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們的地球和其他行星是怎樣形成的呢?人們很久就對這个问题感到興趣了。可是直到最近以前科学還不能给他一個正確的答案。僅僅是許多不同的科學假定。 蘇聯科学界去年宣佈了自己关於行星起源研究工作的總結。這是关於地球和其他行星起源的最正確的新理論,是由奥·尤·施密特院士最先提出來的。假如我們從遙遠的宇宙空间來看我們的地球,就可以看到這样的景像:地球和其他行星繞着太陽,一直向着一定的方向運博。行星的路徑成为圆形而且排列在一個平面内。此外,所有的行星好像陀螺一樣,依着一定的方向旋轉。這正说明了太陽系是一个非常精確的結構,各行星不是单独地而是在同一個時間內一起產生的。到形成行星時,太陽周圍有很多小分子——灰塵在運轉。這些灰麈互相黏在一起同時逐渐地結合成一個大的球體——行星。地球也是這樣產生的。 資本主義国家的科学家說:地球和行星是當着某星球經過太陽时,從太陽拋出的轉動物質形成的。因此,他們認  相似文献   

2.
一 準確時間是怎样來的? 在没有鐘錶的時代,人們的勞動時間,都以太陽為標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發明鐘錶以後人們可以依靠鐘錶來决定工作的時間,比觀察太陽精確和方便得多了。但是鐘錶有快慢,快慢的程度,也不是個個一樣的;我們怎樣才能够得到準確的時間來校正鐘錶呢?準確的時間,是要根據天體[註一]運行的觀測來確定的。我們  相似文献   

3.
筱梦 《未来与发展》1995,16(2):47-50
1995年,是國有企業改革年,隨着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全國至少將有180萬職工面臨失業的危險,他們將告别原崗位,尋找新的出路。加之目前已有500多萬失業大軍,這180萬人的就業問题,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人們不禁要問,這180萬人的“飯碗”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這是一個有趣味的問题,却並不是一個頂简單的問题。多少年来,許多人都企圖解答這一個問题,但是結果並不好。一八五四年爱爾蘭有一個主教名叫吳沙(Ussher)的,在聖經記錄中說地球生於紀元前四○○四年十月廿六的早晨九時,现在看来真是荒謬得可笑了,但是在當時教會是一切的權威,很少人敢去懷疑,因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愛讀文藝性的科學作品,但是科學怎樣以及根據什麼去和文藝結合起來,是不很明白的,伊林在這篇文章裹清楚而充分的回答了這個問題。伊林認為科學和藝術都是為了尋找生活的真理,更精確、更深刻的反映現實,幫助人們改變現實。科學家不僅應該根據邏輯和理智來寫作,還要具有濃厚的情感和想像力。伊林說由於共產主義的建設,科學已日漸深刻的參加到廣大人民的生活中,成為生活上必需的下可分離的部分。這樣,他很明確的指出了文藝性科學作品的發展前途。這篇文章值得我們的通俗科學讀物作家閱讀和參考。  相似文献   

6.
一化學沉積岩層 在地面的水——海洋和湖泊——里,溶解有種種的物質。因環境的變化,這些物質常常依化學作用而沉澱下來。沉積物固結後,就形成了層層的岩石——地質学上就叫它們為化學沉積岩層。在沉澱的過程中,各種溶解物質相互間起着複雜的化學變化。有單純依賴水分蒸發,直接使物  相似文献   

7.
在北極的地方,冰雪終年不化;但是,當你到了非洲、阿拉伯,那裏永遠也看不到冰雪。在瀋陽的冬天,我們要穿很厚的衣服;在夏天,則只能穿單薄的了。今天地球上氣候分佈是各地不同的。由於现在的氣候狀况,就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地球從前地質時代中氣候是什麽樣子。我們就要問:古代氣候是不是和今日的一樣呢?根據什麼去推斷呢?地質學中有一分科——古氣候學正是來回答這些問题的。我們知道,一切事物都是在變化。地球也同樣在變化着,發展着。地球自他生成以來,直到現在時時刻刻都在遞變之中。海洋升起为陸地,高山變为平  相似文献   

8.
我們生活的世界上,充滿着各種東西,有石頭,有金屬,有花木,有動物,有水,有氣,真是五光十色多種多樣。作成世界上這些成千成萬的東西的材料在科學上叫做物質。例如椅子、桌子,它的材料是木,木就是物質的一種。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物質的世界,它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存在着,生命和人類就是在這樣的物質世界中產生出來,發展起來的。人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中,從事生產勞動,在勞動的過程中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東西:石頭、花草、樹木等等。這樣,就逐漸積累了關於物質的各  相似文献   

