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梦想•生活     
一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拿起笔,写下心灵深处的文字,不知道为了啥,就是胡乱地书写,也算是倾泄吧,我觉得这是幸福。有时写着写着,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个“作家”,趴在桌上写的文字,就变成书上的铅字。我常常陶醉在这样的生活里,觉得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喜与忧。我梦想着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作家,写出自己,写出让人喜欢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散步,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树林里散步,即使寒冬腊月,也从不间断。我喜欢树,对树有感情。我常想,树一辈子站在那里,不能挪动半步,树也够苦的。更苦的是树有许多翅膀却不能飞翔,我想它一定为此非常苦恼。出于对树的怜悯和同情,在八十年代后期,我写过一首小诗名叫《树的苦恼》:一只小鸟给一棵树讲了许多飞翔的故事树听着听着流泪了树也是一只鸟树有许多翅膀树不能飞翔树的苦恼是夜晚老做飞翔的梦诗写好以后,念给友人听。友人说:诗写得太沉重了。鸟给树讲飞翔的故事,自然会勾起树的伤心。树的苦恼是有许多翅膀却不能飞翔。不能飞翔也罢,可…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很念旧的人,所以我总是怀念。姐姐说我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不知道。我知道自己很无奈、很疼痛却不知道缘由。有时候会像小四一样傻傻地望着天空然后沉默。这些文字一直是自己想说的,想写的。其实自己一直说要朋友们幸福,其实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够幸福……!关于写作很久以  相似文献   

4.
《当代职校生》2013,(4):38-38
无意中翻看朋友网,随意点击了几个可能认识的人,似曾相识却又陌生,寥寥几字叙叙心情。从文笔到生活,隔着网络,似远失真。我大抵能想到这是谁,那又是谁。只是看过之后,几番失落。最初的自己不信网络,现在,没有那份偏执,倒也想着保护自己。更喜文字,更好惆怅。我习惯了低调的生活,却不曾想在无意之中反成高调。对此,深表无奈。我喜欢文字却不善写文字,更不会有那份坚持的心。不曾施加压力,也没有刻意的目标,想写就写,倒也过得自适闲然。  相似文献   

5.
关于不考,我似乎一直在为自己找着借口.很小的时候,曾祖母喜欢用那双长满褶皱的手抚摸我的小手掌,但我却一次次哭闹着挣脱、逃跑,大人提起这件事,我总说是当时自己还小不懂事;奶奶的腿不好,有时请我帮她捶捶,我却总推辞着说自己要去写作业呢.  相似文献   

6.
初中毕业那年暑假,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我面临着复读和谋生的选择。父亲的意思是复读,我心里却暗暗羡慕起村里那几个年龄相仿的外出打工孩子——他们能花上自己挣的钱,能买自己喜欢的衣服。那段时间,我陪父亲在五里外的一个工地上做瓦匠活。这一天,父亲在我的帮助下,早早地结束了他的活。我和父亲一  相似文献   

7.
我爱孤独     
活泼的人爱热闹,文雅的人爱清静,而多愁善感的我却爱孤独。我在家中比较小,不喜欢家里来许多客人。我喜欢独自在房间里唱着只有我和孤独才能听懂的歌;我喜  相似文献   

8.
其二,中心句在导引性语句之后。例如: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螯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轻易不螯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螯;一螯,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这一段是写自己不大喜欢蜜蜂。段落开头的那句话。是为了引出“蜜  相似文献   

9.
刘欣淼 《求学》2023,(14):42-43
<正>我从小就不喜欢下雨天,昏暗的天空,密集的雨滴,呼啸的狂风,总是让我感觉十分压抑。但四年前的一场大雨,却意外地冲刷掉了我心里所有对下雨天的不喜,甚至从那以后,我还喜欢上了雨滴声。这份转变在旁人看来十分突然,但我自己清楚,其实我真正喜欢的不是雨,而是那个勇敢前行的自己。那时候,我刚上大一,象牙塔里的一切事物在我眼中都是那样新鲜。“百团大战”、学生组织招新等消息接踵而至,让我恨不得自己能像孙悟空一样,拔一根头发就能获得一个分身,去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候,看到一个小家伙的博客。小家伙才读四年级,他的博客却很有意思。他喜欢写人物,都是他最熟悉、最了解的老师、父母、亲人、朋友,文字不多,像一幅富有童趣的漫画或速写;他喜欢写自己的想像,什么多用战舰的设计啊,UFO啊,好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喜欢写读书的心得,有时候居然还写出一两首古体诗。作为老师,我看了,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相似文献   

11.
谷煜 《少年文摘》2013,(8):79-81
只有在那样的年纪,才敢口无遮拦,喜也纯粹,恨也利落;才敢横刀立马,狂歌天下;才敢无畏无惧,亮出自己的底牌。"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为什么非要让我喜欢?""那你也得学呀!不学怎么办?""不怎么办,上课别管我了,我考好就是了。"  相似文献   

