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达明 《知识窗》2014,(1):20-20
针对肥胖大学生人数比例逐年上升的趋势,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林肯大学,早在2009年就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3%的男生和4%的女生严重超过正常体质指数BMI(身体质量指数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18.5~24.9为正常,25~30为超重,超过30为肥胖),而这些胖学生的体质指数都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西藏高海拔世居藏族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并进一步探讨BMI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郭庆乡(海拔4500m,179人)、芒康县纳西乡(海拔2516m,252人)合计世居藏族居民431人。对受试者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留取血样标本进行血脂检测。结果 两组不同海拔人群的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两组不同海拔人群进行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析,体重过低占3.5%、体重正常47.6%、超重30.6%、肥胖18.3%.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和肥胖组的TG(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较高,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各项指标均与BMI有关,尤其海拔在2516米的人群TG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经海拔、性别、年龄校正后BMI和血脂仍有相关性,血脂异常人群的BMI均值比血脂正常人群高2.207kg/m2(P<0.001)。结论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影响。方法:通过对43名超重和肥胖少年实施8周的运动干预,频率6次/周、运动时间1小时,次、运动强度60%~65%VO2max,观察运动干预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结果:多数研究对象在身体成分改变的同时,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有明显改善,同时有超过75%的受试者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结论:对超重和肥胖少年的运动处方宜采用持续、中等强度的方案,这将有助于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4.
隽武 《科学生活》2014,(10):56-59
众所周知,肥胖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据统计,中国有约1/3的人超重和肥胖,大约为4亿人。在总人口中,儿童超重和肥胖占17.5%,成人则达到32.5%。在美国,这一问题更为严重,超过65%的成年人和超过30%的儿童达到超重或肥胖的标准。同样众所周知的是,体重超标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这些疾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肌肉骨骼疾病甚至认知功能障碍。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肥胖都是因为糟糕饮食和缺乏运动造成的。国际上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适当营养摄入和足够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乃至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2011年入校的2813名大学新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大学生BMI分型与体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男大学生的肥胖率与要高于女大学生,体重偏轻、超重、肥胖都影响着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运动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超重与肥胖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现着重阐述青少年儿童的超重与肥胖现状币原因,并从多角度分析其危害与防治手段,为控制青少年儿童超重与肥胖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超重和肥胖是指机体异常或者过度的脂肪堆积。目前,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全球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是"胖死"的。在中国,超重和肥胖问题同样严峻。据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肥胖人群已达约9000万,其中重度肥胖者有1200万,位居全球榜首,因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超重和肥胖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业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肥胖的世界     
世界上的超重人口数量已经超过饥饿人口,超重人口总数达10亿。肥胖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多种疾病以及心理上的重负。如何对待肥胖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密切,是当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肥胖是热量摄入过多,超过了消耗的结果,可以体重指数(BMI)来衡量。BMI=体重(Kg)/身高平方(m),BMI≥25时为肥胖。  相似文献   

10.
徐世全 《今日科苑》2007,(9):120-120
超重和肥胖的起因固然有其遗传的因素,但是膳食热量收支不平衡,总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而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郭兴 《百科知识》2002,(5):45-46
中国已有2.4亿人超重,20岁以上的肥胖者在3000万以上。中国成年人超重比例在20%~30%之间,大城市则达到35%~40%。从地域分布看,中国北方城市成人平均超重率为24%,南方城市为18%。城市居民的平均超重率为25%,而农村则为10%~18%。肥胖的情况更令人担忧,到90年代末,中国男女性的肥胖率已超过10%。  相似文献   

12.
徐丽梅  贾丽红  乔雪 《中国科技信息》2011,(7):223+222-223,222
目的全面了解医学院校大一学生的营养状况并针对相应问题给出解决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所有大一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等方面的体格测量,计算体质指数;采用SPSS11.5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处理,各组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结果 18-20岁大学生平均超重检出率为8.6%,肥胖检出率为3.4%,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9.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显著大于男生。讨论医学院校应利用有利资源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学习压力和健全食堂管理机制,提高医学院校入学新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状况进行监测.方法:采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质监测项目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并与全国同龄大学生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学生的总体体质健康状况比较好,男生的优秀率比女生的优秀率高.偏瘦,营养不良的学生占25.08%,正常72.67%,超重1.64%,肥胖0.61%.华南师范大学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都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台阶指数和握力则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结论: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素质的发展,采取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美国五角大楼将推出关于体脂肪标准的全军新政策,这些规则可能改变军方如何定义和评估士兵的身体组成,并决定什么人过于肥胖不能服役。如今,7.8%的美国军人被临床诊断为严重超重,相当于约每13个军人中就有一个人超重。加拿大军队中也有许多官兵有肥胖问题,而当局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体重指数计算,加拿大常规部队中有49%的人超重,25%的人肥胖,其中还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年人超重与肥胖及干预措施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已成为现代医学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肥胖原因、判定标准和危害,综述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干预措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黑河学院828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整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17%,女生高于男生,肥胖及超重整体发生率为4.3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中还存在有不食早餐、口味偏重、膳食结构不合理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针对这一情况介绍了身体素质的概念及组成要素,并阐明了身体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而深入思考了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手术治疗肥胖症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态肥胖症是指患者体重指数(BMI)≥30kg/m^2,并伴有各种肥胖相关并发症,如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哮喘、胃食道返流等。大量文献证实手术是减轻肥胖、改善肥胖伴发疾病唯一长期有效的方式。本文对目前国内减肥手术的现状作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包括对中国减肥手术开展和演变情况的介绍,对国内减肥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的探讨,以及对术后随访工作重要性的强调。文章还建议制定中国手术减肥的许可及准八制度,更为重要的是推荐LAGB作为国内减肥手术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9.
审美与减肥     
林密 《百科知识》2004,(7):42-43
在当今社会,似乎很少有人以肥胖为美。固然在中国有过唐朝的杨贵妃时代,那是以丰腴富态为标准,但是并非是以肥胖和超重为美。其他国家历史上也有过以肥胖为美的时期。例如英国17世纪著名画家鲁本斯的人物画大部分是丰乳肥臀腰身粗壮的女人。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9,(19):12-12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肥胖儿童,特别是肥胖女童更易孤独、抑郁和焦虑。研究人员对8000名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期间的行为变化进行调查,并考虑了被调查者“开始肥胖的年龄”以及“肥胖持续时间”等因素。结果发现,上幼儿园时体重就开始超重的孩子特别是女孩,比体重正常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等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