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海平 《阅读》2008,(4):38-39
“How are you?”与“How do you do?”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并经常使用的英语日常问候语,翻译成汉语时多被译成“你好!”或“你好吗?”。然而,准确地说,“How are you?”译为“你(近来)好吗?”“How do you do?”译为“你好!”则更为贴切一些。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朱国来 《阅读》2011,(5):19-19
“日本的儿童小说《兔之眼》,你看了吗?超给力啊!”小书虫兴奋地对小隐士说。“等等,虫哥,什么叫‘给力’,是巧克力吗?”小隐士是个糊涂虫,平时只知道埋头啃书本,所以对网络新词一点也不了解。  相似文献   

3.
陈贤萍 《阅读》2010,(1):62-63
同学们对“the”一定不陌生吧.但是它到底叫什么呢?告诉你吧,其实它的名字叫“定冠词”,这个看起来很太的单词却有着不小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定冠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宫文胜 《阅读》2011,(5):38-39
see,look at,watch,read这几个词译成中文的时候都有“看”的意思,但是后面搭配的宾语却不相同,为什么呢?总的来说这是一种语言的习惯用法,它们的具体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5.
安培 《阅读》2006,(3):40-40
同学们。你们会使用“Howmuch…?”和“How many…?”这两个句型吗?咱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两个句型吧。  相似文献   

6.
徐左宜 《阅读》2015,(Z3):38
爸爸工作极其忙碌,每天早出晚归,我和他见面的时间很少很少。令人期盼的圣诞节就要到了,我和妈妈准备邀请小伙伴们来家中开圣诞party。为了让这个party开得成功,想找个人扮演“圣诞老人”。妈妈一听,拍手叫好,笑着说:“咱家不是有个现成的‘圣诞老人’吗?”“老爸吗?可他会有空吗?”我一脸愁容。“你去问问他不就知道了?”妈妈说。  相似文献   

7.
施燕 《阅读》2007,(10):41-41
What’s the matter?意为“怎么啦?”。它一般用于询问某人身体是否不舒服、遇到了什么麻烦或东西是否坏了等情景。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关心。大家先请看一下Mike与Jane之间的对话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龚海平 《阅读》2008,(3):40-41
同学们都会用英语说“你叫什么名字?”更有不少学生以为,只要想知道对方的姓名.就可以说“What’s yourname?’。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常常并非如此.如果总是用“What’s your name?。来询问对方的姓名.往往并不适宜和得体。  相似文献   

9.
问从《编辑学报》上经常可以看到“2万1000册”“1万3500余家”一类表示,请问这类表示在科技书刊中允许吗?有什么依据?答允许。在科技书刊中对于带法定计量单位的量值也可以表示成这种形式,如“20万3300t”。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说:“非科技出版物中的数值一般可以‘万’‘亿’作单位。”这一说法是不全面、不准确的,它否定了在科技书刊中用‘万’‘亿’来表示数值和量值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国家计量局(84)量制字18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规定:“亿(108)、万(104)等是我国习惯用的数词,仍可使…  相似文献   

10.
徐军 《阅读》2005,(11)
“第一”爷爷过70大寿,他召集了大江南北的各位兄弟,热热闹闹地聚了一次,还邀请了贵宾小书虫。筵席上“,第一”爷爷把他的兄弟们向小书虫一一作了介绍。“这是老二甲。”一位秃顶的老先生站了起来。“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吗?‘甲’就是位居第一的意思。这是老三冠军。”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冲小书虫点了点头“,小朋友,你可知道我老三这个称号的由来?”不等小书虫搭腔,他就说道:“战国时楚国有位大将军战功卓越,列诸将军之首,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冠军。以后人们把比赛的第一名称为‘冠军’。”话音未落,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不是…  相似文献   

11.
樊丽红 《阅读》2012,(11):38-39
Hello,boys and girls."现在进行时"大观园设立了好多展厅,今天让我们一起边参观边学习吧!Now,let’s go!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或现阶段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常和表示现在的时间状语或关键词连用。如:now,look,listen等。如:Look,he is swimming in the river.看,他正在河里游泳。Listen,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tree.听,小鸟正在树上唱歌。  相似文献   

12.
朱志军 《阅读》2012,(10):19-19
小珍:朱老师,学飞了《泉城》这一课,我知道济南是我国著名的“泉城”,以“七十二泉”闻名于世,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样多呢?请您告诉我好吗?  相似文献   

13.
选“老师”     
刘荣和 《阅读》2008,(3):27-28
什么?选老师?你们也忒狂了吧!嘿!你别不信!这事一点不假,就发生在我们六(4)班,只不过选的是小“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4.
“修”门锁     
储子墨 《阅读》2009,(7):43-44
我修过门锁,而且是用铅笔修的,你信吗?一天下午.妈妈和我回家开车库门时.发现钥匙转不动门锁。妈妈说:“我们来修一下。”我问妈妈怎么修,妈妈笑着不回答。回家后,妈妈让我削铅笔,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你不是说修门锁的吗?”妈妈神秘地说:“正在修呢。”我惊讶极了,心想:削铅笔与修门锁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徐培培 《阅读》2015,(Z3):62
提起r ain,我们马上会想到淅淅沥沥的下雨天。你们知道吗?rain可以变身为几种形式,最常用的有三种,让我们来了解下吧!形态一:动词,表示“下雨”。如:1.Look out of the window,it’s raining now.看窗户外面,正在下雨。2.It often rains in our hometown.  相似文献   

16.
“既然”与“所以”连用,常被作为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看待.比较有代表性的,要算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与此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习题解答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对二者的连用有明确的解释,如教材第四章第六节的“思考与练习”中有一个病句:我们既然决定要修改这本书,所以得赶快研究修改的原则.《提要》是这样解说的:“这个因果关系的复句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这句偏句用‘既然’提出依据,正句说明推论出来的结果,故应将正句的.‘所以’改为‘就’,这样关联词语就搭配得当了,表意就明确了.”黄廖两位先生主编的这部教材,发行量大,影响极为深广.我们觉得只允许“既然”与“就”和“因为”与“所以”搭配.不承认“既然”与“所以”也可以配合使用,带有很强的人为性.“就”在结果句中,“所以”也在结果句中,从意义上看不出二者使用上的差异.从语感上来看,很难断定“既然”与“所以”不能一起使用,何况语感常常有个性差异.另外,“既然”不只与“就”搭配,还可与“那”“那么”“当  相似文献   

17.
李敏 《阅读》2008,(10):48-48
近年来,“酷”一词已成为不少同学的口头禅。它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同学们知道它的真正含义和由来吗?  相似文献   

18.
英文中有几个词可以翻译成中文的“大学”,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适用范围。“University”一词是中国的大学在翻译自己学校名时最喜欢使用的词。因为如果你查一下英汉词典,你就会发现它的中文解释是  相似文献   

19.
安培 《阅读》2006,(10):37-38
同学们.参观过“可数名词”大厦吗?那里居住着许多“单数名词”和“复数名词”。今天啊,咱们就去那里走一走,瞧一瞧。  相似文献   

20.
宫文胜 《阅读》2011,(10):42-43
“多少”在英语中怎么来表示?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对了,“how many”和“how much”两兄弟,都能表示“多少”,你对他们了解多少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