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15课改"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准确点拨,适时、适度点拨,通过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探究歧途,同时要注意点拨要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思维受阻,一时难以下手.这样,需要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谓之"点拨".有效的"点拨"必须做到适时、适度、灵活且富有启迪.如何实行有效"点拨"呢?笔者的思考是点拨难点,引导学生攻克疑难;点拨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点拨思路,引导学生反思探究,由此启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生成智慧.  相似文献   

3.
学习方式 围绕一个学习主题,以聊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活动,取代传统的、枯燥呆板的授课形式,学生为课堂的主持人,教师适时点拨,在轻松自由的交流中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洞察秋毫,看准时机,瞄准方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时而教,适时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拨,便让学生了然于心,掌握课文的要旨;教师在迷糊处提醒,便让学生能自解其难。一、在学生情趣盎然处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点拨要讲求时机。点拨时机的出现,有时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王碧  卓东健 《辅导员》2012,(9):42-43
"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适时点拨,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适时地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思维等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把握点拨的时机,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精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洞察秋毫,看准时机,把握火候,瞄准方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时而教,适时点拨。蔡澄清先生在他创导的点拨教学论中说:"一个高明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做一个巧妙的暗示,就能使学生在一片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开朗;只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放课堂,挖掘学生探究的潜能;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合作探究,训练学生探究的能力;创新作业,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这样才能打造一个高效、全面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即适时点拨。什么是点拨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点拨"的解释为指点,启发。在阅读教学中,点拨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学习障碍,给予适当的指点,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找准课堂点拨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中点拨时机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如何点拨,点拨什么,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课堂实践,我认为应该主要从点拨教材重难点和学习方法人手,善于把书本由厚变薄,再把书本由薄变厚。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上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师的点拨与引导,阅凄教学中合理适时的点拨,将会开启学生学习的门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把思维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研究学习活动中,指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关注整个研究过程,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适时、适当点拨。不过,指导老师只能是学生自主研究的监控指导者,决不能越俎代疱。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创建高效课堂:一是趣味学习,奠定课堂基础;二是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三是精心准备,备课要细致全面;四是适时点拨,科学的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万要武 《教师》2010,(15):92-93
课堂中教师的点拨,就是指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指点迷津,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点拨”是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可以将知识引向深入,将思想指向深刻。适时的点拨让学生瞬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收到点石成金的奇异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中教师的点拨,就是指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指点迷津,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点拨"是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可以将知识引向深入,将思想指向深刻.适时的点拨让学生瞬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收到点石成金的奇异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研究学习活动中,指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关注整个研究过程,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适时、适当点拨.不过,指导老师只能是学生自主研究的监控指导者,决不能越俎代疱.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递信息、启发求知、开阔视野、引导探究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把握好教学语言的质和量,充分发挥引导、点拨、启发的作用,实现课堂有效组织和师生高效交流的目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和体会。一、精彩导入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点拨者、追问者.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讲得很少,但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特别是对教师点拨、追问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认为教师的追问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堂追问应体现地理学的学科思想 中学地理新课程目标强调"人地关系",即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的问题有:在哪里?有什么?  相似文献   

18.
谈起高考作文指导,不少考生不注重平时的刻苦训练,只期待着高考前名师点拨一下自己就豁然开朗起来。笔者以为名师的点拨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豁然开朗还要看平时的刻苦训练。宋朝的黄庭坚在《了了庵颂》中写道“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从此锦上添花就成了比喻好上加好、美上加美的成语。平时的刻苦训练叫作“织锦”,考前的名师点拨叫“绣花”。高考作文指导尤其要建立在平时刻苦训练的基础上,不然,再是名师点拨,“麻布袋子上绣花”,何功之有? 先谈“织锦”吧。从十七年高考作文命题中,我们不难看出高考作文有四性,即:第一,形式的多样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把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推向了高潮。转变观念,把备课侧重点放在习题设计上,这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课堂中成功运用的关键。紧扣教学内容的自学思考题的设计,为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下,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的核心。“先学”是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思考题学习教材,“后教”是教师根据学生对思考题的解答情况进行适时点拨。要使这一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扎实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在课堂中真正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顽皮的天性尽显无遗,为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课堂上应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适时点拨,最大可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主性,使课堂教学中展现师生情感和谐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多向交流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生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