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4江苏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中,镇江电台选送的直播节目《一对盲人夫妇的故事》获得一等奖,这是对我们的鼓励。要说体会,归结为一点,就是要有精品意识。一、节目要当文章来做《一对盲人夫妇的故事》(下文简称《盲》)我们就是把它当做一篇文章来创作、来构思的。先期采访后,面对大量的素材、庞杂的内容,如何在短短的50分钟内全面而又不是面面俱到地把它展示出来,这就  相似文献   

2.
《仪礼·士昏礼》中的夫妇同牢对席图,历代礼家各执己见,异说纷纭。有的不明同牢之意,如杨复《夫妇即席图》;有的不明腊特陈设,如张惠言《同牢图》;有的不明馔之方位,如郑珍《夫妇对席对馔图》;有的不明豆俎尺寸,如杨天宇《夫妇同牢共馔图》。今以《仪礼·士昏礼》经注疏为依据,辨析前人诸家之说,一一明其得失,最后附更为准确的《夫妇同牢对席图》于文末。  相似文献   

3.
钱笑平 《新闻天地》2011,(10):42-43
结婚一年后.24岁的陈勇准备当爸爸,他是安徽铜陵市铜官山区居民。2011年9月2日下午.夫妇二人到阳光社区办理《生殖服务保健证》。  相似文献   

4.
当《拥抱心中的彩虹》长篇通讯在2007年2月5日《安阳日报》刊出后,好评如潮。我们回忆此次采访的整个过程,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我们深深地被张学军、许玉香夫妇及他们一双儿女所感动,让我们内心深处激荡起一份恒久的思索。快人一步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当《拥抱心中的彩虹》长篇通讯见诸2007年2月5日的《安阳日报》后,好评如潮。我们回忆此次采访的整个过程,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我们由衷地感谢自己所从事的新闻职业,同时,我们也深深地被张学军、许玉香夫妇及他们的一双儿女感动,让我们内心深处激荡起一份恒久的思索。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传记作家吉蒂·凯丽的新作《南西·里根外传》披露了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夫人南西的种种劣迹。该书一出,各国传播媒介纷纷转载、介绍和评论,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本刊认为,该书通过描写里根夫妇的为人和发迹史,对美国所谓“民主政治”的某些黑幕有所暴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特根据台湾《联合报》及美国《新闻周刊》的有关材料,从本期起选编其精华并连载。  相似文献   

7.
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品并不只是体现了它本身的艺术性价值,更有其相关的诸多深远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若缺少了其一,它必然是流星一逝,昙花一现. 六年前,一幅《奥巴马总统合家欢》沈绣国礼轰动中外,一夜之间,沈绣这一沉没于艺海中的珍珠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后《比利时国王夫妇肖像》《普京总统肖像》《菲利普国王合家欢》等沈绣国礼相继走进白宫、克里姆林宫、布鲁塞尔拉肯宫……声誉鹊起,名震中外.沈绣作品成为国家对外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8.
三联书店出版杨振宁夫妇合作文集《曙光集》本刊讯(记者韩阳)1月6日,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举办的"《曙光集》新书发布会"上,作为该书作者和编译者的杨振宁和翁帆,成为会上最引人注  相似文献   

9.
我是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经过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1950年,当我还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就担任了《进步日报》、《天津青年报》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通讯员。抗美援朝参军后,先后成为《华北解放军》(后改为《战友报》、《空军报》和《解放军报》通讯员。1964年正式开始了新闻生涯,在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任新闻干事,被聘为《空军报》和《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42):114-114
★《汉娜·阿伦特》(法)朱莉娅·克里斯蒂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定价:24元作者和传主都是在知识分子界享有盛誉的学者,它向我们展示了阿伦特的思想和生活。阿伦特终其一生,永葆着性格中的善良、美好与纯真,作为一个哲学家,她也没有一天放弃过对个人理想、生命价值以及社会公义的坚持。★《当我们旅行:Lonely Planet的故事》(澳)托尼·惠勒等三联书店2006年10月定价:21元这是《孤独的星球(》Lonely Planet)的创造者托尼和莫琳夫妇的第一本自传,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也介绍了他们的公司是如何发展成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独立旅行出版商。《孤…  相似文献   

11.
提起叶春华、连金禾的名字,读者恐怕不会陌生:叶春华,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连金禾,解放日报科教部主任。我和他们虽然素昧平生,然而仰慕久矣!连金禾在报上发表的通讯报道,经常拜读。记得八、九年前,她和另两位记者合写的《基本粒子迷》的长篇通讯,使我对文中描写的人物倾倒不已,居然异想天开,想当什么高能物理学家,害得已经报考文科的我在高考前夕放下语文、历史课本,去啃了几天物理教科书。幸亏还有自知之明,才没有弃文从理。至于在叶春华先生面前,我早已以私淑弟子自居了。中文系毕业后先在基层报社当编辑,苦无名师指点迷津,不知从何干起。偶尔得到一册叶先生所著《报纸编辑》,如获至宝。再三研读,幡然有悟,居然象模象样地干起编辑这行当来。近来,这对“新闻夫妇”合著了一本《新闻业务基础》,颇受好评,被称之为“我国第一部‘组合式’的新闻业务专著”。他们怎么会想起写这本书的?又是如何写作的?带着种种疑问,我来到复旦,采访了叶春华夫妇。  相似文献   

