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饶宗颐字伯濂,又字伯子、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安人。1917年生。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及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讲座教授,香港大学中文系荣誉讲座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贤及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咨询委员。饶氏学艺兼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做学问,包罗万象。举凡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并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各个方面,多所擅长,在国际、国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施议对,台湾彰化人。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该院文学研究所原副研究员,澳门大学原中文学院副院长。现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诗词学研究。自1996年起,曾就词学及词学以外有关问题,多次奉访饶宗颐先生,并于2006年撰为《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一书,对饶公之学作全面推介。饶公之学,范围宽广,莫测高深。一般读者难以得其要领。“访谈录”据访谈录音及已刊文集,两相校核,并依编纂者个人的学习心得,编排、整理而成。深入浅出,平易近人,颇便观览。是阅读大师、走近大师的一部极为“便当”的读本,深受读者欢迎。当“访谈录”结束语《国学于今第一人——饶宗颐其人其事》于香港《明报》月刊2001年11月号发表,即获2001年11月13日北京《参考消息》第十四版“港澳之窗”转载。“访谈录”穷十年之功,始臻大成。全编八章,加上绪论及结束语,计十七万言。其中,词学二章,一题《为二十一世纪开拓新词境,创造新词体——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发表于北京《文学遗产》1999年第五期;另一题《落想、设色、定型——饶宗颐形而上词法试解》,发表于上海《词学》(2001年11月)第十三辑。此外,文字学一章,题为《文学与文字——饶宗颐与汉字树(上篇)》,发表于上海《华学》(饶宗颐主编)第九、十合辑;神学一章,题为《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论艺术观》,发表于南京《江海学刊》2008年第九期;禅学一章,题为《顿悟与渐悟——饶宗颐禅学访谈录》,发表于北京《励耘学刊》(文学卷)2007年第六辑。。访谈录”代序《国学大师话国学》上下篇,发表于北京《文史知识》2008年第九期及第十期。“访谈录”全书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和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印行简体字版及繁体字版。在全书出版之前,征得编纂者同意,谨将尚未发表的一章,于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一卷简介刘方由季羡林、饶宗颐、周一良主编,香港中华文化促中心、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北京大学历史系合办的《敦煌吐鲁番研究》(JournaloftheDunhuangandTurfanStudies)第一卷(1995),将于1996年...  相似文献   

3.
一、《饶宗颐研究》由饶宗颐研究所主办。 二、本刊发表有关饶宗颐教授学术、艺术、思想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4.
评香港版《中国语文》教材安徽滁州师专中文系全涌香港中学的各科教材都不是统编的,而是由香港教育署制定统一的《课程纲要》和《课本编纂指引》,各出版社据以编出各具特色的教材,供各校自由选用。90年代初,香港伟文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语文》系列教材,这套教材...  相似文献   

5.
正2003年,饶宗颐教授将其个人数十年来勤于学术研究而积累的藏书(包括非常珍贵的古籍善本以及近二百件书画作品)赠送给香港大学,化私为公,借此回馈社会:在已故的香港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先生、"饶宗颐学术馆之友"及众多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香港大学顺利创立饶宗颐学术馆,并于2003年11月8日开幕。原址位于香港薄扶林大学道2号,2014年1月迁至香港大学邓志昂楼现址。饶宗颐学术馆是一个国学研究中心,也是一个寓私于公的藏书楼,更是全球汉学界的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兹将学术馆的性质简列如下:1.以饶宗颐教授  相似文献   

6.
写于1965年的《佛国集》共47首诗,记录了饶宗颐游历东南亚、南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饶宗颐的一部颇具特色的纪游诗集。饶宗颐在此集中多用苏轼诗韵,然饶诗不是为用韵而用韵,而是一种“跨时空”的创作对话。饶诗和苏诗在物色选取、语言风格、意境创造和诗歌结构上都各有特色。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看到属于《佛国集》的独特魅力与其中的迈往之情。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教育》2010,(9):38-38
2010年8月6日在北京,黑龙江大学满语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得意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3方联合签署了满族文化抢救开发合作协议。启动仪式上。香港得意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专项经费500万元,在5年时间内资助黑龙江大学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合作展开满文化遗产的抢救调查与深入研究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读明词札记     
一、《全明词》由饶宗颐先生初纂、张璋先生总纂的《全明词》,经过二十多年许多人的努力,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全明词》共收作者1390余人,词作约20000首。为学术界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明词文献,对明词研究、词史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大有益处。我们真诚地感谢饶宗颐、张璋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一下国内外历史教科书编纂现状就会发现,精美插图大量选入教材,已成为当今教科书编纂的一大特色,仅以我们所见到的教科书为例:香港朗文(远东)出版有限公司的《初中世界历史》、龄记出版有限公司的《新编中国史》、现代教育研究社的《中国历史》等,色彩鲜艳的各种插图几乎遍布全书的每一页。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教科书概莫能外。今年在全国大部分省、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到1978,在寓居香港的30年中,饶宗颐教授以香港为轴心,学游世界各地,在学术研究上规模越来越宏伟的同时,其诗歌创作也如百川入海,波翻浪涌,从居港之作到行旅欧洲之作,从行旅南亚、东南亚之作,到行旅扶桑、北美之作,反映出饶宗颐教授中年时期的创作轨迹和多姿多彩的创作风貌,格局越来越大,境界越来越开阔,表征出现代学人之诗的超越古典诗歌的高度成就,成为20世纪诗坛的一方重镇。  相似文献   

