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中职教师的管理现状,结合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在中职教师管理中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职教师管理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措施,具体体现在:学校与教师之间建立有效地沟通机制、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体制、创建优良的校园组织文化、重视教师的个体成长,制定科学的教师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体是兼职教师,传统的经济契约管理模式很难调动其积极性,也给成人高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深受欢迎,将心理契约管理理论引入到成人高校的教师管理工作中既是创新,也具有一定的适切性.成人高校应该以完善招聘制度来建立心理契约、以关注教师的发展和需求来巩固心理契约、以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发展心理契约、以良好的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来维护心理契约,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其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3.
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高校和教师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教师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有效整合,实现学校发展战略和教师自身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心理契约理论对于理解组织行为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心理契约的含义、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良好的心理契约对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良好心理契约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确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角度的对高校教师施以激励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激励的本质性在于自我激励,并对如何构建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激励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包括共同描述愿景;强调互动机制;体现以高校教师为本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教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组织和高校教师的特点,提出高校教师管理中运用心理契约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出教师管理应以心理契约契约初建、修正、履行以及心理契约违背干预,从而达到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最大化实现组织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论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兴的管理理论,近来日益受到我国企业管理界的重视,但在教师管理中却很少有人关注它.从"心理契约"论的新视角来看待教师管理问题会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怎样提高学校凝聚力,怎样激励教师提高工作绩效,教师管理应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等.在教师心理契约动态管理系统中应注意把握下面几个环节明确期望、信守承诺、不断沟通、解释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心理契约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心理契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采用自制量表的方式,先后对七个省市的2000余名中学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在构建中学教师心理契约三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学教师心理契约履行的总体状况和差异,分析了其对教师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为中学教师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理论是人力资源领域中的一种管理理论。随着教师心理因素在学校教师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及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教师管理中的必要性。提出应从完善绩效考评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及提高教师自我管理意识等方面着手来构建平衡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0.
在心理契约违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管理人员心理契约违背的因素和行为风险,并从防范机制入手,提出对高校管理人员心理契约违背进行调节与干预的参考措施,有效降低可能带来的行为风险,形成心理契约良性循环,以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高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