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历史高考第42题:“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分)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6分)为什么?(7分)”出得好。是一道能有效考查考生思维能力,考查考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2006年河北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试卷】33、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2分)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的主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图一图二读书时清香满口,读书后才高八斗。图一: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图二:1945年8月——10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2分)(2)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  相似文献   

3.
(面向全省范围)一、听的能力考查(20分)(认真听三遍朗读录音,然后按下面要求作答。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1.请任意写出材料中的四个成语。(4分)成语:2.请写出材料中哲人说的那句名言。(3分)名言:3.材料中主要列举了庸俗的哪些具体表现?(任意写出3点即可)(3分)4.在材料的末尾,你听出了作者的希望是什么?(4分)作者的希望:5.你认为材料的论证方式是什么?(2分)6.除了材料中所言以外,你认为中学生的庸俗还有哪些表现形式?(请任意举出两例)(4分)表现形式:二、积累与运用考查(25分)7.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2分)()A.菩提(p挷)潺潺(ch偄n)间…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适用于浙江等四省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第 35题 ,是一道立体考查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好试题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他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 12分 ) ②上述基本观点有何不同 ?( 10分 ) ③产生上述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 ?( 8分 )第 35题科学地设计了“长宽高”三维 ,立体地考查了考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长度” :该题以封建专制主义问题的思想主张为线索 ,从明末清初到晚清 ,再到民国初年 ,从古代到近代 ,纵…  相似文献   

5.
一、听话(共3分) 认真听读,完成1、2题(内容只读一遍)。1.故事告诉我们猴子“忘了”的是什么?(2分)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包括____,____和____三种情况。(3分) 2、我国私人企业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和____。(3分) 3、我国《公司法》的调整范围是____和____。(2分) 4、经营者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即:____、____、____。(3分) 5、我国商标注册的有效期限为____年,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____年。(2分) 6、我国的国家预算由____和____组成。(2分) 7、保险合同的主体有____、____和____。(3分) 8、计划法律关系的主体按其承担的职能可以划分为____、____和____。(3分) 9、经济检察机构的办案程序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3分)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什么是经济法?它有哪些主要特征?(6分) 2、什么是经济权利?什么是经济义务?(6分) 3、什么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简述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基本原则。(6分) 4、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它有哪些特征?(6分)  相似文献   

7.
[引导文]同学们看《植树》这幅图,写一段话,首先要聚精会神,认真观察,看清楚图画的题目和画面上的全部内容。具体说来,通过认真观察,弄清楚以下一些问题:1、图画的题目是什么?(植树。)2、图画的内容有什么?(有山有水、有树木有鲜花、还有老师和同学。)3、图画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山坡上,春季,河边的树木绿了,鲜花开了,远处的田野也绿了,可以看出是春季。)4、图画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有一个老师,10个同学,他们在植树,可以给主要人物各取一个名字。)5、他们在山坡上植树是为了什么?(绿化祖国,保护环境。)①…  相似文献   

8.
全国卷Ⅰ的散文阅读题:14郾“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15郾“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16郾“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4分)17郾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1)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2)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全国卷Ⅱ的散文阅读题:14郾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6分)15郾作者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9.
(一)怎样理解“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定位?(二)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三)本课程目标与以往有什么显著不同?(四)为什么对“内容标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五)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要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项目将个性分为六个项目,每一项目分别包括若干个子项目,项目与子项目内容为: 1.独立生活能力:(1)他自己穿衣系扣吗?(2)他自己叠被吗?(3)他做事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吗?(4)他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有自己的主见吗?(5)他做事或游戏时碰到了困难是什么表现? 2.自我控制能力:(1)当大人没有给他买或给他拿他想要的东西时,他是什么表现?(2)吃饭时没有他喜欢吃的菜时,他是什么表现? (3)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一篇文章,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思考问题,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三个问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目的)怎样写的?(条理、特点);写一篇文章,要考虑的也同样是这三个问题:要写什么?(材料)为什么要写?(中心)怎样写?(谋篇布局)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上三个问题入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写作指导中,也从以上三个问题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从“三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中学主要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教学包含了丰富的探究内容。如,(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力吗?(2)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由什么来决定的?(3)怎样来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什么样的关系?(7)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3.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1.唱《国歌》,爱祖国。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共4分)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1)用楷书把所缺的歌词填写在田字格中,注意规范、整洁。(2分)(2)“长城”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横线的句子所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热忱(chéng)淳(chún)朴川流不息锲而不舍B.和煦(xù)粗犷(kuàng)同舟共计惟妙惟肖C.…  相似文献   

14.
第八章 资本主义政府的经济职能1、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和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有两个: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是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所研究的问题是很广泛的,但我们应当进一步弄清楚的是以下的一些问题:(一)什么叫全面发展?(二)全面发展教育应当以什么人为主要对象?(三)为什么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四)怎样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五)怎样的人才算全面发展?下面就来分别谈谈。  相似文献   

16.
排列组合应用题内容抽象,种类繁多,方法独特,答案是否正确较难检查,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之一.本文着重对解题思路进行分析.一、明确题意分析解题思路1、明确题目中要完成的是什么事件.2、怎样做才能完成这一事件.(1)把什么作为被选定的元素?把什么作为要选出的元素?它们的数目如何?(2)事件本身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可取出元素相同、顺序不同的两个结果,如  相似文献   

17.
【指导】一、细致观察观察是看图作文的基础。对于内容丰富的画面来说,观察从何处着手呢?(1)抓住事件的主要人物因这是一幅反映生活事件的图画,所以首先应抓住事件中的主要人物,看清主要人物的外貌、神态、动  相似文献   

18.
一、自主学习在历史课堂中的实施步骤(以《中国历史》第三册《清朝文化——文学和艺术》为例) 1.揭示学习目标,展示问题。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讲这一课时,我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清朝的小说本课主要介绍了哪些?它们的作者及特点是什么?(2)什么叫“诗界革命”?(3)京剧是怎样形成的?(4)清朝的绘画方面有哪些成就?这些问题,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因而能诱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19.
师:这些剪纸漂亮吗?(边说边展示课件。)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剪一个,看看老师会剪什么呢?(教师  相似文献   

20.
案例:"可能性"教学片断(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92-93页内容)一、导入新课猜硬币:(师出示一枚硬币)师:这是什么?(硬币)你知道哪面是正面,哪面是反面吗?(有字的一面是正面,有国徽的一面是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