9.
為迎接新中國誕生的第一個新年,我們於上年十二月間向多位科學界的先生們發出一封信,這樣說: “輝煌的一九五○年迅將來臨。在這一年間,我們可以預料到的,爲全中國的勝利解放,爲經濟建設及文化建設的大力發展。很顯明的,一九五○年將標誌為中國人民由貧困到富強,由災難到幸福的轉捩點,這其間,科學將發揮很大的作用。敝刊爲一本通俗科學期刊,在這偉大的新時代,我們更當勉勵自己,充實内容,刷新篇幅,好好担當本身的任務。每年新年,我們均有特刊的編輯,這囘的特刊,我們更想把它作為新中國經濟建設及文化建設的一支號角。我們因此計劃以“新中國、新科學”爲這一特刊的總題,請求全國科學界的先生們在這一總題之下爲讀者講幾句話。無論是過去中國科學工作的總結,今後中國科學工作的展望,科學工作者的道路,以及一年來的科學成績就某門科學講,或是就一般情况來說,均爲我們所深切期待,亦爲讀者所樂於知道。……”截至發稿日為止,我們收到了二十位先生的赐文,有就普及與提高,新科學的内容和方向,科學工作者的今後任務幾個問題發抒意見,或取某一文題撰賜專篇,前者我們編入“新中國新科學”的總題下,後者我們列為“特稿”發表。我們很感謝這二十位先生,使能如期有了一本相當豐富結實的特刊,我們即以此特刊貢獻給我們讀者希望我們的讀者接受這一份禮物,在一九五○年中加緊科學與技術的業務學習,在新中國的建設工作中,勇敢地,熱情地,做人民的勤務員,先鋒隊! 上面六個字是集的毛主席的字,我們在他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面邁步前進,我們須時時不忘毛主席給我們的教育和啟示,發展生產,發展科學,逐步完成新中國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偉大任務。  相似文献   

10.
“偉大沉寂的大陸”,這是大家把來給與世界第六大陸的南極洲的稱呼。南極洲是直到一百三十多年前才被發現的,我們對於南極洲的知識知道的還很少,它的有些地方的海岸,還没有準確地畫出來。南極洲是在地球的極南端,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圍繞着它。它的整個面積,據現代的估計,約有一千四百萬平方公里,等於美國、印度、南非聯邦、瑞典、法國、英國、意大利七個國家面積的  相似文献   

11.
學天文從看星開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看恆星比較簡單,有一本星圖就可以了;但是看行星必須要先知道行星的動態,因爲行星是在繞着太陽走,它們在星座間的位置在時刻變化着。一九五四年中各行星的動態是怎樣的呢?在講到它之前,先把幾個現象以及這幾個現象的名稱解釋一下。行星繞着太陽旋轉的方向是由西而東,但是我們地球也在運動,因此從地球上看行星,有的時候,它們是在  相似文献   

12.
聯系實際應用以提高教學效果,在數学教學中是极待解决的問題。東北譯蘇聯的高中代數學(原著1949年莫斯科出版)的編輯方法,值得提供我們作為參考。該書的特點可以在所選擇的例題上,充分的表現出來。這些例題都是根據工業技術上的材料,具有鮮明的创造性。如: 例一“在熔接长为1米,厚為d粍的鋼版時,其成本为k萬元,k的表示如下: (1)用氧炔焰熔接時 k=1.5 0.95d (2)用氢氧焰熔接時 k=4 0.6d 问在什麼厚度開始用氫氧焰合適” 這一問題原意在說明图解在工業上的應用。圖解的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宇宙漫话     
我們誰不欣賞點缀着許多星星的,美麗的夜空呢? 可是星空的引人注意並不僅僅在於它的美麗。自古以來,人們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早已認識它了。遠在太古時期,遊牧民族已經會按照星星的方位在廣闊的草原中找出道路。在古埃及,尼羅河每年的氾濫意味着尼羅河流域農業季節的開始,但是正確地預測氾濫的到來,祇有等到經过長時期研究星空的變化,埃及人學會了編製曆法的時候,方始成功。研究宇宙構造的天文學的開始,正像其他科學一樣,也是由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和人類社会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可是,在過去幾千年中,人們還不能够正確地解釋和了解宇宙的构造。當時的教會竭盡全力宣傳聖经里的傳說,來阻止這種科學的發展,但天文學終究在与唯心論進行激烈的鬥爭中發展了起來。望遠鏡還没有發明的時代,對於天空的觀測,還是依靠肉眼,在許多星星的中間被發現了有五顆星,顯然不同於其他的星星。首先,它們的光並不像其他  相似文献   

