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序数语法表达式是利用语法手段来表达序数的语言形式,具有数量性、对比性、序列性、表序手段的语法性等必有语义特征。必有语义特征内部存在细微差异,数量性包括数量实指、数量虚指、数量无指,对比性包括单比性与通比性、单体性与多体性等,序列性存在强弱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生涯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指责性、训斥性、污秽性的语言,把学生治得服服帖帖、灰溜溜地走出办公室。这时,有不少老师会由衷地赞叹此老师教育学生有经验、有办法,被赞者也往往自鸣得意。殊不知他的言行正是校园极具杀伤力的冷暴力。20世纪90年代时,校园冷暴力就引起了很多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本体论来看,工程活动有其独特的思维结构、内容、特征、运行机制与要求。工程思维的特征有:它是筹划性思维、规则性思维、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的思维、综合集成性思维、构建性思维、权衡性思维、殊相性思维、价值性思维、过程性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统一的思维、复杂性思维。工程思维的基本要求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社会性要求、人性化要求、审美性要求、最优化要求、协同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立在分类和定义基础上的归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类是确定两个概念外延之间存在着其包含于关系的逻辑方法。归类由于项、类项、联项、类性几要素组成。归类是建立在分类、定义基础上的.分类为归类准备了条件和目标.定义为归类提供了依据和准绳。类有精确类和模糊类、实体类和属性类之分。类性有定性类性与定量类性之分,类性的语言表达有并类性、或类性两种常见形式。类性的确定有约定俗成、学科规定与权威认定三种途径。违反归类的规则就会犯“类性不明”、“类性表述不当”、“不当归类”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5.
浓硫酸有四大特性,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而硝酸则具有易挥发性、易分解性、强氧化性,当它们与单质反应时,体现  相似文献   

6.
采用华东师大祝蓓里教授主持修订的《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CPQ)为测量工具,对三明市、龙岩市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所农村中学进行抽样测试,将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1)福建老少边贫地区初中生的十四人格有11种因素分值在中等水平(5分左右),有三种即聪慧性、幻想性、忧虑性高于6分。(2)初一与初二对比,在情绪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紧张性几个因素上差异显著,次人格焦虑性和内外向性差异显著。(3)初一与初三对比,在乐群性、稳定性、情绪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以及次人格上差异显著。(4)初二与初三对比,在敏感性、忧虑性方面有差异。(5)女生与男生比较,在聪慧性、有恒件、自律性以及次人格焦虑性上差异显著。根据不同的差异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人格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有恒性、敏感性、幻想性这6种人格因素与高考数学成绩的相关性显著.聪慧性和有恒性对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有正向影响,而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对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有负向影响.人格因素与高考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系数与多元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辛小兰  郭美英 《教师》2011,(35):23-23
在教师生涯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指责性、训斥性、污秽性的语言,把学生治得服服帖帖、灰溜溜地走出办公室。这时,有不少老师会由衷地赞叹此老师教育学生有经验、有办法,被赞者也往往自鸣得意。  相似文献   

9.
客观生活的丰富性及创作主体个性的多样性 ,决定了创作动机的表现亦呈多种形态 :一、从创作主体的审美需要看 ,有缺失性和丰满性创作动机 ;二、从产生过程看 ,有瞬息突发式和渐进缓成式 ;三、从明晰度上看 ,有明显性和潜稳性创作动机 ;四、从时限上看 ,有长期固定性和短时变化性创作动机 ;五、从引发机制看 ,有外界激发性和内觉自发性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0.
高职商务英语与普通高校商务英语有显著区别。转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高职商务英语考核体系,采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评价形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对进一步促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客家民系是比较保守的民系,虽然客家人迁徙到各地,却仍然传承着源自于传统之儒家礼俗。然而,礼俗会因为社会变迁、族群融合而有所变化,婚姻礼俗亦然。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常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使得客家婚姻礼俗随时代而有所变迁。台湾的客家婚俗,也随着时代与地域之不同而有所差别,至今仍可看出源自于原乡古代的礼俗。客家人的婚姻观念是以“广传家族、繁衍子孙”为主要目的;传统客家婚姻礼俗极为讲究,每一项婚姻礼俗都代表客家人的文化精神与理念。探讨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之变迁,可说明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乃源自于大陆原乡,论其渊源皆以《礼记·昏义》: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为依归,但在台湾又有所转化,演化成在地化之客家婚礼习俗。现代台湾客家婚礼,都已经过简化,古老完整之婚姻礼俗,已不多见,客家年轻一代,更不复知晓客家婚姻礼俗之文化意涵。本文探讨台湾客家传统婚姻礼俗内容,彰显客家文化中的婚姻民俗与精神信仰,有助于认识台湾客家婚姻礼俗丰富之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南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区域,在这里广泛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对现代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旅游价值、旅游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客家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有着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试从客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内容与评价以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擂茶是中国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俗,也是中国古代饮茶习俗的延续。通过对擂茶的起源、制作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发展前景的研究,可以增强我们对客家人饮茶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桂东地区作为广西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其婚俗既有传承又受到当地汉族其他民系和少数民族的影响,形成自己特色的婚俗。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桂东客家婚俗的描述,进而对其进行非主流文化的分析,指出它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变易性、象征性、调适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小议土家族婚俗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婚俗民族风味浓郁,特色鲜明。土家婚礼具有典型的程式性、群体性特征.包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和狂欢气氛。土家婚俗程式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许亲反把媒婆怪,过礼“背山”花袱盖,抹把锅灰表示爱,临嫁不哭闲话来,发髻不可随意改,新娘出门把筷甩,上轿须得哥背来,步入洞房看谁快,好话说尽吉利来,全家三天无大小。  相似文献   

17.
客家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试以客家民俗为考察对象 ,从象征意义这一角度入手 ,重点分析它与文化、民俗的关系及其在民俗中的表现形式 ,对客家民俗事象的意义进行归纳、分析 ,认为客家民俗存在隐喻象征、谐音象征意义等。通过这些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促进我们对客家民俗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并求得此类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贺州市及所属若干乡镇,部分客家人至今保存着擂茶、米茶及细末茶的古老饮食习俗。这一习俗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当地客家人所称"细末茶",就是唐宋时期盛行的茶道的当代遗留,极其珍贵;并且,这一习俗与当代社会追求的健康饮食十分吻合,因而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哭嫁是包括闽清在内的福州地区传统婚俗之一。闽清哭嫁婚俗带有古代掠夺婚姻的痕迹.但主要根源于封建时代的包办婚姻,并依惯例而传承,其内容主要表达新娘对亲人的依恋之情以及亲人对新娘的祝福和教导之意。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因女性个体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等原因,哭嫁婚俗在闽清当地逐渐消亡。尽管哭嫁已经消亡.但它所强调的孝敬长辈、尊老爱幼、期盼亲情融洽等内容对今天构建和谐家庭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妇见”礼始见于周代婚礼,其仪式琐细繁缛,主要由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舅姑飨妇等环节构成。此礼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洗礼后,仍然存留于当下的河湟汉族婚俗中。其中新妇向公婆拜见行礼是“妇见舅姑”的遗风,新妇“斟毛头茶”、“端包子”、“下面”是“妇馈舅姑”的流俗,公婆向新妇馈金是“舅姑醴妇”、“舅姑飨妇”的余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