11.
饶宗颐先生早在"弱冠"以前就与詹安泰先生有了交往,因为才气过人,深受詹安泰先生赞赏,而在不足20岁的年龄被詹安泰先生推荐进入韩师,第一次踏上讲堂。随后又被詹安泰先生推荐赴中山大学任教,但由于途中饶先生身体不适未能到任而留在香港。饶宗颐先生与詹安泰先生虽终无缘同处一校共事,但音讯常通,酬唱不辍,堪称莫逆之交。惜解放后,囿于时局,两人最后失去联系。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饶宗颐先生与詹安泰先生的这种深厚情谊,又由詹伯慧接续下来,并在饶宗颐先生的竭力玉成下,使詹安泰先生手写的诗词遗墨得以影印刊行。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2004年冬为梁羽生亲书的一幅书法(见下图),现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字画库。2004年冬,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在香港当面告知老师饶宗颐,自己将要把绝大部分文学资料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听后,饶先生对久居海外的梁羽生此举甚为感动,欣然为学生的文库题名。谈起他们最早的相识还要追溯到1944年的蒙山。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一部丛书,是中国历史上丛书之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对我国乾隆以前古籍的一次大清理,既是一件学术史上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桩影响久远的大事,对清代乃至后人的目录、校勘、辑佚、丛书的编纂、刻书事业的兴盛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以及在成书以后,围绕全书产生了一系列著作。《全库全书总目》是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目录巨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提要书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纪昀等编纂。在编纂…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潮州学是国际汉学巨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提出来的。饶先生是一个热心于乡土文化的大师,早年在编纂《潮州艺文志》时,对潮汕地方文献、历史人物、人文思想颇感兴趣,尔后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中一往深情地耕耘在乡邦文化的园地之中。1989年至1993年,他相继发表了《潮人文化的传统和发扬》、《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及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摘要》、《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等文,正式倡导要发扬潮人文化传统,建立潮州学。并提出研究潮州学不应限于潮州一隅,要着眼于大潮汕文化,“研究雍正以前的潮州历史,梅州、大埔都应该包括在内,这说明客家学根本是潮州学内涵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饶宗颐先生的《敦煌曲》和《敦煌曲续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饶宗颐的敦煌曲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考察,探讨饶先生在敦煌学研究及其他领域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原因,为进行敦煌学或其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正因为饶先生在文、史、哲、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成为跻身于世纪前列的中外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6.
一、香港《新编中国语文》的构建特色1、指导纲领:以香港课程发展议会最新颁布的《中学语文科课程纲要》、《中学中国语文科课本编纂指引》为根据,进行编写.2、基本框架:《新编中国语文》共分十册,不分单元.适用于香港中学一、二、三、四、五各年级学习,每学年两册.3、专题设计:每篇课文前面均辟有《作者介绍》、《题解》、《教学重点》、《预习问题》、《注释》、《教学活动》、《问题讨论》、《应用练习》八个栏目.4、编著者:汪炯华、李炎群,长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一九九一年版)5、构建特色  相似文献   

17.
《类篇》是中国辞书编纂史上一部承前启后的大型字书,既继承《说文解字》《玉篇》编排的长处,又形成了独树一帜、对后代辞书影响深远的编纂思想,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字书韵书相副施行,互相参协"的编纂宗旨;二是"以部首为纲,以韵目为目"的编纂方法论。在此编纂思想的指导下,《类篇》在中国辞典史上开创了独一无二的字书排检法,为中国辞典编纂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11月18日,"香港敦煌之友"成立新闻发布会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行,95岁高龄的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亲自出席发布会,为保护敦煌石窟鼓劲加油。"香港敦煌之友"是由一群热爱敦煌艺术和中华文化的人士组成、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注册的非营利公益团体,  相似文献   

19.
饶宗颐是当代的诗词名家,他的《选堂诗词集》是近百年诗词的典范之作。其六十岁以后诗词共有九集。诗在内容上,以纪游绝句最多,其次是酬赠、题画、挽怀之作。其诗气格高逸,风神绵邈,在艺术上则追求一种即兴的感觉,如镜照物,物来则应,各见其真。词造诣最高的是其中的形上词,高旷畅达,俊逸爽朗,抒写的是饶宗颐达观向上的生命精神。通过对此九集诗词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介绍,梳理出饶宗颐六十岁以后诗词创作的基本脉络,藉此对饶宗颐晚年的诗词创作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潮学研讨会发起人饶宗颐先生、陈伟南先生等人的倡导下,第三届潮学国际研讨会定于1999年10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举行,届时将邀请百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本届研讨会由韩山师范学院主办,潮州市文化局、教育局、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香港穗屏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师校友陈伟南先生资助。潮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韩山师院领导、汕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陈伟南先生、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等均十分关心和支持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