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案例】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我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北大荒物产丰富的句子赏析,进一步感受草塘的可爱。这时,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课文:中说‘棒打狍子瓢舀鱼’还说‘今年春天给你们邮的鱼干,一点儿不掺假,都是我,用瓢舀的’。瓢能舀到鱼吗?我不信,因为在我家承包的鱼塘里怎么舀也舀不到。"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让学生抓住“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体会草塘物产丰富时是这样引导的:“对于这句话,老师有  相似文献   

3.
缴情引趣活记乐背──《可爱的草塘》教学札记江苏徐善俊《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他生花的妙笔,描绘出北大荒草塘的可爱:像大海一样的草垢,翠绿翠绿的浪花,清凌凌的河水……简直是一幅美好的画卷!草塘之所以可爱,还不单单是景美“棒打狍子瓢舀鱼...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草塘》公开教学已近尾声,一位学生突然站起质疑:“老师,课文中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我觉得她太自负了,咱们国家那么多名胜古迹,胜过北大荒的有的是。”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价值,马上加以肯定,并顺势反问:“是呀,北大荒真的‘哪儿也比不上’吗?请大家认真读读书,再讨论。”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我认为北大荒是可爱,这从课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不然作者也不会陶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学过程:一、紧扣俗语。自主探究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谈谈体会。(生自由学习) 生:我最喜欢“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俗语。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草塘的物产丰富。  相似文献   

6.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不仅描绘了草塘优美的景色,还通过“棒打狍子瓢自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表现了草堆丰富的物产。文章最吸引人的、文笔最优美的要数第四节写夏天的草塔和第十七节写清清的小河。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我紧紧地抓住这两节,采取“激情引趣,话记乐背”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看图听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认识课文的起点,小学语文教学须从整体阅读开始。课前,我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了一幅满目葱绿、优美素雅的草塘景色(夏景)的彩色的幻灯片。授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草增投影。然…  相似文献   

7.
小语第十册《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如下的做法。一、析题入手,激发情趣。课题,是文章的窗户。如何扣住课题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索新课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时我分两步析题:先析“草塘”,间学生:什么叫草塘?后析“可爱的”,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草塘的可爱?这种从析题入手,巧设疑难,使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课文的做法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二、疏导思路,授以方法.课文描写草塘的可爱,主要通过四个画面的描述来体现: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③水泡子逮鱼;④  相似文献   

8.
钟英花 《四川教育》2006,(10):43-43
人教版小学语第九册26课《可爱的草塘》,是一篇经典的精读章。作笔下的草塘无疑是美的:辽阔如海,鲜绿的、翠绿的、墨绿的,绿得发光、鲜亮,还“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那样富于动感、韵律;小河清澈如明镜,倒映着绿草、蓝天和白云,宛如仙境;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不大的水泡子里挤挤挨挨的都是鱼。  相似文献   

9.
教学《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临近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课文中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我国有那么多的风景名胜,有很多比北大荒好的地方。”对于学生的提问,我首先肯定她提得好,而后要求学生读课文寻找答案。同学们开始认真读课文了。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起小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北大荒很可爱,作者也陶醉在北大荒的美景之中,这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来。但要说哪儿也比不上,这有点夸张,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就比它美!”这个学生一回答完,引得班中好几个同学也随声附和。多么聪明善思的学生!他们能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真…  相似文献   

10.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前部分作了这样交代:“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接着文章作了多处呼应。“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北大荒“就是哪儿也比不上”、“我恋恋不舍地上了岸”  相似文献   

11.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临近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课文中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我国有那么多的风景名胜,有很多比北大荒好的地方."对于学生的提问,我首先肯定她提得好,而后要求学生读课文寻找答案. 同学们开始认真读课文了.  相似文献   

13.
《可爱的草塘》课堂纪实□凤城市凤凰城区中心小学孙悦华第二课时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可爱的草塘》。谁能说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初到北大荒,看到那里的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师:回答正确。现在我们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4.
《可爱的草塘》是第九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讲述了作者初到北大荒时 ,由于不了解而感觉没意思 ,后在“小丽”的带领下来到草塘 ,看到草塘的美景 ,听了小丽的介绍 ,又亲身体验了逮鱼的乐趣 ,不由深爱上草塘的感情变化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草塘的美景和丰富物产 ,从中感受草塘的美丽和乐趣 ,并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一、自读生疑 ,切入主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利用教学开端进行生动的范读 ,不仅使学生初步感知了教材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 :“设身处地 ,激昂…  相似文献   

15.
《可爱的草塘》一文,通过作者初到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境内一处草塘的美丽和富饶。文章语言活泼,文字隽永,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本文。我作了以下的构想。一、紧扣题眼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紧扣题眼“可爱”一词。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 1.作者写了草塘的哪些景物来体现草塘的可爱? 2.作者写草塘的可爱,是抓住哪些特点写的? 3.小丽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北大荒,说哪儿也比不上它?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议论,引导学生列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教学过程:一、紧扣俗语,自主探究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谈谈体会。(生自由学习)生:我最喜欢“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俗语。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草塘的物产丰富。师:你能从修辞手法角  相似文献   

17.
《可爱的草塘》(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是一篇文字隽永的抒情散文.根据课文的特点,要紧扣“情”字,训练阅读,提高认识,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一、紧扣题眼,整体把握线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表现草塘的可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列出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景物:①草塘夏季的美丽景色.②春冬草塘的景色.③在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④河水里倒映的草塘美景.学生从寻找到的可爱之物中,抓住作者行文的线索.一般来说,小语教材中的散文,大多有明暗两线.明线,表现了文章的结构美;暗线,蕴涵着文章的情感美.因此,教学本课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即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塘,惊喜之情就溢于言表,发出“情不自禁”的赞美;当作者听到小丽介绍春冬草塘的特有景象时,作者又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赞叹;当作者在水泡里逮鱼时,从“不禁惊叫”的喜爱,发展到“恋恋不舍”的眷恋;当作者看到河水里美丽的倒影时,“啊”的一声发出赞叹,甚至产生“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画卷”的珍惜感,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的美景所陶醉.作者感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至此,学生的学路与作者的思路接轨了,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次,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可爱的草塘》一课,颇有收获。下面录其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板书课题:5美丽的草塘。)(学生窃窃私语:老师写错了。)师:有什么话要说吗?说大声一点,让我们听听。生:老师,您的课题写错了,应该是“可爱的草塘”。师:(故作惊讶)真的写错了吗?真的不能用“美丽”?生:我预习时发现,草塘不仅很美丽,而且里面还有很多鱼、狍子、野鸡,用“美丽”不全面。生:我预习时觉得,草塘景色美丽,物产丰富,就像西沙群岛那么“富饶”,用“美丽”不合适。师:同学们读书真仔细。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中有“美丽”吗?生:《美丽…  相似文献   

19.
唐海岚 《湖南教育》2003,(15):49-49
上课整体感知。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将草塘美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立刻被又大又美的草塘景色吸引住了。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草塘这么绿呀!”“真美呀!”“这么大呀!”教师趁机说:“草塘里还有许多我们南方没有见过的物产,在草塘上还可以亲眼目睹到平日里见不到的有趣活动。有兴趣的同学请随老师到草塘去游览一番。”接着,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概括归纳。在学生整体感知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草塘留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可爱”一词。教师便抓住“可爱”提问:“草塘的…  相似文献   

20.
“教是为了不教”的含义,就在于教学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学生领入学习之门,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会学”,也就是通过自学去读懂一篇课文呢?下面就《可爱的草塘》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可爱的草塘》讲的是“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