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歌的慢板     
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有一首著名的弦乐曲《如歌的行板》。“板”是音乐中的节奏,我国古代就用拍板来控制音乐节奏,唐代崔钰《和人听歌》中有诗曰:“锦莲歌板拍清秋。”《如歌的慢板》中情感真挚、哀婉缠绵的文字恰似《如歌的行板》那漫黯淡、如泣如诉的乐声。有的文章读来仿佛欣赏一幅画,有的文章读来好似聆听一曲歌,下面的文章,应属后者。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回目,作为“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对句形式”,极富音乐美,其音乐关主要体现在节奏、韵律(押韵和同声)、音调(平仄、双声、叠韵、重言复唱)三个方面。在前80回回目共1280字中,作者除了运用了灵动的节奏外,还运用了韵律和音调技巧达390次,使之如诗如歌。笔者对此作了详细缕析,赞誉《红楼梦》回目堪称四目之极品。  相似文献   

3.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别的艺术是相通的。比如古代的“诗歌”,“诗”这种高雅的文学样式,首先就和“歌”结合起来,通过“歌”来反映生活,传情达意。当代的“音乐诗”和“音乐散文”,更是深受欢迎的综合艺术。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具有巨大的魅力和作用,我们不妨把音乐引进语文教学中,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下面试从几个方面谈谈音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创设情境,增强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感悟作品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深…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师要教学生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教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这就是要求上好音乐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渗透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说”来理解歌曲内容,教师通过听学生“说”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说”为“唱”铺路,学生“说”得好,也就对歌曲思想内涵理解得深,了解得透。我们在音乐课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在听乐曲、学歌词的时候,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音乐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感情地把音乐意境讲出来。再带着感情来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相似文献   

5.
文学和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从汉语的特点来看,语言有声、有韵、有调,三者交错排列就是一首非常美妙的歌曲。古往今来,不论是谣谚、诗歌、词曲,大都能作为歌曲演唱。这可以从最早的文学样式诗歌说起。《诗经》时代,所有诗都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的。诗都是可歌的,歌唱都是诗。而接着屈原、宋玉等人所写的"楚辞"就是楚国歌曲的唱辞。汉朝时,前代的曲谱逐渐失传,汉政府便设置了乐府机构来收集民间诗歌,这些诗歌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也都是可以传唱的。唐朝时,曲谱乐谱大都失传,李白杜甫等人的所谓乐府诗,只保留了题目,其实并不能唱,但唐朝可唱的诗歌也是有的,主要二类,一类是根据西域流传过来的歌曲,制定乐谱,请人写辞,如那些名为"凉州词""营州歌"的诗,都是可以唱的。还有一类是"歌诗",这种可歌唱的诗出现在中唐以后,如李贺的诗集名为《李贺歌诗编》,他的诗和李益的诗在当时都曾  相似文献   

6.
说“伎”     
说“伎”胡小满“伎”乃中国古代音乐史料之常用辞。许慎《说文》曰:“伎,俗用为技巧之技。”作为音乐辞汇,伎早见于《晋书·乐志》:“《但歌》四首,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倡;一人唱,三人和”。透过古老的艺术形态,从音乐史学角度来观察、阐释与音乐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优秀诗歌流传于世,这些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漫长历史上,曾出现过《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古典诗歌,是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让当代中学生学习这些古典诗歌,去感受这些艺术精品的魅力,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和美感的享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确立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一目标,也同样适用于古典诗歌的教学.诗歌能够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它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比散文更凝炼、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鲜明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诗歌教学来进行思想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教”,就是通过诗歌教学来“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以诗比民”,“以诗教民”(《经解篇》).古人尚且如此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今人更不应忽视诗歌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领会诗歌表达感情的手法,品味其音乐美、意境美、语言  相似文献   

8.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一代之文,每与一代之乐相表里。”冯班《钝吟杂录》云:“伶工所奏乐也,诗人所造诗也,诗乃乐之词耳。”诗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这在文学史上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远古时代的诗实际上都是歌曲,诗与歌是不可分离的一种东西。《诗经》中的作品也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故司马迁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墨子·公孟篇》也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而且《诗经》中的作品因其配合音乐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如“风”诗是配合地方色彩的音乐,“雅”诗是配合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跨学科综合学习是当代教育的一个趋势。语文与音乐内在的关系源远流长:《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其实音乐的魅力并不在于欣赏,而更多时候表现在它能启迪、唤醒、感染人,对于人的情感世界来说,它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重要。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用它来引导学生写作文,更能有力地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让语文走进音乐,让音乐走进语文,走进作文,达到“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和谐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中的"诗以言志",指西周至春秋时士大夫在朝聘、盟会、享燕、祭祀等场合中,常常或歌《诗》、或赋《诗》、或诵《诗》、或引《诗》言志,微言相感。考诸《左传》《国语》中所载的歌《诗》事例及二书中所载的音乐理论,歌《诗》艺术有三个方面的审美效果:"美其声";"‘礼’化了的诗的乐章之义";"听音而知治乱,观乐而晓盛衰"。  相似文献   

