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莉君 《科教文汇》2007,(6X):46-46
怎样才能让激情充满课堂?用教师的激情去唤醒学生的激情,用学生的激情感染教师,师生共同进入语文的审美意境。语文教师要有职业激情,还要有热爱生活的激情。但是,要完全点燃学生的激情,还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授课技能。情感是互动的,当教师投以激情,必将得到学生激情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大凡成功的语文名师,无不对语文教学充满着激情。激情教学就是用这种强烈的情感去进行教学,去吸纳和传播知识,用真挚的感情,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启迪学生心智,挖掘学生潜能。然而,审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上,教师讲课少气无力,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语文课堂实现激情教学,教师充满激情是激情教学的前提;精心课堂设计是激情教学的基础;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是激情教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或者都曾有过这样的抱怨:那么认真地备课,怎么学生就是不配合,导致课堂死气沉沉?细品味,发现缺少的是激情——教师的激情。教师在课堂上有激情、有活力,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充满激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文探讨了教师激情的来源和表现形式,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就一堂语文课来说,应该是美感与诗意的交流场所。不管教育怎么“教”,课程改革怎么“改”,语文课堂都应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构建诗一般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溢着生命的律动,是每位语文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诗一般的课堂,其主旨是教师用诗一般唯美的语言缔造课堂,用诗一般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一般的意蕴营造课堂,再用诗一般的激情渲染课堂。课堂要成为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要有表达的自由,要有抒情的自由;教师要学会蹲下来,平视学生,用关爱的眼神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升级,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教师也要积极深入体验课文情感,积极把课文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创设"以情激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唯唯 《科教文汇》2014,(2):185-186
语文学科是最富有人文情感、人文关怀的学科,语文教师也应是最富有激情的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体验心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命体验中挖掘语文课程的内涵,提升他们语文学习的素养。成为爱语文,重情感、懂生活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李晶 《科教文汇》2011,(29):73-74
我校内初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于南疆喀什偏远农牧区的维吾尔族家庭,对于这些母语非汉语学生的维吾尔族孩子,教师自己要激情投入,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并结合教学实情教给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飞燕 《知识窗》2020,(2):38-38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加强小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通过课文阅读范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逐渐消除小学生写作文的畏难情绪。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了加强学生片段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朱敏 《科教文汇》2013,(17):150-150,152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就必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用激情感染学生,坚持正面引导,用理性启迪学生。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郝喜红 《科教文汇》2009,(17):104-104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主客观两方面渗透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体验到作品蕴含的情感,产生思想上的融合,感情上的共鸣,获得阅读的新感受。  相似文献   

11.
生命乃教育之原点,语文课程与生命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师只有以自己旺盛的生命之火,才会点燃学生那旺盛的生命之火;语文教师只有以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才可能换来学生那充沛地生命激情。语文教师只有凭着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搭建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平台,学生才能在此平台上建构自己的生命格局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较扎实的教学语言基本功,因为"言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而语文教学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语文课有学头,有趣味.如果语文教师不善说,即便是自己满腹经纶,满腔热忱,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欢迎.而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幽默、形象、趺宕、诗情的特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5分钟内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课堂理念。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还承担着德育的重要任务.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采陶冶学生;培养明辩的能力,让学生追求真善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15.
周君 《知识窗》2013,(22):20-20
小学生正处于开始认识和思考生活的阶段,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应用广泛、贴近生活的学科,语文应该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但受到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的影响,有些语文课变成了应试技能的训练课,以致学生学得没兴趣、教师教得没激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为了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的可爱之处,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一、语文,因美丽而"可爱"语文教师既要关注生活,又要立足课本,努力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注重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也要随之改变。相较于过去灌输型的学习方法,初中教学中对于兴趣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才会自发地寻求办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为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现能力等,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际元 《知识窗》2010,(1X):79-79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自己的授课产生吸引力,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要使学生思维活跃,灵感火花不时闪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四激"。一、激情"激情"即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课堂上老师要充满激情、课堂结构要有起伏变化、要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活”起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美好情感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行之于情,亲身实践;晓之以理,以理激情.  相似文献   

20.
目前语文学习不受重视,教材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提高语文能力引起教师的重视。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际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失为一种极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