文表达的童心。变化之一:变学生被动作文为学生自主作文很多教师都提到:“学生认为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学生没兴趣,没话说。”为什么呢?有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作文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词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抓好作文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凭借“基础训练”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看、说、读、写”的训练。如:小学语文第一册基础训练三的看图说话这道题,我在教小朋友们认识各种车辆的同时,还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老师:“火车是在什么路上行驶?”学生:“在铁路上行驶。”老师:“哪个小朋友能够告诉老师火车有什么用途?”学生:“我在电视里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