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重庆的天然地理优势是四川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近代以来,英、法、日等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想方设法地进入四川、重庆,让重庆开埠。被迫开埠后的重庆,将四川与外部联系在一起,不仅调节着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商品市场,同时也作为一个平台将西部的土特产运往外地,给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6年第1-2期刊登的罗丽君老师《最早强迫重庆开埠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谁》一文认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通商的帝国主义国家应该是日本。而笔者认为应该是英国。两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的输华商品贸易额仍很有限,大量商品积压在通商口岸难以销售。英国认为“内地市场没有开辟”是对华商品输入不景气的重要原因,因此开辟广阔的中国西部市场就成  相似文献   

3.
以重庆开埠为切入点观察四川区域社会变迁,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工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陆远权博士近《通商贸易与区域社会变迁——重庆开埠二十年发展研究》可称此一领域的力作。  相似文献   

4.
以重庆开埠前的川东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对于流入和流出这个区域市场的大宗商品进行了考察,展现出一个门类齐全、容量巨大、购销两旺的商品市场。同时也总结出这个市场的发展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过分依赖农副土特产输出以及与其它区域市场的商品贸易来往显得比较内向和被动。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与清代中前期川东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彭博 《现代企业教育》2009,(18):127-127
1891年3月,重庆正式开埠通商,太古、立德洋行的挂旗船出入重庆。重庆开埠通商和川江轮船公司的兴起,使原有的陆路贸易路线改变,以广元为代表的北川城市逐渐衰落。抗战爆发后,随着日军对长江航运的阻断,川陕公路的开通,广元城市的商业活跃起来,得到新的发展机遇。抗战结束后,广元城市和整个大后方一起由盛转衰。  相似文献   

6.
1891年重庆正式对外开埠后,重庆金融业随着开埠而发展壮大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金融业不断向现代金融的方向转化,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重庆金融业虽仍以传统金融为主体,但在逐渐转型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一系列现代化特征,不仅反映了中国西部城市走向经济金融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也折射出了西方列强不断深入中国内陆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重庆开埠是重庆的一段屈辱史和血泪史,但这些历史不能因为承受了屈辱而去回避它,面对和正视这段历史对于当下的重庆人,以及重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末开始,四川猪鬃的出口贸易迅速兴起,猪鬃成为四川重要的出口商品、战时的重要战略物资。四川猪鬃出口贸易的兴起受到重庆开埠、川航开辟的推动与世界市场需求的拉动;丰富的资源、优良的品质及保护发展商品贸易的法令为其出口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四川猪鬃健全的商品组织体系、完整的贸易及运销体系,使其能够远渡重洋,畅销国际市场。尽管川鬃在国际市场上极有声誉,但出口量仍然起伏不定,究其原因,影响其出口的消极因素有苛捐杂税繁重、国际竞争严峻、加工技术和贸易方式落后等。  相似文献   

9.
重庆开埠扩大了四川的进出口贸易。在开埠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四川城乡逐步被纳入到商品化的轨道和国际市场之中,一个服务于外向商品流通的流通体系逐步建立:外商纷至沓来;居间商人内外联络;同业公会组织流通;金融服务更新完善。传统的封闭性贸易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变,开放式的近代商品流通机制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隋唐至今的重庆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重庆城是一个地区性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至宋代生产力有了发展,开始向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城市渐进。其功能由以军事政治功能为主开始向包括商业功能在内的多种功能发展,重庆城市化过程由此开始。开埠后的重庆,城市发展迈出近代化的步伐,其贸易兴盛,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使安徽芜湖开辟为长江沿岸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文章致力于论述芜湖开埠后至19世纪末安徽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芜湖开埠对安徽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阗中的历史源远流长,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川北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而从近现代四川总体交通与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表明了阆中发展的推动力不足,其在川北地区的重要地位日渐下降.本文试以近现代阆中交通与经济区位的边缘化为切入点,从阆中与重庆开埠的内在关联,偏离近代四川发展中心,以及被排除于国家在西部发展战略之外的这几个方面来探求其作为川北门户地位动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清末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货币制度濒临崩溃,为防止国家财政金融领域发生重大变故,清王朝开始了近代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币制改革,银元被改造成为国币,逐步实现了对制钱的取代。长江上游的重庆城,商贾云集,百物萃聚,自开埠通商后,商业更是蓬勃发展,货币的改革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档案反映的史实来看,在朝廷的谕令下,重庆地方政府采取了系列推广银元的积极措施。这不仅能稳定地方的经济,更为国家银本位制度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烟台开埠是一段屈辱史,也是烟台近代史的开端,在烟台开埠150周年之际,重新梳理其开埠历史,发掘开埠后"冲击——反应"模式下烟台近代化的过程,获得对未来发展的启发,对于烟台站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北海开埠虽然主要是外力强加的结果,但它逐步改变了北部湾对外通道的原有格局,从而形成了近代以北海港为主要进出口中心,以钦州等沿江沿海口岸为客货转运基地的通道新格局.北海开埠后对外贸易的增长是近代对外通道格局出现的物质推动力,它推动了近代交通事业的启动和区域市场从单一格局向多元化格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皮毛业是近代邢台的特色产业,它在明代中叶兴起,其繁荣和发展又与天津开埠紧密联系,它也曾是影响近代邢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近代邢台皮毛市场的形成、皮毛业的发展以及皮毛业对邢台近代经济社会的影响作了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重庆是粤商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而论者在考察晚清粤商的历史活动时,对此未予充分关注。实际重庆开埠前后粤商在渝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香港又因特殊原因成为粤渝贸易的中转站,所以,考察粤港渝之间的贸易状况,可为晚清时期粤商群体研究作以补充。  相似文献   

18.
近代北海开埠虽然主要是外力强加的结果,但它逐步改变了北部湾对外通道的厚有格局,从而形成了近代以北海港为主要进出口中心,以钦州等沿江沿海口岸为客货转运基地的通道新格局。北海开埠后对外贸易的增长是近代对外通道格局出现的物质推动力,它推动了近代交通事业的启动和区域市场从单一格局向多元化格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筑及随后的开埠,牡丹江地区经济得以开发,近代工业兴起,商业贸易趋于繁荣,区域原有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状态被打破,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由初级市场、中级市场和高级市场构成的商品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20.
重庆在清末民初人口的增加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重庆的开埠,一方面导致重庆商业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形成,增加了重庆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能力,吸引了不少人口迁移到这里;另一方面导致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被迫离开了土地,大量迁移到重庆,转变成非农业人口.二是人口与耕地的矛盾,人口增长与耕地增长不成比例,重庆地区农村人口过剩,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