12.
01979年9月14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吴晗、袁震夫妇举行的追悼会现场,挂满了吴晗生前好友送的挽联、挽诗、挽词,其中一幅挽诗写道:“《罢官》容易折腰难,忆昔《投枪》梦一般。《灯下集》中勤考据,《三家村》里错帮闲。低头四改《朱元璋》,举眼千回未过关。夫妇双双飞去也.只留鸿爪在人间。”  相似文献   

13.
在报业史上,有没有夫妻两人办一张报纸的事呢?有的,这就是二十年代初,在陕西省西安市由饧杰丞夫妇独资创办的《民生日报》。现存于陕西省图书馆的《民生日报》缩微原件的“说明”这样写道:“本报是杨杰丞夫妇独立创办的报纸,由杨一人编辑、采访、校对、发行。”这恐怕是陕西、也可能是全国报业史上一件鲜为人知的罕事。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民生日报》创刊于1921年9月,停刊大概在1931年底或次年年初。杨杰丞原在《关陇民报》任记者,杨之创办《民生日报》,当与同期陕西出现的报刊有着同样的政治背景。这就是:1921年陈  相似文献   

14.
现年83岁的徐肖冰和75岁的侯波,在上个世纪30年代相继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不但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更为毛主席拍摄了大量照片。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画传》、《领袖毛泽东》等书中,他们俩的照片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当我如约来到徐肖冰和侯波夫妇的家中,开门的正是侯老,她的身材瘦削,银白的短发  相似文献   

15.
<正>益智博彩类的游戏节目起源于欧美。最先起源于英国的《谁想当百万富翁》,后来被美国ABC仿效, 有了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游戏节目——《谁能成为百万富翁》。《谁能成为百万富翁》在1999年创办之初,收视率连续几星期位居ABC第二、三、四位,形成了与CBS《60  相似文献   

16.
人艺2008年原创开年大戏《莲花》将于春节期间亮相,该剧是编剧邹静之继《我爱桃花》后再度与北京人艺合作,导演还是任鸣和徐昂。邹静之用京味语言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一对古玩夫妇的悲喜人生。该剧展示  相似文献   

17.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以下简称《考上大学》)这一新闻,1988年8月8日在《江西日报》第一版刊登后,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新华社8月14日向国内外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全国30多家报纸8月15日转载了这条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月14日晚联播节目也转播了。新华社《新闻业务》周刊去年第35期和36期连续两次对此稿进行了评述。王求晓夫妇收到了来自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曾经涌现出一批夫妻二人均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夫妇报人。笔者对此作了梳理、总结并简单分析。 最早的夫妇报人应该是梁启超和李意仙夫妇。梁启超是维新时期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以《时务报》为宣传阵地.发表《变法通义》等数十篇文章,鼓吹变法救亡。他的文章文笔畅达,感情充沛,使该报历久不衰,梁启超也因为在该报上的宣传而轰动朝野,成为一代知名的报人。梁启超夫人李蕙仙是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身出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受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所鼓吹的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李惠仙主张妇…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三昧》2013,(1):74-75
提到旅行类图书,就不能不说《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或《孤独行星》). 1970年10月,伦敦商学院的在读MBA托尼·惠勒和初到伦敦的爱尔兰女子莫琳在伦敦摄政公园的一张长椅上不期而遇,一见钟情的两个人在一年后结婚.这时托尼正好毕业,而为了暂时摆脱将要开始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新婚不久的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夫妇离开伦敦开始了一次探险之旅.他们穿越欧亚大陆并在一年后抵达澳大利亚.到达澳大利亚之后,惠勒夫妇遇到很多想要自助旅行的人不断询问他们关于此次旅程的各种问题,最后他们决定出版一本旅行手册.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8,(3):6-8
《物权法》去年正式颁布了,从酝酿到出台历经13年之久,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物权法》对咱老百姓太重要了,可以说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你想有个家,需要购房,先要看看《物权法》,了解你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可能承担的风险;当你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入住生活小区之后,成为一名业主,也许会碰上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纠纷,需要咨询《物权法》;当你在房产买卖等过程中发生产权纠纷,更要利用《物权法》保护好自己的正当权益。物权时代,学好、用好《物权法》能帮我们过上更和谐的“安居”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