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高中生物中"基因的表达"一节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且教材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不仅复杂,而且是静态的,不便于学生理解基因表达的详细过程,这给教学设施不足的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基因表达的过程模型,进一步理解中心法则的内容,笔者设计制作了一款基因功能演示仪(图1)。  相似文献   

2.
梁文硕 《生物学教学》2011,36(10):25-26
在本节教学中,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比较、讨论,理解并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3.
1制作原因在新课程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这一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相对较难理解,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自己制作出相对科学而实用的教具,模拟基因表达的过程,是帮助学生理解这节内容不错的方法。让学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7,(16):46-47
<正>1主题和背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1节内容,在新旧教材中都是重要且难度较大的一节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制作PPT,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利用问题案以问题串的形式串起整节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朱凯 《考试周刊》2014,(49):143-143
<正>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对第一节内容的概括归纳和延伸,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其中"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属于理解水平。教学策略:1.采用学生已有知识归纳+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心法则发展的过程。在"中心法则"的教学中首先要巩固上一节的所学内容,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解,再结合教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节内容时主要是通过基于常态下的教学教材,实现学生对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的掌握,从而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基因重组内容涉及减数分裂过程,这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7.
林文官 《中学生物学》2011,27(12):40-41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这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之后,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它对使学生形成有关遗传物质的概念,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后面生物的变异、遗传病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心法制”是遗传学上有关遗传信息流向一个概念,是教材中关于基因对性状控制一节的中心内容。旧版教材对其只简单地定义为:“由DNA—→RNA—→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新版(1985)教材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遗传信息从DNA 传遗给(?)NA 的复制过程”这一重要内容,使“中心法则”概念进一步完善。为了检查学生对“中心法则”  相似文献   

9.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第三章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遗传密码在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心法则及基因的概念等教学内容。其中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DNA作为遗传信息分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合成等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教学中,除了要给学生讲清楚基因概念和实质外,还要说明基因的功能,后者是由DNA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但DNA不是直接地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是通过合成RNA来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是一个遗传学中的生物化学问题,对中学生现阶段知识水平来说是个难以理解的内容。为此,我们制作了一套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演示教具,运用投影幻灯进行课堂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学生们反映:这套教具形象化、通俗易懂;看得见、听得懂、记得牢。比现有的同类型的幻灯片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