12.
一、习作中的“无话可说”【案例1】在习作辅导课上,王智杰面对“我喜欢……”这个习作题目,感到十分为难,先后写了三次,都中断了。翻开他的习作本,前三页分别写着“我喜欢写毛笔字”、“我喜欢玩电脑”、“我喜欢帮助人”。每个题目下面,都或多或少地写了一些。这时,他又说:“我不知道写哪一个,哪一个都写不好。”我知道,他说的“好”,就是写详细些、写多一些。我教给了他解决问题的方法:(1)把这三篇习作连接起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2)到隔壁电脑房玩半个小时电脑,但要记下自己做了什么,可以“我喜欢玩电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在完成这…  相似文献   

13.
当我第一次坐车时,上天便注定我和汽车有个一生的约会。独处,正常人不太喜欢,我喜欢;坐车,使一般人疲倦,却使我愉快,那轻微的颠簸能释放我内心的疲惫。是先喜欢上坐车,还是先喜欢上独处?我说不清,但我更认为可能我内心早就埋藏了热衷独处的种子,只是她没找到合适土壤萌发罢了!自从与汽车邂逅,种子便在我内心肆无忌惮地疯长。我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坐车。独自坐在车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走自己热衷的路,我感到自己走得很洒脱。或许我不知道这趟列车开向哪里,或许它通往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我依然很快乐,很急迫,如一只即将高飞的小鸟,因为我只喜…  相似文献   

14.
我的素描:我热爱生活,向往快乐。我喜欢乡村小路边的无名的野花,喜欢无垠的蓝天,也喜欢沉浸在那份独特的快乐和孤独中。我没有读过多少古典名著,但我却喜欢写历史,写自己的历史。我无法说清文字的魅力,我只觉得它比音乐更能传达感情。我喜欢寂寞,但并不孤独。自我感觉充满激情,充满阳光。喜欢精美的小饰物,喜欢POP音乐。这就是14岁的我,一个普普通通而又独一无二的女孩。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泪水     
正母亲这大半生究竟流过多少泪,怕是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母亲原本就是普通人,既没有铁石心肠,也不会刻意掩饰,面对人间万象,品尝人生百味,喜也罢,怒也罢,哀也罢,乐也罢,总会毫不吝啬地抛洒滴滴泪水,以此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见解。从儿子的视角看,母亲的泪水就像绵绵细雨,时时滋润着我感情的土地;又如滚滚春潮,深情拍打着我记忆的长堤。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总是抱怨作文难写,没有题材。于是在一次师生共同写检讨的活动中,我开始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我写1000字,他们写400字。后来,他们虽不是每天都写,我却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必须在一周内完成四篇文章。这样,当学生再说400字写不到时,我就现身说法,告诉他们我1000字都写了,更何况他们的400字!但也常有学生“狡辩”“:你喜欢写,也会写,当然难不倒你了。”喜欢?该怎么告诉这群孩子,很少有人天生喜欢写作?写作是一件很累的事,特别是想写出好的文章。或许对于那些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写作确是乐事。但是,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一个普通人,偶尔心血…  相似文献   

17.
金晓是一位看上去有些内向的男孩,他不喜欢与同学交往,空闲时喜欢一个人关起门来读书.他的心里有很多苦水,却不知道该向谁倒.终于,在最要好的朋友的建议下,他给我写了这封信. 老师: 您好! 就在我给您写这封信的时候,隔壁的屋子里还传来父母你一句我一句的彼此攻击声和争吵声.我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像往常一样,我戴上耳机,任音乐震动我的耳膜,再拿起书——我知道,过不了一会儿,自己就能在书中找寻到那份平静.  相似文献   

18.
无奈     
已经是第四次了,开学三个月逃学四次!天哪,我到底该怎样去教育他?为什么我不是陶行知,不是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四次逃学的施鹏,我束手无策。我在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笨? 他为什么不来上学?是我不够慈爱不够宽容吗?想想自己说的做的,虽不是句句充满哲理,事事无懈可击,却也不至于伤害他吧!位子调到最前边,上课优先提问,就是不写家庭作业我也委屈求全,不喜欢写就不写吧。说实在的,他挺聪明,况且写作业说不定会限制他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9.
李妍 《师道》2005,(2):12-13
做教师八年了,说实话不喜欢这个职业。虽然不喜欢,但我却在努力地工作着。教师真的是个神圣的职业.我生怕自己不小心玷污了她的名声而误人子弟,就越发的小心翼翼。因此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可我的心里知道自己并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却又没有勇气挑战自己改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头而来的艰难让我不敢轻易冒险。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泪水     
张烈鹏 《初中生》2015,(8):84-85
母亲这大半生究竟流过多少泪,怕是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母亲原本就是普通人,既没有铁石心肠,也不会刻意掩饰,面对人间万象,品尝人生百味,喜也罢,怒也罢,哀也罢,乐也罢,总会毫不吝啬地抛洒滴滴泪水,以此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见解. 从儿子的视角看,母亲的泪水就像绵绵细雨,时时滋润着我感情的土地;又如滚滚春潮,深情拍打着我记忆的长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