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禹锡诗文集现存最早的本子是宋刻,据所知共有三个:一是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刊本《刘梦得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一是宋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刻本《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一是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刊残本《刘梦得文集》,存一至四卷。三个宋本,除北京图书馆所藏残本外,两个完整的宋刻,都有影印本流行。崇兰馆所藏《刘梦得文集》,一九一三年由武进董康影印(以下省称“董  相似文献   

2.
《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否李清照作品,历来争论不断,难以定论。王学初先生在《李清照集校注》中说:“此首别作苏轼词,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又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四、《古今诗余醉》卷十二、《花镜隽声》卷七、《诃汇》卷七、《同情集诃选》卷四。别有误作周邦彦词。按一九五九年出版之北京大学学生编写之《中国学史》第五编第四章,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的诗歌,收在《柳河东集》卷一“雅诗歌曲”和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古今诗”中,加上中华书局出版的《柳宗元集》外集补遗的一首和笔者在宋人蔡正孙的《诗林广记》中发现的佚诗一首,总共是一百六十五首.笔者  相似文献   

4.
傅山与顾炎武唱和诗共有六首。第一次唱和诗两首,是在清康熙二年(1663)所作。丁宝铨《傅青主年谱》:“(康熙)二年癸卯,五十七岁:崑山顾宁人访先生于松庄,赠五律一章,先生依韵答之。”丁宝铨刻《霜红龛集》(本文引《霜红龛集》,均为丁宝铨刻本)卷九载有傅诗,并附有顾诗)《亭林诗集》卷四载有顾诗。第二次唱和诗三首,也是在清康熙二年。《傅青主年谱》没有记载,《霜红龛集》也未收这次唱和诗,《亭林诗集》卷四收有顾诗两首。第三次只是顾炎武寄侮山诗一首。《傅青主年谱》:“(康熙)十三年甲寅,六十八岁:是年顾宁人有寄先生《土堂山中诗》。”《霜红龛集》附一、《亭林诗集》卷五均载有此诗。现把这六首诗按写作时间分三组,注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灯影里读山,我感受着一种独特的幸福。 此时此刻,我秉烛卧游,披鉴画本。 清代恽恪《瓯香馆集》题画跋说:“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恽恪是画家,将山喻为不同形态姿容的美人,用着“我”之色彩的山,表现不同的自然写实。  相似文献   

6.
唐诗人卢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唐诗》卷四六三有卢贞,小传云:“卢贞,字子蒙。官河南尹。开成中,为大理卿,终福建观察使。诗二首。”所录二首诗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和刘梦得岁夜怀友》。《全唐诗》所收二诗及卢贞事迹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九。《和白尚书赋永丰柳》一诗,《唐诗纪事》作《杨柳枝词》,《乐府诗集》卷八一作《杨柳枝》;白尚书即白居易,此诗又附见《白氏长庆集》卷三七。《唐诗纪事》载其事迹云:“  相似文献   

7.
陈拾遗文集——唐代文学家陈子昂作,共十卷。凡前集五卷后集五卷,一名《陈伯玉集》。该集的序言中曾指出陈子昂“以高明之见首唱平淡清雅之音,袭骚雅之风,力排雕镂凡近之气,其学博、其才高、其音节冲和、其辞旨幽远超铁前古……”这首诗以大胆率真见长,作者借陈子昂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全诗可分三段。第一段是  相似文献   

8.
温飞卿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握兰集》三卷,《全筌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观此,则其诗集仅五卷。明人曾益和、清人顾予咸即据宋传本对其诗作了注释校补,康熙间顾嗣立又重校刊行,勒为诗集七卷、别集一卷,又采诸英华等为集外诗一卷,合为九卷。《全唐诗》编温集亦为九卷,收诗335首,与顾氏校注本卷帙次序合,可是其中有14首与盛、中、晚唐十一家重出互见,某些篇章在宋代已经歧异,前人虽间有辨误,但多存有疑问,今以《全唐诗》中之重出篇章,兼考唐诗诸总集及历代流传情况,求证以飞卿及诸家之行事,略作甄辨。  相似文献   

