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让小华把自家刚刚孵好的30只小鸡和30只小鸭带到集市上去卖。小华临走前,妈妈再三嘱咐他:“小鸡要卖5元钱3只,小鸭要卖5元钱2只。”小华答应妈妈后就出发了。小华来到集市上卖雏禽的地方,刚把装着小鸡和小鸭的两个大盒子放下,就围了—群人。小华说明了卖价后,有个年轻人说:“既然小鸡5元钱3只、小鸭5元钱2只,那就干脆点儿,你把小鸡和小鸭合在一起卖,10元钱5只,我都买了,你看怎么样?”  相似文献   

2.
例:快吃晚饭了,小华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小华钻前转后总想插手帮点儿忙,然而妈妈不给小华分派什么“任务”。小华只得在旁边等待“机会”。这时,妈妈从碗橱里拿出几把调羹,小华跑上去抢着拿起调羹要往饭桌上送。妈妈大叫一声:“别动!让我来!”话音未落,“哗啦”一声,  相似文献   

3.
张理觉 《湖南教育》2003,(11):44-44
从《今晚报》上读到一篇题为《一个小学生难完成的“特殊作业”》的报道,说的是天津市某校小学生小华被班主任陈老师叫到办公室,陈老师拿出了以前穿过的两件衣服,要小华带回去要她妈妈帮助将衣服卖了,一件200元,一件78元。小华父母双双下岗,经济窘迫。当小华怯生生地把这个特殊“作业”交给父母时,其母亲急得泪水夺眶而出。小华一家十分尴尬,他们向记者倾诉了心中的苦恼。记者以小华“表哥”的身份接触了陈老师,陈老师欣然将记者递过的300元代卖旧衣服的钱装进了口袋。无独有偶,我的小外甥也曾完成过老师布置的这种“作业”。一天,班主任老…  相似文献   

4.
放风筝     
杜亦涵 《作文》2024,(1):30-31
<正>这一天,阳光明媚,小明和小华一起到山坡上放风筝。走到一片空地上,小明把他们的燕子风筝拿了出来,递给小华,自己拿着风筝线。小明跑到远处,大声对小华说:“当风吹来时,我数‘1、2、3’,你就放,好吗?”小华痛快地说:“好的。只要我们配合默契,一定能把风筝放得特别高!”一阵风吹来,小明大喊:“1、2、3,放!”小华用力把风筝扔向空中。小明逆风而行,用猎豹一般的速度向前飞快地跑去。他们齐心协力,把风筝放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小华不小心把两碗红豆和黄豆混到了一起,于是他找来一个小朋友,帮他把两种豆子拣开。两人随心所欲地拣着。小华心想:这样分法太慢了,怎样才能最快地分开这两种豆子呢?后来小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速度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穿衣服     
早晨,妈妈准备给小华穿衣问:“妈妈,衣服穿好了。”劳动的宝宝!”接着又说:“还是服。小华推开妈妈的手说;“妈妈妈看了忍不住笑起来,小华让妈妈来给你穿吧。”妈,我三岁了,幼儿园教师说我们让妈妈笑愣了,撅着小嘴问:“妈“不!”小华一面说一面脱下的小手很有用。现在开始我自己穿妈,你笑啥呀?”衣服,然后认真地对着镜子重新把衣服。”妈妈笑着把小华领到一面大镜衣服穿上。这回可穿对了,就是扣妈妈听了小华的话,说:“好子前,让他照照镜子。小华看见镜钮扣时有点困难。妈妈帮了一把忙。巴,那你自己穿。巴。”子里面的自己,把衣服全都穿反…  相似文献   

7.
[病例]小华和真真玩踢毽子游戏。真真三次一共踢了81个,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6个,那么,小华要想超过真真,第三次至少需要踢多少个?  相似文献   

8.
通过上网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华,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华为知己。当小华向小燕介绍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小燕也把自己的姓名、学校、家庭地址及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据查实,作案者正是小华。你认为: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来帮帮他》是口语交际话题。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交际情境:有一次,小华在校门口值日,同学小龙迟到了。小华心想:要是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自己班级就不能得到纪律红旗了,同学们还会责怪自己;要是不记,就尽不到责任。很明显,它与所处单元课文“人物的优秀品质”的主  相似文献   

10.
摆硬币     
傍晚,小华爸爸下班回家,看到小华正津津有味地捧着一本书在看。爸爸走过去,问:“小华,在看什么书?”“《开发你的智慧》,是教我动脑筋的书。”爸爸一听可开心了,他问小华:“你这么爱动脑,我来出个题目,你有没有信心把它做出来?”“当然有啦。”小华常和爸爸玩这种智力游戏,每次他获胜,爸爸都会有奖品给他。爸爸先用小圆圈画了一个正方形(如图一),说:“每个小圆圈代表一枚硬币,我用25枚硬币摆了一个正方形,无论是横行、竖行还是对角线,都有5枚硬币。”接着,小华爸爸又拿出5枚硬币,对小华说,“现在,我给你5枚硬币,你来摆一个正方形,使它的横行…  相似文献   

