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婷 《科学大众》2016,(4):67+120
在众多的古典文学经典中,古诗词以其音韵美、意境美而当首推。通过品读赏读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本文拟从发现"音律美"、"炼字美"、"内蕴美"、"创作美"、"故事美"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小学语文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2.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夏晓华 《科学大众》2013,(9):96+180
《新纲要》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的范畴内,强调了对儿童审美感受的引导。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的人变为审美创造的人。这是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孩子对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等多种形式的美表现出由衷的喜爱,对美的敏感性得到了发展,使幼儿具备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信息技术课中处处蕴涵着美。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这个话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产品美度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尔天 《科技通报》1997,13(4):245-249
通过对美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提出美度、产品美度的概念,并对产品美度特征、产品美度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产品美度评定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物理学中蕴含的美学,分析了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统一美,激发人们能从美学的角度认识神奇的物理世界。  相似文献   

7.
散文有三美:美在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美在精巧的构思,美在生动传神的语言,《海滨仲夏夜》、《春》、《荔枝蜜》等散文名篇就体现了散文的意境美,构思美,语言美。  相似文献   

8.
宋惠菁 《科教文汇》2008,(25):189-189
本文以美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了体育美的意义,对体育美的再认识,是提高人类精神生活和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了体育关的各种表现形式,身体美、运动美、行为美、气质美,提出了体育在创造人体健美的同时,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构成声乐艺术美的歌词美、旋律美、歌唱美、伴奏美、表演美进行分析,希望对歌曲鉴赏者能更好地欣赏声乐作品,声乐演唱者能更完美地展示歌曲的艺术魅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审美就是能动的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它是伴随着人一生的重要素质.通过探索"如何欣赏服饰美"中"形式美"的原理,来提高学生认识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同时来旁通其他艺术门类;通过"时代感"的论述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情趣.能力和素质,调整学生的审美取向,挖掘服饰与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朱敏 《知识窗》2013,(12):15-16
美无处不在,在数学中也存在美。虽然数学中的美是无形的,但它却是现实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与体现。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中感受美、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美、在解决问题中创造美,使学生徜徉在数学美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2.
周海峰 《知识窗》2014,(22):34-34
在诗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画、字结合的特点,教师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诗词的文本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诗词的声韵、意境和情感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三方面着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海雷 《科教文汇》2009,(5):208-208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新课改中,教师要通过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和说写训练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的在于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愿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析工程美与数学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的运动、演化都遵循合规律性的原则,且以美的形态显现出来。人们从黄金分割等形式中可以感悟到大自然中的数学美,并可以美的工程展示出数学给予的抽象美,这种抽象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也是当今数字化时代工程界所追求的美。数学美给予的数字美、几何美、公式美等,不仅在大自然中有,而且在工程中更为突出。由数学美代表的抽象美与自然界的形态结合所体现出来的美,构成了工程美的基本原理,结合越完善,其工程就越美,给人感觉越愉悦,表明工程美与数学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王莹 《科教文汇》2011,(25):142-143
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之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大自然就不断地向人们的心灵灌输一些使其丰富、充实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断地在人类心里构建起美感,慢慢累积成美的意识,从而使人类具有美的灵魂。要完善一个美的灵魂,人们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风度上、情感上以及品格上这三个更深层面的社会人性美,而这种审美形式便使我们有了美的内涵、美的意蕴和美的魅力。这些内在美充实了我们人的整个心灵。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地促进和提升。另外,也让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在语文课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的尝试,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一、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二、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三、放飞想像品味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吴莉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94-195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因为它的绘画美、音乐美、哲理美、意境美,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而此诗也使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