9.
光绪三年申报馆排印的《痴说四种》,收录了蒋如洵的《红楼梦杂咏》凡二百三十八首。近日,浙江临海发现线装《吟红集》一部,系《红楼梦杂咏》的手抄本,然卷首所附十二篇序及十七人三十一首题词,为《红楼梦杂咏》所无,收诗数量亦比其多十二首,且部分诗句有异文,具有一定的版本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32年来月人词共出版5部100卷5000首四创词史最高记录本刊讯当代著名词人、词学家,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中华词学研究室主任、西安诗词学会会长、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月人高级编辑(教授)的第五部词集——《月人词集.五》(2006-2010)共20卷1000首被省文史馆列入陕西诗文研究丛书,由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于2011年4月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1.
徐祯卿撰述颇丰,大体可分为诗文集、倡和集、诗论、子史杂著四类。诗文集有《迪功集》六卷,《徐迪功外集》上、下卷,《徐迪功别稿》五卷,《迪功集》六卷附《谈艺录》一卷《重选外集》四卷,《徐昌谷全集》十六卷等;倡和集有《太湖新录》、《江南春词》、《朝正归途倡和》三种;诗论有《谈艺录》一卷,另有《诗谱》三卷疑非徐祯卿所作;子史杂著有《新倩籍》、《异林》、《翦胜野闻》三种。徐祯卿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赋、文上,子史杂著则给其生平、思想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2.
《桂苑笔耕集》是朝鲜汉文学奠基人崔致远撰写的一部诗文集。崔致远(857-?),字孤云,出生于一个低微的新罗贵族家庭。12岁来到唐朝,17岁进土及第。曾任宣州深水县尉(今江苏源阳县),继任淮南节度使高讲的从事。受唐僖宗礼遇,授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使内供奉,赐紫金鱼袋。公元885年兼以唐使身份回国。在唐朝生活期间,他创作颇丰计有《今体赋》5首1卷,《五言七言今体诗》100首1卷,《杂诗赋》30卷,《中山覆资集》1部5卷,《桂苑笔耕集》1部20卷。崔致远回到新罗后,还著有《四六集》1部.《诗文集》30卷。这些作品除《桂苑笔耕集》…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人李群玉,字文山,湖南澧州人。元辛文房称其清才旷逸,诗笔遒丽,名盛当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宋临安府棚前陈宅书籍铺刊本卷同,见四部丛刊初编一六七缩印本(以下简称书棚本)。至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内有《李文山诗》三卷,分体编排,已非宋椠旧貌。清初季振宜辑全唐诗时,即据汲古阁本,康熙扬州唐诗局以季氏稿本为底本,编其诗三卷,共二百六十三首,其中作品又分别见于唐人十五个作家集中,达二十首之多,真伪混淆,历时已久。今依《全唐诗》李群玉卷,辅以书棚本、汲古阁本,并旁参它书,略作甄辨。  相似文献   

14.
武皇的诗     
武则天生活在唐文化极其发展的年代,诗歌繁荣给予她深厚的影响,从而写下了许多充满才情与画意的诗篇。《全唐诗》收其诗46首,这只是她诗作中的一少部分。据《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她著有《垂拱集》100卷,《金轮集》10卷,《臣轨》2卷,《乐书要录》3卷。  相似文献   

15.
《全唐诗续补遗》卷一九《无世次》杂有他朝之诗,笔者曾指出南朝梁丘迟《石门洞》诗为证,见《北京师院学报》1985年2期《魏晋南北朝史零札》。今检该书同卷第一首历城参军尹孝逸《题历城房家园》“风沦历城水,月倚华山树”也系误收,当删去。 此诗据辑录者注,出自《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二《语资》篇。《酉阳杂俎》,唐人段  相似文献   

16.
《儿童音乐》2011,(4):35
词曲作家牟学农继歌曲集《江南小茉莉》、歌词集《情意》、儿童音乐套曲录音带《坐上火车去香港》和唱片《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经典——牟学农专辑》后,近期又出版了一部近40印张的音乐作品系列《人生如歌》(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作品系列共分四卷:歌曲卷《一生一世一首歌》,共收入歌曲188首;歌词卷《该唱的歌儿还要唱》,共收入歌词168首;儿童音乐卷《小伙伴的歌》,共  相似文献   

17.
李纲是以爱国著称于世的。作为政治家,他的业绩彪炳史册;作为词人,其词却鲜为人重,没有一首编入他的集子里。如《四库全书》收他的《梁溪集》,有诗、文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独无词。这种冷落直到清末才有改观,王鹏运刻《四印斋所刻词》,将他与李光、赵鼎、胡铨的词合辑为《南宋四名臣词集》,其中李纲的《梁溪词》收词五十首。唐圭璋先生编《全宋词》,又据别本补入四首(其中残篇二首)。但这还不是李纲词的全部。《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四引《词谱》云:“绍兴初,都下盛传《苏武令》一  相似文献   

18.
厉鹗《宋诗纪事》卷四十五胡宪名下系有《答朱元晦》七绝一首,诗云:“幽人偏爱青山好,为是青山青不老。山中出云雨太虚,一洗尘埃山更好。”这其实是胡宏的作品,见于胡宏《五峰集》卷一,诗题原为《朱元晦寄诗刘贡夫有风籍溪先生之意词甚妙而意未员周因作三绝》,三绝中的第二绝之所以会被误置于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诗歌赏析题用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五律一首.原诗云: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诗见《王右丞集笺注》卷七) 试卷16题: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4分) 案:摩诘此诗,"过"凡两见.一为诗题——"见过"连用,解释为拜访,此无异议.一即颈联,为考卷出题点. 首联"松菊荒三径",出《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诗人自比渊明处士,以见品节.下句引庄周《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以显其学.  相似文献   

20.
杜浚的《变雅堂诗文集》的两首诗,卷三的《次团江》和卷六的《晚泊黄州》,颇受人们重视。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前者是杜浚的“佳作”之一,《黄冈师专学报》1982年第一期《东坡赤壁诗文选注》一文将后者作了注释,下题“杜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