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营市在构造上属于地震活动性一般较弱的济阳坳陷,但由于位于郯庐断裂带、河北平原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三面包围的中间地带,因此来自于这些邻近地震构造带内强震活动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目前,我国总的来说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比较成功的,但短临预报则是对于地震工作者的巨大挑战。地光这种伴随地震出现的奇观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预警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11,(19):58-59
美成功测试地震预警系统 可提前数秒预警 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这个地震预警系统由加州大学研发.目前还没有推向公众或者企业。也就是说.在发生地震时.只有一组科学家能够接到警告。  相似文献   

3.
王怡 《今日科苑》2013,(16):52-55
地震频发,让地震预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今年,2月2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对当天在云南省巧家县附近发生的4.9级地震成功预警,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地震预警系统得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革新》2011,(11):33-33
前不久,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14,(9):20-21
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一套名为“ICL”的地震预警系统为昭通市区和昆明分别提供了10秒、57秒预警,触发了分布在云南省境内昆明、昭通、丽江,四川省境内宜宾、凉山、乐山等地26所学校的警报.消息一出争议四起.许多民众认为仅仅26所学校收到警报范围有限;有专家称类似预警意义不大,最需要逃生的极震区内居民,从理论与技术上几乎都不可能在地震波到来之前收到预警;还有学者从法律层面提出如何界定地震预警的合法性问题,毕竟如果预警错误,可能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西部贵州、云南、广西和四川等岩溶(卡斯特)分布区,特殊的地震地质背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本文介绍了岩溶山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4月1日,中国地震局宣布面向公众启用自动地震速报服务,中国地震台网将通过手机、网站、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向全社会实时发布地震信息。有了这个速报系统,地震发生后,社会公众了解地震信息就方便了很多。但社会公众更关心的是,地震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8.
地震科学家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预报地震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追求是几千年来人类认识自然、掌握自身命运努力的延续,要想让这种努力在地震灾害中见到曙光,真需要难以计量的时间和投入.而"地震预警假说"的作者吕子东先生则为我们带来了黎明前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一、项目简介 “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根据水库地震的特殊性与水库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需求,研发针对水库地震的近场数字地震观测仪器及组网技术;深化对水库地震发生条件(环境和机理)的认识,提出1~2项对水库诱发地震具有一定预测意义的方法及判据;建立水库地震震例库,研究水库地震发生地段和震级上限的预测方法,提出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害性评定技术和预瞽技术。项目设置了4个研究课题:水库地震近场监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发生条件探测技术研究,水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典型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定技术及预警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宋健担任编委主任,包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等中外近近24位著名学者组成编委的《前沿科学》杂志,用10页篇幅刊登了台州市老科协吕子东等人撰写的题为《地震预警假说》的科学论文“地震预警”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诸多世界科学难题中的老大,更是一个百年来都停留在零起步的的科学难题。该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中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最近,由宋健担任编委主任,包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等中外近近24位著名学者组成编委的《前沿科学》杂志,用10页篇幅刊登了台州市老科协吕子东等人撰写的题为《地震预警假说》的科学论文“地震预警”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诸多世界科学难题中的老大,更是一个百年来都停留在零起步的的科学难题。该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中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地表活动具有频度高、震极大、分布广、灾害重的特点。1970年以来,仅7级地震就高达8次之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学校是人员非常密集场所,校园地震安全,备受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针对云南校园地震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以校园地震安全教育工程为抓手,成立地震安全教育组织机构,推进安全教育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湘洲 《百科知识》2003,(11):26-28
自今年7月以来,我国领土和领海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有:7月7日,西藏青海交界6.1级地震:7月18日,中国南海5.1级地震; 7月21日,云南大姚6.2级地震;8月6日,台湾花莲县5.0级地震;8月16日,内蒙古巴林、阿鲁旗间5.9级地;8月18日,西藏墨脱,波密间5.7级地震;8月21日,四川盐源县5.0级地震。与平时没有或者少有地震相比,最  相似文献   

14.
探究地震     
2008年5月1 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8月四川松潘地区发生7.2级大地震之后,同省境内再次发生的7级以上大地震.这次地震强度大,波及面广,北京、宁夏、云南、上海等十几个省区市均有震感.时隔32年之后,与松潘相距只有几百公里的汶川,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地震?为什么此次地震如此强烈,而且余震不断发生,7在这片大地之下,到底涌动着一股怎样的力量,让巨大灾难突然之间从天而降呢?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因其强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地震发生后,媒体的报道会直接影响到公众认知、群众舆论和社会稳定。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此次云南鲁甸地震中的报道为例,浅析《人民日报》在地震报道中讲求时效性、现场感和人文关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面向企业危机预警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文章从企业角度出发,结合危机和竞争情报过程的特点,重点论述了竞争情报在企业危机预警中的应用,提出了面向企业危机预警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工作流程,并对成功实施企业危机预警的保障机制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原油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石油企业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突发公共事件的环境-事件双预警机制,将环境预警和事件预警同时展开,其中环境预警包括环境分类和环境分级;事件预警也包括事件分类和事件分级,通过对环境-事件的交互预警,以加强对海外交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同时降低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减少地震灾害所引起的人员伤亡、次生灾害以及快速判断灾情以合理分配救援力量,是我国自5.12地震以来非常关注的问题。地震报警、预警和烈度速报的三者合成为地震减灾网络,不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胡辉  韩延本  付虹  王锐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98-298,261
本文介绍了天文时纬残差的定义、处理方法,以及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于2008-2009所测的时纬残差波动情况,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可能物理机制;文中还指出,强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是北京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于1976年唐山地震后发现与检验的。30余年的研究实践已经表明,天文时纬残差异常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在人们未找到地震发生的充要条件之前,地震预测必须走前兆资料综合分析预测之路,而天文时纬残差异常资料的加入必将大大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有感地震发生后,地震测震监控系统产生的地震速报驱动地震舆情监控系统自动创建地震舆情采集任务,从而进行地震舆情采集预处理、地震舆情分析及地震舆情展示。介绍地震舆情自动监控系统的功能分层、总体业务流程,阐述该系统的技术实现及其在抗震救灾、震后应急救援及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