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教科书建议使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材料,进行固定、酸解、漂洗、染色等一系列操作,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教科书所示的实验方法难以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常见口腔上皮细胞整个被染成粉红色,既没有出现甲基绿的颜色,也不能清晰分辨RNA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提出了改进方法: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可直接染色观察,若要烘干必须用低温,不需用HC l进行水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应先用质量分数为4%的HC l溶液水解,然后用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溶液清洗。通过改进,染色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被染成红色。通过对实验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方法:染料要过滤,以免视野中出现颗粒杂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染色观察,不需盐酸水解;用质量分数为4%的盐酸溶液水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再用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清洗。  相似文献   

4.
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若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要求和步骤来完成,很难观察到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用洋葱内表皮细胞代替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冰酸酸代替盐酸,用分染法代替混染法,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高中生物第一册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一个新实验,实验要求学生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  相似文献   

6.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有重要作用。教材中介绍了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作为材料的实验方法。此外,教材中也提出了可采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但没有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法。为此,笔者和学生展开了实验探索。最终,确定了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简化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与用具洋葱、8%的HCl、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吸水纸、显微镜。2染液配置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57-58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十分复杂且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该实验进行以下改进:调整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浓度和配比;用加热的方法溶解吡罗红G,并对染液进行过滤;简化实验步骤,取材之后直接染色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实验现象明显且稳定,观察方便,能显著缩短实验时间,节省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8.
李云  王芬  常卿  罗公禄 《生物学教学》2010,35(9):38-38,80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情况。但是,利用教材提供的细胞生物学染色方法显示细胞内DNA与RNA,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上有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从染液配方、材料选择和实验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既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完整实验步骤,又能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学生实验成功率,保证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曾计 《广东教育》2008,(1):40-44
一、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在教材中描述的实验步骤比较复杂,不便于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也有较大的偏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实验材料和操作方法进  相似文献   

12.
笔者现对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3个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材提示取口腔上皮细胞的部位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一下,制成临时玻片,用稀碘液进行染色,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常常由于学生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不当 ,影响了观察效果。通过摸索 ,下面的实验操作简便易行 ,效果好。先用凉开水漱净口腔 ,再口含生理盐水 ,同时舌在口腔内轻刮侧壁数次 ,然后将口含的生理盐水注入10 0ml烧怀内。用吸管吸取上述溶液 ,滴一滴在洁净的载玻片的中央 ,加一滴碘液进行染色 ,盖上盖玻片即可观察。改进后的实验特点是 :镜中细胞不相互重叠 ,分布均匀 ,既有利于观察 ,又便于画图。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改进@乔衍铁$山东省济宁市第十八中学!272113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经典的细胞生物学染色方法显示细胞内DNA与RNA,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与理论上有较大的偏差,经对染色方法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多次比较实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该实验结果将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细胞内DNA与RNA分布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次出现关于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或核酸着色的实验,而学生对"什么是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如何与被染色物质结合"很感兴趣。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有关"碱性染料"的内容是在《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中,在"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甲基绿与吡罗红染色剂分别对DNA与RNA进行染色,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此时未  相似文献   

16.
实验改进二则▲湖南城步一中(422500)于定枝对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方法的改进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时,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染色,很繁琐,大多染不上色或染色不匀,观察时很难找到物像,并把溶液和水弄得实验桌、载物台、载玻片上到处都...  相似文献   

17.
<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3节内容,本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理解DNA和RNA结构的差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等知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本实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即细胞核呈蓝绿色或绿色,细胞质呈红色。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通常情况下细胞核与细胞质均被染成红色。  相似文献   

18.
“DNA粗提取与鉴定”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必做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DNA粗提取和鉴定方法,观察提取出的DNA。但由于实验材料和试剂不易获得,实验成本昂贵,而且实验方法步骤繁琐。对学生的技能要求高,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无法开设此实验。经过几年与学员一起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最简易的DNA粗提取与鉴定方法,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完全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及要求。现将实验的简易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关于盐酸的水解作用1.1质疑李金安《分子与细胞》P.2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方法步骤中有"水解"的提法,怎样跟学生讲教材中的"水解"两字呢?也就是说,这个步骤为什么要叫"水解"?  相似文献   

20.
针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在染色过程中材料不进行盐酸水解,通过调整混合染液中吡罗红和甲基绿的比例,以达到最佳染色效果;选择火葱和分集洋葱的鳞叶表皮作为植物材料的实验效果更好。通过上述实验方法的改进,可以得到稳定的、可重复的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