11.
一、基础知识 (一)按要求给下面的文字断句,但不准使用引号: 小华爹叫你去门口等着 1.要用上三个标点符号,要表示“小华”是说话者,“你”要指代“爹”: 2.要用上四个标点符号,要表示“小华”是说话者,“你”要指代“爹”: 3.要用上两个标点符号,“小华”不是说话者,“你”要指代“爹”:4.要用上三个标点符号,“小华”不是说话者,“你”要指代“小华”: (二)在下面的字词中,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组是:—一 1.姥(eh己)紫嫣行己n)红妖烧(r6o)天籁(l己i)供给(J丫) 2.掐(q屯己)尖嫡(d下)传格(q再6n9)倾揖O勺摧调(t 160)整 3·炮印60)制杀戮(l。)…  相似文献   

12.
把耳朵叫醒     
王青生 《班主任》2020,(5):50-51
小华是新学期分到我班的随班就读生,因听力障碍不得不佩戴人工耳蜗。这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关注,他们课下纷纷围着小华,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还有几个男生模仿小华的样子开玩笑。小华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来就很差,遇到这样的阵势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好大哭起来。得知此事后,我把班干部和开玩笑的几名男生叫到办公室。我先是批评了这几名男生,然后告诉他们,既然小华来到我们班,他就是这个班级的一员,尤其是他的情况特殊,我们更应该理解、同情、包容、帮助他。  相似文献   

13.
《新作文》2007,(10)
想象的天空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华捡到一个探测器,它可以检测到未来世界的生命活动。探测器会带给小华什么新奇的发现呢?请往下看——  相似文献   

14.
宝葫芦     
编者:常言说:“纸上得来终没浅,给知此事要躬行.”学了理论,就要实践,才能获得真矢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林到小华家找凉开水(下面简称‘水’)喝,只见小华把仅有的小半杯水倒入一个贴有宝葫芦字样的塑料瓶A中,如图三所示,不一会儿就有水源源不断地从管口流出,倒入的水只有半杯,流出来水却有4杯多,小明和小林感到很奇怪,请小华说明原理.小华把写有“宝葫芦”字样的纸片拿开,指着瓶内的奇管(如图2)说:“秘密全在这里了!”接着他解释说:“这个塑料瓶中原来就装有水,回..回回@”“但是原来的水,为什么开始时不会流出…  相似文献   

15.
小华家住在靠近胡同口,因为没有路灯,晚上经常有人磕碰或摔倒。前天,后院的张伯伯就在胡同口崴了脚,至今还不能上班,小华学习了电路的知识后,萌生了在胡同口装一只照明灯的想法。说干就干,小华买来开关、灯具、电线。他仔细观察家里的线路,发现从自己的卧室里的照明线路上接线最方便,于是小华拉出两根线来,装上开关和灯头。装好了,小华满怀激动地试了一下开关,一开灯就亮,一关灯就灭,灯装成功了。刚到傍晚,小华就迫不及待地把路口的灯开亮。可他回到卧室发现卧室里的灯也亮了,而且比平时好像暗了许多,这一定是刚才把卧室里的灯也打开了。于…  相似文献   

16.
老师叫同学们用“发现”和“发明”造一个句子,许多同学不会造。过了一会儿,小华把手举了起来,老师请他站起来:“请小华回答!”  相似文献   

17.
小华手上拿着一个蘑菇问爸爸:“蘑菇是不是生长在很湿的地方呢?” 爸爸不假思索地说:“对,它生长在经常下雨的地方。” 小华恍然大悟:“噢,怪不得它长成像伞的形状呀!”  相似文献   

18.
谁的铅笔     
下课的时候,小华捡到一支铅笔。他到处问是谁的,可是大家都说没丢铅笔。“我交给老师。”小华说。他跑到办公室,把铅笔交给了老师。  相似文献   

19.
看了第八期《教育革命通讯》中“燕山幼松——刘小华”一文后,我们回忆起和小华相处时的几件事。小华生前曾经两次来我们村劳动,参加教育革命的实践。一进村,他就一头扎在贫下中农之中,处处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刻苦地锻炼自己。去年六月,他和同学们来参加割麦战斗。一天晌午,刚收工回来,小华抱着好几把镰刀来找我,他说:“镰刀钝了,下午还得割麦子,教我磨一磨吧。”我知道他饭还没顾上吃,看他跑得呼呼直喘气,就说:“你把镰刀放下回去吃饭吧,我一会儿就给你磨好。”他非常认真地说:“不,我一定要自己学着磨,这不光是磨镰刀,也是磨思想呢。”就这样,我和他一起把镰刀磨得崭亮、锋快。小华回去交给他的同学们,个个都非常高兴,也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7,(10)
一天,小华去上课,他大步流星地迈进校门,突然,脚下一个东西差点把他绊倒,小华低头一看,一个奇怪的东西静静地躺在那里。小华好奇地捡起来,只见上面写着五个醒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