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豪言壮志早已被现实的无奈和艰难所取代,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慢慢地,我们很多教师开始厌倦这份工作,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对什么也没兴趣,工作日益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既而在职业倦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环境、待遇、升学、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导致职业倦怠。笔者试从学校管理角度和教师个体角度浅释了减轻、消除职业倦怠情绪的可行性,以求得学校和教师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桂华 《科教文汇》2007,(6X):12-13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豪言壮志早已被现实的无奈和艰难所取代,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慢慢地,我们很多教师开始厌倦这份工作,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对什么也没兴趣,工作日益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既而在职业倦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环境、待遇、升学、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导致职业倦怠。笔者试从学校管理角度和教师个体角度浅释了减轻、消除职业倦怠情绪的可行性,以求得学校和教师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研究以拉萨市10所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考察拉萨市10所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表明拉萨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并不严重,但已广泛存在。其中,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得分较高;拉萨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学校类型、性别、授课班级、教师职称等因素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4.
严海鹰 《科技风》2012,(10):209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著,本文通过职业倦怠的内涵和表现,探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解决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藏、汉两族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方法用MBI对360名中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汉族普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得分显著高于藏族普通中学教师。②汉族重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藏族重点教师。⑧汉族普通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同民族的重点中学教师。④藏族普通中学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和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两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同民族的重点中学教师,两者去人性化维度得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藏、汉两族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存在差异,文化背景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诚 《内江科技》2010,31(4):169-169,109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职业倦怠,究其原因既有学校、社会的原因,又有教师个人在专业发展中心理调试不当的原因。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要全方位入手,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地评价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蒋瑞格 《科教文汇》2011,(17):6-6,38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职业中的工作者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惫状态。职业倦怠往往带给教师的身心、教学及社会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减缓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建议:通过加大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力度与管理权力;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内外部环境,来提升中小学管理层教师工作满意度;体现发展与晋升考核标准的奖惩性、公平性、发展性、多维性;创造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交流机会。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组织公平量表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教师组织公平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严重,组织公平感较低;年龄、职位层次、中小学教师等变量对教师组织公平感和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组织公平感能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其中分配公平对个人成就感和情绪耗竭的预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日益应用于各种公共服务类行业。本文以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职业倦怠的程度及其表现,并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原因及对策,以期了解并解决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日益应用于各种公共服务类行业。本文以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职业倦怠的程度及其表现,并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分析原因及对策,以期了解并解决山东省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陆海  张雯艳 《大众科技》2016,(11):92-95
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相比普通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因承受着更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和自身发展压力更易发生职业倦怠。文章从环境因素,个人发展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分析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提出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应注重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激励,敬业意识培养,心理健康辅导,关注身心健康融合。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从事了20多年的教育教学职业生涯里,我越来越觉得很有必要探讨、研讨一下教师"职业倦怠"这个特殊课题了;在探讨、研讨中认识和认知职业倦怠,从而以一种有效方式去面对和应对职业倦怠;这就是我想探讨和研讨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职业倦怠"的含义2012年7月,我特别倾心地聆听了上海松江区专家团徐旦泽校长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啊!尤其他的"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课题,深深吸引住了我;因为在这之前,我也曾在自己内心深处探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考察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采用职业认同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292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整体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但同时也伴有较高的职业倦怠水平;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自我效能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影响职业倦怠时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8%。研究结论可以为降低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优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它不仅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而且还对学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消极影响。本文引用了职业倦怠的心理学概念,着重探讨了它的产生原因,提出了走出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师群体极易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应当引起教育行业足够重视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职业倦怠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有效的防治及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保障。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因素,应分别从这两方面着手,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在高校教师群体中极其常见,它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对学校和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危害。本文旨在对高等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危害提出认识,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成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丁颢  刘顺有  杨浩 《中国科技纵横》2011,(5):103-103,110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它是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一个过程。教师职业倦怠是学校变革过程中领导面临的新问题,它的出现将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本研究认为,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是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三个主要因素,组织、领导和教师个人都可以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解决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维护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身心健康,从而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爽 《大众科技》2015,(3):134-136
当前职业倦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文章依据对辽宁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研结果,从社会、高职院校和教师个人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对职业倦怠的解决措施,以期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以及最终推动辽宁省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湘红 《科教文汇》2009,(32):199-200
职业倦怠是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措施,以期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所面对的学生的特殊性,加之来自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种现象如不及时得到控制,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本文试图从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表现,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危害以及缓解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入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