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树榕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撰文指出,既成的文艺学是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则以一切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广义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学。狭义艺术学特指艺术原理,它是从哲学层面对艺术是什么等元问题做根本性探讨,或者说它是研究各门类艺术规律的基础规律。元范畴是艺术原理学科体系的承重点,应产生于具体作品时空限定与艺  相似文献   

2.
既成的艺学是以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则以一切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广义艺术学,包括艺术理论、艺术的发展史、艺术批评学。狭义艺术学特指艺术原理、它是从哲学层面对艺术是什么等元问题做根本性探讨,或说它是研究各门类艺术规律的基础性规律。元范畴是艺术原理学科体系的承重点,应产生于具体作品时空限定与艺术规律超时空限定的统一;历时态艺术演变和传承与共时态本质界定的统一;由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可以成为艺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拒绝依傍、盲从,提倡独立、原创,理清艺术学与母学科、子学科的关系,才能建立科学、自立的艺术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艺术概论》是一门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及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具体而言,是指对有关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欣赏、艺术批评与社会各系统的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和探索的学科;它属于艺术学的范畴。所谓艺术学是指有系统性地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美学 ,是属于哲学与艺术学之间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艺术哲学 ,或哲学艺术学。文艺美学 ,就是文艺哲学 ,主要研究文艺创作中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根本规律。探讨建设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美学 ,如果从艺术的人类价值学和艺术的社会本质论的视点来切入 ,那么 ,“现代性”就是一个不容回避而且具有本体意义的命题。中国文艺美学的现代性建构 ,其前提是关于美学学科本性的审思 ,即把美学定位为人文学科 ,强调美学的人文本性 ,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定位 ,不仅是中国文艺发展所推动的文艺理论研究哲学思考的深化 ,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文理想和人…  相似文献   

5.
艺术学理论与文艺学原归属于文学的二级学科,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之后,还需明晰艺术学理论与文艺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把握艺术的内涵和范围,理解艺术学理论与美学、文学和文艺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艺术学理论与文艺作品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艺术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设计艺术学就必须搞清楚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以及目前设计学界研究和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学的定位问题。看着国内表面"兴旺"的设计艺术,更应该加速设计艺术学这个学科的健康发展。以设计艺术学指导实践,理论专业与实践专业互相指导、互相发展,才是中国设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美学,是属于哲学与艺术学之间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艺术哲学,或哲学艺术学.文艺美学,就是文艺哲学,主要研究文艺创作中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根本规律.探讨建设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美学,如果从艺术的人类价值学和艺术的社会本质论的视点来切入,那么,"现代性"就是一个不容回避而且具有本体意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6月27日至29日在山西大学召开,与会专家、代表就艺术学学科的相关问题进行分专题研讨,分别以“艺术理论与艺术美学”、“艺术史与艺术遗产”、“艺术学专业教学与艺术学学科建设”为专题在三个会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会议成立了“全国艺术学研究会(筹)”,并对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提出将艺术升格为门类的意见征集稿作出了积极回应,草拟了“尽快将艺术升格为门类”的建议信。会议内容反映了学科发展现状和将来的趋势,对规范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次会议的召开将极大推动艺术学学科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艺美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长期以来学界对于“艺美学”概念理解较为模糊的现状,在“艺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及建设“艺美学”这一学科的现实意义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自我之见,笔认为当前提出和建设“艺美学”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即有利于美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开展对话;有利于从平等的语境中,开展国际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艺术学作为一门以研究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本质特征、演进规律及社会功能为宗旨的独立学科,长期以来却在学科定位上与文艺学混淆不清。近期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树榕教授撰写的《艺术概论》为我打开了一片全新的理论视野,豁然开朗之余,深为作者自觉突出的理论意识、大胆新颖的观念提出、深谙艺术的才情所折服。从这本书的著述中,我似乎看到艺术学从自我确认走向成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正>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艺术与科学、哲学、文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互相渗透的影响,但也有最本质的不同,其中差别较大的就是艺术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尤其表现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诗歌等艺术形式中,而最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意象就是“空白”。  相似文献   

12.
民俗艺术学是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分支学科。将传播学和民俗艺术研究相结合,可以为民俗艺术研究寻找到一个新的分支方向。民俗艺术传播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内容包含民俗艺术的传播环境、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等。传播学和艺术学方法的结合,更有利于民俗艺术研究。在重视民俗艺术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与美学或是音乐美学,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也是人类审美最高境界,故美学把艺术当作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而艺术学如果没有美学的基础则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艺术学。  相似文献   

14.
“顺向艺术教育”思想,阐述了其转换到中国艺术学学科教育的方法。包括顺向艺术学学科本身而开展教育;顺向国家艺术文化战略而开展教育;顺向学生智慧而开展教育和顺向艺术学学科建设而开展教育。当下的中国艺术学及其教育可以在遵循顺向艺术教育观学理基础上,有“顺”有“谋”地辨证进行,即顺向艺术教育观反对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和不负责任的伪“顺向”的不作为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东京艺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和武藏野美术大学是日本三所顶尖专业艺术大学,通常被称作美大“御三家”,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专业艺术院校。作为曾经为我国艺术学草创时期提供借鉴与启示的日本艺术学学科,在学科建制方面依然延续传统,没有上升为独立门类学科。迄今为止,东京艺术大学和多摩美术大学的艺术学仍然隶属于美术学科,而武藏野美术大学尚未开设独立的艺术学专业。日本美大“御三家”艺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各有所长,特色显著,其共性特点是培养着眼世界、引领时代、理论与实践能力并举的复合型人才,强调课程设置的交叉性、跨学科性和对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各自学科特色的传承,倡导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由艺术实践上升到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对于艺术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个人的审美能力体现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全民族的审美能力则体现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对于增强民族的精神文明十分重要.艺术美学是一个边缘学科,由艺术学和美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要完善艺术美学这一课程,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本文结合当前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美学的意义,对艺术美学的定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文化学转向尤其突出.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除了出于对“从文学到文学”单向研究模式的突破和受到西方社会文化批评思潮一定影响外,还有着古代文学向自身特点内在性回归的深层次原因;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带来了文学边界的模糊,但在较长一个时期内,旧有的文学学科体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务实的态度是承认“旧”的同时开拓“新”的,有意识地使文学汲取别的学科之长,争取在别的学科中建立基地,而不必担心文学为别的学科打工;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存在简单比附、结论常识化等弊端,必须在深细广博的阅读基础上,将“定点深挖”与“十字打开”相结合,对问题做出富有深广度的解释.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学转向,关乎文学自身的合法性,也涉及到文学研究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究走向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艺术学作为单独学科门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文学”和“艺术学”学科分类相对混乱的现状,从艺术学和文学的学科向度和知识边界入手,初步探析了艺术学和文学两门学科的分界和关联,并从艺术学学科本身发展的历史际遇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论证了艺术学从文学学科门类分离出来并赋予独立学科地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19.
人类从事艺术活动已有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但艺术学做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然艺术学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对艺术学的分支学科进行梳理,本文拟将对艺术学的各分支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以形而上艺术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传统美学被引入中国。但是,面对民族危亡、国力衰微的特殊社会历史境遇,中国知识文化精英对美学的旨趣明显有别于西方,他们将艺术价值与功能明确指向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促成了艺术价值观的实践转向,培育了以艺术救国论、艺术治国论、艺术强国论为基本内容的"艺术实力"观。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进程中,这对理解、提升国家文化实力与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