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袁腾飞 《当代学生》2012,(11):28-30
隋朝上场热身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最大的民族称为汉族,而海外华人聚居地ChinaTown,叫唐人街,就是说汉唐这两个朝代,雄汉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汉的强大我们已经见识过了,那么唐的繁荣是谁给它奠定基础的呢?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改国号隋,年号开皇,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隋文帝是北周的外戚。所谓外戚,就是指皇帝的母族和妻族,太后他们家的和皇后他们家的人。杨坚是北周静帝的姥爷,他废掉自己的外孙自己  相似文献   

2.
骑虎难下     
《小学语文教学》2005,(9):40-40
北周最后一个皇帝年龄很小,大臣杨坚掌握了国家大权。杨坚的妻子劝告杨坚说:“北周已经不行了。你现在就像骑在老虎背上,形势逼迫着你不能下来,只好干下去吧。”杨坚觉得很有道理,后来就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隋朝(公元581——618),并且统一了中国。“骑虎难下”这个成语用来比喻  相似文献   

3.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兵向南方的陈发动进攻,最终灭陈统一了南北,由此结柬了中国近三百年的割据局面。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统一。隋朝建立后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统一,有其必然的历史原因: 一、南北经济的发晨。作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黄河流域,自东  相似文献   

4.
李德林生活于封建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动荡时期 ,一生入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 ,特别有功于隋。在隋朝的统一进程中 ,从杨坚入总朝政、平定三总管之乱以至平陈战争等的各个环节 ,李德林于幕后策划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军事行动方略 ,起到了左右时局的重大作用 ,是隋朝统一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德林生活于封建时代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动荡时期,一生入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特别有功于隋。在隋朝的统一进程中,从杨坚入总朝政、平定三总管之乱以至平陈战争等的各个环节,李德林于幕后策划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军事行动方略,起到了左右时局的重大作用,是隋朝统一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6.
卷Ⅰ选择题本卷共20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记住,有耐心才能行,有自信一定赢!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据此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7.
第九章隋朝重点问题:隋朝统一前后进行的改革。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创立科举制度,改革法律;继续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改革府兵制。改革的意义。重要名词:隋文帝:即杨坚,隋朝的建立者。原为北周大臣,公元581年代周建隋。589年灭陈统一  相似文献   

8.
隋文帝杨坚通过宫廷政变得到了北周的天下进而建立了隋朝。隋文帝能够实现这一系列的政治抱负,除了与他本人的政治才干有关之外,他身边的功臣集团在整个过程当中给了他莫大的帮助。然而在隋朝天下逐渐稳定之后,隋文帝与功臣集团之间的关系却不断地恶化。隋文帝的功臣集团多为北周关陇武将,隋文帝在得到了天下之后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抑制这些功臣,于是,功臣集团也逐渐地对隋文帝不满,矛盾逐渐激化,同时随着历史发展的需要,功臣集团的成员逐渐被隋文帝或贬或杀,退出了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9.
第九章 隋朝 重点问题: 隋朝统一前后进行的改革。 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创立科举制度,改革法律;继续实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改革府兵制。改革的意义。 重要名词: 隋文帝:即杨坚,隋朝的建立者。原为北周大臣,公元581年代周建隋。589年灭陈统一中国。他在位期间,对政治、经济、军事都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发展。后  相似文献   

10.
所谓"贺拔胜集团"是指北魏末年以贺拔胜为首在荆州形成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一些学者认为,此集团在贺拔胜被高欢击败投靠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后,依然存在并活跃在北周政治舞台上,并且隋文帝杨坚篡位的过程中出力甚多,此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真实。笔者以为,贺拔胜集团在被高欢击败投靠西魏后就已经不复存在,集团内的文臣武将在西魏北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也没有在杨坚篡位的过程中发挥多大作用,史料并没有给贺拔胜集团在西魏北周继续存在提供充足、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隋灭陈之战     
经过西晋短期统一后不久,又形成了东晋和十六国的分裂局面。420年,大将刘裕篡夺了东晋政权,国号宋,此后的160多年里,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此同时,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不久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历史上将北方先后存在的五个朝代称为北朝。南朝、北朝同时并存,史称南北胡。577年,北周击灭北齐,统一了北方。581年,北周贵族杨坚夺取政权,国号隋,都长安。 隋朝建立初期,领土虽然相当辽阔,但北有突厥,南有陈朝,成为其统一威胁和障碍,尤其是突厥更显示了咄咄逼人之势,隋文帝杨坚及时调整战略,决定先北后南,北攻南和,各个击破,统一全国。 为此,隋十分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改革内政,安定民心,改进兵制,因而逐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开皇四年(584年),隋对突厥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  相似文献   

