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十九世纪末叶,在西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中,埃及于一八八二年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总的说来,它是在资本主义形成世界体系的形势下,西方殖民帝国主义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瓜分殖民地的产物。具体说来,在外部,它是英法长期争夺和共同掠夺的结果;在内部,则是埃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长期统治和地主统治阶级出卖民族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139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其中有这样的叙述:“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旧课本对此有类似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摧垮了俄、德、奥匈、土耳其四个大帝国。”两者不同的是:新课本给“四个大帝国”加上了社会性质,即“帝国主义”。这种定性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而奥斯曼帝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奥斯曼帝国原是军事封建帝国。19世纪70年代的俄土战争以后,它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08年至1909年土耳其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第十八章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殖民地半殖民地宗主国(二五八)在政治和经济上丧失国家独立自主权利,受别的国家统治和压迫的国家,叫做殖民地。如朝鲜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等等。今天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仍然是处在殖民地的地位,被帝国主义国家残酷地掠夺和奴役着。如尼日利亚、塞浦路斯等是英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等是法国的殖民地,关岛、萨摩亚群岛等是美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4.
一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与在华“势力范围”的争夺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世界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工业生产飞速发展,独占金融资本的统治渐次形成,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缺乏愈觉厉害,竞争和猎取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紧张,于是为占据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带拚命的性质。”世界殖民地的争夺,到了十九世纪的末叶,整个非洲就在这样情况下被瓜分完毕,随着在中国的土地上也展开了帝国主义强盗间空  相似文献   

5.
五十五年前,五四运动的革命曙光,划破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黑暗夜空,标志着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开始了!一九一九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巴黎召开了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即所谓巴黎和会。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横蛮地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废除帝国主义在山东的特权的合理要求。消息传来,激起了长期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下的中国人民的无  相似文献   

6.
试析“九·一八”事变中英国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汪文军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9.18”事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序幕,日本的侵略扩张不仅威胁着中国的生存,也威胁着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此,“英国采取了软弱的和解...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依托其盟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中东战场与协约国集团展开激烈角逐。奥斯曼帝国为了维护在巴勒斯坦的统治,多次打击该地区日益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德国外交官员则与土耳其人交涉,维护中东犹太人的利益,并且在“雅法驱逐事件”中保护了巴勒斯坦犹太人。本文以“雅法驱逐事件”为切入点,揭示德国在一战期间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所采取的政策及其原因与利弊得失,并进而剖析了德国在这一时期中东局势中的战略取舍。  相似文献   

8.
1994年底,贝芬共和国代表团提出申请加入联合国。联大以多数票赞成得以通过,使贝芬共和国成为联合国第185个成员国。贝芬共和国位于西北太平洋,属于密克罗尼西亚(意为“小岛群岛”的加罗林群岛的西部。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这三大群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为德国殖民地,“一战”以后由日本委任统治,第  相似文献   

9.
列宁曾指出:“自由竞争占完全的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县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现代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这就是说,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基本特征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帝国主义就成了最大.的资本输出的国家。剥削世界的中心,已经从伦敦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帝国,包含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即英国本土和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所有殖民地。根据帝国各个组成部分与英国本土的关系不同,英国的殖民地大致分为三类:完全受英国政府管辖的叫直辖殖民地;保留君主,但受英国派遣总督监督的叫“保护国”;有本国的议会和责任政府,享有较大自主权的叫自治领。自治领一般为殖民地中的白人——拓殖头子的领地,如加拿大;或为少数白人统治的自治领地,如南非联邦;总之,全部是白人——殖民及其后裔掌权。  相似文献   

11.
试析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清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1):23-25,30
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制度的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神圣的文明托管"理念--先进民族对落后人民的管理责任和人道关怀是委任统治制度产生的思想基础.国家托管为国际化管理殖民地事务提供了先例,也为国联委任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战后协约国各主要战胜国在处理德奥帝国的殖民地或属地问题上彼此妥协,最终确立了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专题指导 本专题有两部分内容:(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二)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建立总理衙门、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骗局,宣统帝退位。 本专题重点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联系,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方式及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难点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紧密联系的。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即经济制度落后、政治统治腐朽,致使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加剧,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英、法两国为主的西方列强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中国因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落后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造成一败再败,签订了一系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1、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①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开始,打了四年多,德奥等国战败。 2、需要学生认识的基本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14.
非洲的探险和瓜分图说明1.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许多探险家纷纷到非洲内陆探险.其中最突出者为利文斯敦和斯坦利.这种探险对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但其结果则为欧洲殖民国家瓜分非洲开辟了道路.2.十九世纪晚期,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欧洲殖民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在1885年,欧洲殖民列强仅仅占有非洲边缘地带,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非洲已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3.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战略是通过贝专纳兰向北,并从苏丹向南推进,建立起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的领土带;法国则  相似文献   

15.
列宁的光辉著作《中国的战争》发表于一九○○年十二月《火星报》创刊号(现收入《列宁选集》第一卷)。十九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取代了自由竞争的统治之后,便“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九○○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企图瓜分中国。八国联军的魔爪伸向哪里,就在哪里烧毁、惨杀、抢劫、奸淫,无恶不作。沙皇俄国早已想独霸中国,以实现它建立一个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德里亚海到北冰洋的世界帝国的迷梦。它的狂妄野心遭到了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反对,于是,在这次侵略战争中,又积极主张瓜分中国,同英帝国主  相似文献   

16.
中东,欧、亚、非三大陆的交通枢纽,也是欧洲的重要侧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外,中东还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区,石油产量居世界石油产量40%以上,所以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中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统治。帝国瓦解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两大国重要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给地和投资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遭严重削弱,实力衰退,再加上中东各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英法在中东的殖民统治难以为继,为美苏两大国插足中东造成可乘之机。所以,大战刚刚结束,美苏就为入主中东展开了  相似文献   

17.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的康边森林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正如列宁所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特别是“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准备召开缔结和约的会议,以便进行战后分赃,策划反苏、建立战后帝国主义世界新秩序;同时他们互相勾结,为争夺殖民地进行激烈争夺,巴黎和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8.
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或“西太后”。她在八国联军之役逃亡西安时期的罪行,虽是她四十八年统治期间的一个片断,然而,却是她一生的罪恶史中最为黑暗的一页。敲骨吸髓的盘剥,骄奢淫逸的生活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一八九九年爆发了以反帝为主要目标的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一九○○年,日、俄、美、英、法、德、奥、意八个帝国主义国家,悍然发动了对中国又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139页有这样一段文字:“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牵扯到战争中,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它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另一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的局面。”对这段文字,我的疑问主要有两点:第一,它描述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东面临的第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冲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对中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战使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崩溃,为中东现代民族国家疆界的基本形成奠定基础;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意识形态出现,世俗的民族主义在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非阿拉伯国家蓬勃发展;在民族主义精神的激励下,现代化的改革之风吹遍了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阿拉伯半岛。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使中东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