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术剽窃是目前高校中发生率最高、影响最恶劣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文章在系统分析高校学术剽窃行为的表现形式和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高校反学术剽窃的有效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高校反学术剽窃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2.
文章由近年来的学术造假、剽窃等行为引发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简单概述,并对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客观成因作了初步探究,进而从思想道德、法制建设、行政管理、舆论监督等方面阐述了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抄袭、剽窃为代表的学术不端行为在包括一些名校在内的高校中频频出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重任的高校,已经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多发地、重灾区。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也更具有一般性价值。本文通过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表征的深入分析和界定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时应当区分开的几个相似概念入手,初步构建了认定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标准,并提出应当从量化上进一步明确衡量"学术不端"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将学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归纳为剽窃、作弊和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三类。美国高校将学术不端行为分为一般学术不端行为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美国高校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程序、处罚办法、申述程序及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这对我国高校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预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以抄袭、剽窃为代表的学术不端行为在包括一些名校在内的高校中频频出现,严重地干扰了学术活动的良性开展,稀释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冲击着学术界的精神操守。本文将在教育部界定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基础上,提出多维的治理对策,即如何将学术不端行为从学术道德、学术和职称评定机制、检测技术手段和法律层面上进行多维规治。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研究》2009,(3):18-18
教育部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高校对本校有关机构或者个人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并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通知指出,高校对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与英国高校反剽窃的比较,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学术规范的明确性、帮助学生了解学术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英国高校首先会出台非常细致易懂的学术规范,同时非常注重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学生了解学术规范,也注意从平时作业开始,建立体系规范学生学术研究行为,从而防止学生在学位论文中出现剽窃情形。我国可借鉴英国高校的做法,建立学生学位论文剽窃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高校学术诚信教育方面探索出许多富有成效的路径和方式。研究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做法,观照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不足,有利于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制度和做法的健全、成熟。美国学术诚信教育的主要措施1.明确的学术诚信规章制度在美国,大多数高校在学生入学不久就给他们发放学术诚信教育手册。手册里面清楚地向学生指出了合理引用他人研究成果与论文剽窃、抄袭的界线,举报他人学术不诚信行为的方  相似文献   

9.
《陕西教育》2009,(4):4-4
教育部首次就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出通知。通知指出,高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术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数据造假、搭车署名、学术泡沫和学术交易等.学术诚信缺失问题必定严重地侵蚀高等教育质量,危害社会环境.提高高校学术诚信水平的对策包括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改革高校职称评定体制、加强学术诚信监督等.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英国高校为防范学生抄袭剽窃论文而采取的措施,包括通过明确告知学生学校关于抄袭剽窃的有关规则、教授学生正确的学术规范,使学生不致因不了解学术规范而犯规;通过教师严格把关、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严惩抄袭剽窃者所产生的威慑作用来防范学生抄袭剽窃论文;不将发表论文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使学生不至于为获得学位而抄袭剽窃文章发表.认为我国高校应借鉴英国高校的这些经验,特别是其多种方式的学术规范训练,以防范学生抄袭剽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作为我国学术共同体的后继力量,肩负着繁荣我国学术,促进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使命。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数量的迅速递增,研究生群体中有关粗制滥造论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等问题十分严重。导致研究生以上行为的原因很复杂,  相似文献   

14.
科研贵在创新。受科研量化考核利益驱动而滋生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背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科研量化考核的初衷,牵制高校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危害科教兴国战略。完善科研量化考核制度和加强学术道德自律以遏制学术不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科研量化考核的"道德异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研贵在创新。受科研量化考核利益驱动而滋生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背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科研量化考核的初衷,牵制高校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危害科教兴国战略。完善科研量化考核制度和加强学术道德自律以遏制学术不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学术剽窃、造假事件在学术界屡屡曝光。为此,教育部提出,强调“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并且提出“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的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更多强调刚性治理,其实,治理学术不端,软环境也非常重要。处理学术问题更多还是要遵循学术的规律,采用学术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学术文献数据库已成为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一些通过剽窃或者捏造等不端行为完成的学术论文,通过数据库加快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虽然已有中文数据库商在应对学术不端行为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借鉴国外数据库商的通常做法,提出了中文数据库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剽窃与抄袭,挂名发表与一稿多发,伪注与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以及关系稿、领导稿和有偿稿等种种学术失范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作为编辑应从本职工作出发,坚守职业道德、加强编辑技术并增强自身学术修养,为规范学术行为尽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学报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辨别和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本刊已从2009年12月起,启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对来稿和待发稿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其他违背公共行为准则的行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强调:"高等学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一)抄袭、剽窃、侵吞  相似文献   

20.
赵李  于萌 《文教资料》2011,(4):209-210,100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是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和创新人才,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逐步暴露出的研究生论文抄袭、剽窃事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落现象,分析出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探寻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提升研究学术道德水平,净化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