14.
最近幾個月來,研究生物學科的朋友們都在熱烈地學習米丘林·李森科學說。不可否認的,由李森科所整理後而提出的米丘林學說,特別是其中關於遗传和進化的闡釋,已經为生物科學劃開了一個新的紀元,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所以,這一個學说是每一個搞生物學以及從事於與生物科學有關的工作的人們都應該學習的。 這里所寫的,是上海生物學会米丘林·李森科学說學習小組在討論時所用的一個提綱。它祇是由少數人草率地擬訂的里面一定还有許多缺點,所以要發表出來,是向大家提一些可供參攷的意見,希望從這里開始,拋磚引玉能夠產生出一個有系統的、完整的、合乎理想的學習米丘林·李森科學說的體系出來。李森科说過:“生物學各科的工作者,要精通米丘林學說底深奧理論,最好的方法還是去研究米丘林底著作,把它們反覆讀熟,然後再依解决有實際重要性的问题的觀点来分析它們。”可是,在今日的中国,要參攷米丘林底著作还是件十分困難的事。為了使參加學習的同志們容易有所參攷起見,我們這一個小組里所指定的參攷材料祇是李森科在蘇聯列寧農業科學院一九四八年大會中所作的關於生物科學現狀的講词這一個文件,已經有四、五種中文譯本,所以應該是不難獲得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學大衆的編輯人,在年前就發通告,要為新年號徵求文字,以“新中國新科學”爲特刊的總題, 願意將這本刊物作為新中國建設的號角。在百忙之中,編輯人又於北京來信中催問。自問於這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年是新中國經濟建設及文化建設到來的第一年,我们對於上海方面的科學建設,有一個小小的希望。上海有六百萬的人口,也是世界上有數的大都市,在這提倡科學建設的時期,至少應有一個自然科學館,一個動物園,一個水族館,一個植物園。我是研究動物學的人,想談談上海動物園的建設。  相似文献   

17.
據說古時候曾經有兩個小孩子爭辯過太陽遠近的問題。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在早晨和黃昏時比較近,因爲那時候看起太陽來比在中午的時候看起來大一些。”另一個小孩子說:“太陽在中午的時候比較近,因为中午的太陽最熱最亮。”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因而各不相讓,但是誰也下能說服對方。 現在,由於自然科學的進步,我們已經可以解决他們的爭辯了。諸位讀者看了下面的解釋,一定可以覺得,這個問題在古時候,随便怎樣聰明的人也是不能答覆的。我們怎樣來找這兩個表面似乎矛盾的現象的真正原因呢?有一個很簡單的解釋或許會被人們想到:那就是以爲這兩個現象是由於太陽本身的變化。我們儘可以說太陽是一個球状的大火爐,它會得漲大  相似文献   

18.
国庆献词     
偉大的光芒萬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屹立在世界上三年了!三年來,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文教工作上都有了卓越的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這些成就使得我們的朋友歡呼,使得我們的敵人發抖。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這是我們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產黨領導之下,創造出來的奇蹟。我們要知道,這還僅僅是三年的準備階段,是在舊中國殘破的基礎上,徹底摧毁了封建主義,打退了帝國主義的進攻,消滅了官僚資本主義,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進行了經濟的和文教的恢復工作,而我們的成就已是如此驚人。瞻望即將到來的十年大規模建設,我們將以何等歡欣的心情和堅定的信心來迎接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高潮! 本刊是一個傳播科學知識的刊物,主要的讀者是爱好科學的青年。我們於歡慶國慶的時  相似文献   

19.
電的道路電是已經得到了。强大的電子流準備着在有軌和無軌電車的發動機中大顯身手,使大大小小工廠裏的機床轉動,讓千千萬萬電燈泡發出明亮的光輝來。巨大的、久經訓練的‘電荷軍隊’正等侯着‘指揮员’的命令,他將給它們指出正確的前进道路。 現代化的軍隊到處都能够通行。在空中,有流的很好的絕缘體。電子愈來愈多了,積集在一塊金属片  相似文献   

20.
當我們學習從猿到人的時候,認識到猿人是從寒冷的冰期過來的。我們就要發問:“冰期是什麽光景”?“猿人怎樣渡過冰期”?“以後還會有冰期麽”?等一連串的問題。 現在的格凌蘭島、南極洲和冰島等地存在着廣大的冰雪,這些冰雪幾乎佔據全島或全洲的面積,可以稱为冰海。現在的高山像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崑崙等山脈的高峯,以下的溝谷中都有順溝蜿蜒流下的冰河,它們是固體軟流,流的很慢,而且這慢是難以覺察的。冰河上邊可以生長樹林,但樹林在逐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