12.
一杨玄感起兵的实际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考察一下杨素、杨玄感父子同掌握隋朝国家政权的杨坚、杨广父子之间的关系.原来杨素、杨坚都是弘农华阴人,都是关陇集团中的豪族.杨坚的建立隋朝和杨广的成为皇太子并继任皇位,杨素是一个最积极的支持者.杨坚总揽北周朝政时,杨素就协助杨坚平定了响应尉迟迥反叛的宇文胄.杨广之能够夺取皇太子的地位,先后消灭了他的几个兄弟太子勇、蜀王秀、汉王谅,也都是杨素替他画策计谋的.杨素被封为景武楚公,杨玄感的位至柱国,以及"前后赏赐,不可胜计";杨广在杨素平定了汉王谅的反叛以后,写了手诏去慰劳他,说杨素"乃建累世之元勋";这些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封建社会里,必然存在着特殊的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即使是君臣、父子之间也会存在着利害冲突.杨坚父子、杨广兄  相似文献   

13.
一产生隋律的社会经济背景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1年即位,即位后即命高颎、郑译、杨素、常明、韩濬、李谔、柳雄亮等人制定新律。第三年又命苏威、牛弘等更定新律。这两次所定的就是所谓开皇律。炀帝即位,又于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修定开皇律而成大业律;大业律基本上沿袭开皇律,我们谈隋律,便以开皇律为主。为什么杨坚一即位,马上就要制定新律呢?我们知道杨坚的帝位是从北周宇文氏的手中夺来的,而北周复亡的原因之一正是刑法的苛酷。杨坚就是在“刑政苛酷,群心崩骇”  相似文献   

14.
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代,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从隋文帝杨坚开国到统一江南,仅十几年时间,国家臻于空前富强;到隋物帝杨广即位,又仅十多年时间,空前富强的隋朝很快灭亡了。隋王朝这种成败急骤,兴亡异乎常理,大起大落,国祚短促的原因何在?历史虽早有论述,近年也有文章进行探讨,但仍莫衷一是。这里提出隋杨帝的二重性格与隋朝速亡论①,作为对问题的探索,对隋朝速亡原因的一个见解,参与讨论。所谈并非全面,谨清指教。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晚期,统一代替分裂,已经成了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必然性论者已多,无待再述。但为什么由继承北周的隋朝来统一,而不由北齐或者陈朝,则鲜见论述。本文试就陈、齐、周三方复杂的外交、军事等关系及其演变过程,来说明南北统一,何以会由隋朝来完成。南方上及梁朝,北方上及东西魏.  相似文献   

16.
隋文帝杨坚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礼乐文化方面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排斥前朝北周的礼乐文化,转而学习和借用北齐、南朝的礼乐文化。在改革的过程中,杨坚主要任用南朝投降的文人、士大夫进行改革。考察杨坚改革的动机,不难发现杨坚并非因为对汉文化的热爱而进行改革,而是以维护自身统治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7.
裴矩(548—627年),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他幼年丧父,勤勉好学,善作文,有智略,留心政治时事,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北齐时,作过北平王高贞的兵曹从事,调任高平王文学。北周时,任定州(治今河北定县)总管杨坚的记室。入隋,迁给事郎等官。参加过平陈之役。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他奉命平定岭南王仲宣、周师举叛乱,以三千弱兵,安抚了二十余州,得到隋文帝杨坚的嘉奖。隋炀帝即位后,“方勤远略”,裴矩积极从事发展隋朝与西域各族联系的工作和对吐谷浑、突厥等边疆地区的经营。他一生历事北齐、北周、隋、唐四朝,参加过窦建德农民政权,而最有意义的事迹,还是他在“丝绸之路”上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七、隋的首都隋朝是我国继西汉、东汉及两晋南北朝以后另一个统一的王朝。西晋结束后,北方是16国此起彼伏、相互攻战的局面,大多是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的政权。南方是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此后是南北朝时代,南、北分裂而治。北方先是北魏一度统一,接着分裂为东魏、西魏。之后东、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北周所取代。而南朝则没有北朝那样出现分裂,而是像走马灯似的出现一个接替一个、延续都不长的宋、齐、梁、陈4个政权。到北周大象一年(公元579年),8岁的幼帝初立。当时担任宰相掌管全国军政大权的杨坚在亲信的支持下成为北周的摄…  相似文献   

19.
隋朝富裕的问题,理论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作者于认为除隋朝人口的发展、地面积扩大、受益北周的财富——等之外,其隋朝富裕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和推行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隋朝富裕的问题,理论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作者于认为除隋朝人口的发展、地面积扩大、受益北周的财富--等之外,其隋朝富裕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和推行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