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叙述的是汉代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婚姻悲剧,当时人们出于同情,把他们的悲剧编成故事诗传诵。后来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润色,这首诗在将近三百年后才被写定。本诗最早见于梁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朝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也收此诗,题为《焦仲卿妻》。后人习惯以诗歌的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根据本诗题目的演变,可以确定诗中的第一主人公为焦仲卿妻———刘兰芝,第二主人公是焦仲卿。作者以极工细的笔触来描绘刘兰芝。兰芝一出场是向焦仲卿…  相似文献   

2.
胡萍 《教育文汇》2004,(2):35-37
汉魏乐府中有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的《焦仲卿妻》诗,写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妇殉情化鸟的悲剧故事,凄婉感人,“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它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公元507—583年)选辑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宋人郭茂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取此诗首句作篇名叫《孔雀东南飞》。这是一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一千七百六十五字,可以堪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德潜《古诗源》)它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一对青年夫妇的爱情悲剧,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斥,对诗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反抗精神寄予同情并加以赞扬,同时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描绘和歌颂。故事产生的年代到现在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一直脍炙人口,广为传诵,这不仅是诗本身的巨大感染力,更主要的是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个正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4.
<正>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将此诗收入,题名《焦仲卿妻》、置于《杂曲歌辞》中,称为《古辞》。清人沈德潛编写《古诗源》一书,也将此诗收入,用《玉台新咏》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古诗十九首》、《拟苏李诗》等《古诗》同列一类。不知何时,人们沿用旧习,以诗的首句为题名,就称之为《孔雀东南飞》。这一改称,实在简约省事,便于记忆。诗前有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辑的《玉台新咏》,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是“无名氏”。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将其收进《杂曲歌辞》,称“古辞”,题为《焦仲卿妻》。现在人们常取此诗首句为题,名之为《孔雀东南飞》。全诗长达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和《木兰辞》并称,是乐府民歌史上先后辉映的双璧,代表着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始末的悲慨叙述,深刻揭露了封建宗法势力、封建家长制压迫妇女、扼杀青年男女婚姻幸福的罪行,热情歌…  相似文献   

6.
本文具体分析了分别以《悲愤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代表的完成式情节与决定式情节的构成,并论述了两诗的情节模式对后世叙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邵兴兰 《学周刊C版》2010,(5):193-193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始见于徐陵《玉台新咏》,作者无名氏。《乐府诗集》著录于《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后世常取诗的首句,题作《孔雀东南飞》,意为孔雀向东南飞去,但因留念配偶而徘徊顾盼,蕴含了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杰出的长篇民间叙事诗,叙述了仲卿与兰芝情深意笃,但不为焦母所容,被迫离异。兰芝的哥哥逼其改嫁,夫妻双双殉情而死。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强烈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要准确的解读全文,需阐释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全诗共达一千七百多字,属"杂曲歌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为"无名氏",郭茂倩《乐府诗集》载此于"杂曲歌辞",合题为《焦仲卿妻》,后人一般以该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起兴趣题。《孔雀东南飞》运用了很高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诗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从《孔雀东南飞》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思想意识导致矛盾的碰撞致使悲剧的发生,而悲剧的价值在于使读者更清楚制造悲剧者的丑恶。  相似文献   

10.
兰芝的眼泪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它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题为《焦仲卿妻》。诗歌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吃人的本质,歌颂了刘焦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寄托了青年男女对忠贞不逾的爱情和幸福美满婚姻的热切向往,全诗真实再现了汉末社会的现状和风俗人情,成功塑造了一个聪明持重、多才多艺、勤劳善良、清醒刚强的悲剧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详实的材料对汉乐府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歧义的“媒人去数日”数句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焦仲卿妻》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优秀作品。建国以来,有关它的研究文章蔚为大观。但诗中刘母在逼迫兰芝改嫁一事中的态度怎样,却一直是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笔者所接触到的有关《焦仲卿妻》的著作、选本和研究文章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下列情况。一是在介绍《焦仲卿妻》时不涉及逼嫁兰芝之事。二是把逼嫁兰芝的责任完全归诸刘兄。此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的开头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这样的美禽来喻美丽的形象和美好心灵,引起所要歌咏的人物,起笔就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后来,干脆就以此为题,取代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题相比,当然“孔  相似文献   

14.
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全诗三百五十五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是古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此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王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载此诗于《杂曲歌辞》。后人习惯于用诗的第一句作篇名,叫它《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15.
说“迎取”     
赵运普 《语文知识》2000,(12):38-40
《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常省作《焦仲卿妻》),这是中等学校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照一般情况说,文字注释该没有什么大疑问了,然而问题并不很简单。就拿焦仲卿迫于母命不得不遣送刘兰芝之时,与刘兰芝相约“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迎取”来说,就很值得探讨一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并序)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题为《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这首篇幅不短的叙事诗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的爱情悲剧。特别引起笔注意的是,整首诗中“东南”这一表示空间概念的方位名词竟出现两次。章开头便有“孔雀东南飞”的句子,而结尾写焦仲卿当妻子刘兰芝“赴清池”自尽之后也“自挂东南枝”而亡。一前一后,首尾照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本来就有什么深意?对于“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  相似文献   

17.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这三部作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长达三百五十多句,共一千七百余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高峰。本诗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取此诗首句为篇名。其诗前有小序,由序中可知这作品和其中所叙的故事产生于汉末,从汉末到陈朝三百来年的流传过程中,得到不断润色加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叙事诗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密 《中国教师》2014,(Z1):193
<正>一、《孔雀东南飞》的发展背景《孔雀东南飞》的相关知识背景。最早,在《玉台新咏》,当时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在诗前,有一个序文的描写:"在汉末建安中,在庐江府,有个小吏叫焦仲卿,他的妻子叫刘氏,他的妻子被仲卿的母亲所遣,她发誓不再改嫁。在其家的逼迫下,投河而死。当仲卿听说后,也上调而死。当时地人因此很伤心,写了这首诗来祈祷。"这是序文的全部。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在我国古代是最早的、长篇、叙事诗,这是古  相似文献   

20.
在《孔雀东南飞》这部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目前在论及此诗的文章中,对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的答案大概是:封建家长制度的迫害和封建礼教的摧残。对作品及艺术形象作这样外在的评论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拂去对作品表征层面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