11.
评《如歌的行板》一课《如歌的行板》是我省1993年0t初中音乐教科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首精听曲。教者运用了听、唱、奏、讲的教学方法,通过与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对比欣赏,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了乐曲中节奏、速度、力度、旋律线等诸要素,在柔...  相似文献   

12.
《诗经》作为国人学习古典文学的基本读本,其中的《关雎》更成为《诗经》的代指符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应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探寻。历代研究者将《关雎》视为“讽喻”之作,多是从政教风化的角度来理解的。种种说法都符合“诗言志”的初创之理,但从《关雎》文本而言,将其理解为男女欢爱之歌更符合该诗的本意。该诗在运用赋、兴的手法上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在音律节奏上也堪称古诗的典范,在音韵美和节奏美上为后来诗歌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3.
一、音准与节奏 音乐的演唱与演奏、音的准确与节奏的准确是必须具备的条件。音准与节奏,又可谓音乐的生命线。所以,音准与节奏的训练,是音乐教学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训练。不仅各调的自然音准要唱准,各种变化音、增减音程,也要唱准。音准与节奏的训练,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体现这种训练的课程叫“基本乐课”,或叫“视唱练耳”。视唱,本来一个人只能唱一声部,当今,又有一种训练,除口唱一个声部外,  相似文献   

14.
听歌     
我对歌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平时我很爱听录音磁带上的歌 ,每天在家我都要听上半个小时的歌。每次听到快节奏的歌时 ,我就会情不自禁伴着音乐节奏敲这打那 ,不一会儿房间就被我弄得乱七八糟的。有时连弟弟都被我的行为举止惊得目瞪口呆。我还爱听电视里的歌 ,爱欣赏与音乐有关的《音乐不断》、《快乐大本营》、《娱乐无极限》、《音乐漫步》等栏目。一次我正在吃饭 ,一边看电视听音乐 ,突然刘德华出来唱《神魂颠倒》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碗筷应节奏敲了起来。一会儿碗砸坏了 ,我又拿起筷子敲茶杯 ,茶杯又破了 ,我又敲爸爸的烟灰缸 ,正敲得…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一首唱不完的歌,生活的歌又是一首绝妙的诗。歌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真实地反映生活,炽热地抒发情感,具有极强生命力。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这首震撼人心的《松花江上》历经半个多世纪,人们久唱不衰;“团结就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中的唱游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律动教学是培养学生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环节。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律动还能借助儿童的身体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律”是音乐的弦律,“动”是动作。它可分为:“体态律动”“节奏律动”和“模仿律动”。不论是哪一种律动,在教学中首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音乐,然后要求他们把歌曲唱准、唱好,再配合少量的动作。动作设计力求简单易学,活动范围不要过大,要有音乐性。如第二册教材中《小宝宝睡  相似文献   

17.
唱游是学生学与玩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采取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体验音乐中节奏、节拍、速度、情绪等诸方面的特点,在感受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因此,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试用“动中学、玩中练、乐中思”三部曲进行教学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当人们常常提及诗歌的时候,实际上是指诗与歌,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诗讲韵,歌讲调,很多时候诗都是可以当作歌来唱的。彼时,人们作诗以言事、言志,唱诗以抒情、吐意,在时间的流逝当中,一切诗歌流传下来,也就成了经典。入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氓》,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1]其原是指《卫风·氓》,这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同时又可以理解为是一首长诗。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 学会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新歌并逐步掌握一些自主性学习音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听觉能力、即兴创作和分析理解歌曲的能力。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歌,歌中叙述了儿童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唱起来琅琅上口,童趣盎然。 全歌共分六个乐句,一段体,大调式,2/4拍,浅显易唱。歌唱时应做到活泼、柔美,并用稍快的速度来表现欢快的气氛。在唱“我要担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这句时,应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害怕、担心的心情。课件准备 “小红帽”故事的动画片,表示歌曲结构的一些图片,“小红帽”的歌…  相似文献   

20.
王立增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唐代的乐工歌妓是诗歌接受的特殊读者,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是部分作品的“第一读者”。具体表现为:乐工歌妓是部分唐诗的首个接触者,并通过选唱佳作的方式最先对诗歌的艺术价值做出初步判定。唐代由于社会开放、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外族音乐的输入和刺激,歌楼妓馆林立,饮宴赏歌成风。大批乐工歌妓供职于宫廷、官府、军营及私人家庭或市井妓馆。他们的职业就是在各种场合演唱诗歌。当文人在现场即兴创作出诗歌后,往往会直接交付乐工歌妓进行演唱。乐工歌妓为了应付职业竞争,也经常要唱“新声”、“新词”来吸引听众,这就迫使他们主动不断地向文人索求新作。比如,王之涣“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李益“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第一读者”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唐代被传唱的诗歌,大多是由乐工歌妓从当时的文人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元稹在《赠刘采春》一诗中就说,歌妓刘采春“选词能唱《望夫歌》”。我们发现,唐代凡是被传唱的诗歌,在艺术上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