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再说"美丽"师:我们全班39位同学,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描绘了不同的"美丽",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篇你们画出的"美丽".(师发讲义,学生阅读)这也是一种美丽1.一个冬天的早晨,爸爸由于有事,早早地就出门了.我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正做着梦,门铃突然响了."谁这么早来我家了呀!"我极不情愿地穿上衣服,懒懒地去开门.2.刚开门,一股刺鼻的味道就钻到了我的鼻子里.我抬头一看,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站在门口,笑眯眯地问:"这里是姓陈的吗?"我没好气地说:"是!"那老头继续说:"你爸爸在家吗?"我不耐烦地说:"不在.你下次再来吧."于是,我把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相似文献   

2.
风·车·人     
风,像惊狂的精灵,扑天盖地地疾走. 放学了,我和几个同学艰难地走出教学大楼,只听得一阵"咔嚓嚓"的声响.寻声望去,原来是停放在大楼前的一排自行车被风吹倒了,一辆辆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全倒了! 哈哈哈……"一个同学欢叫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游新疆的途中,我们一群人在车上睡得迷迷糊糊. "驴车,驴车!"导游突然指着窗外大喊.大家一下子都清醒了,扛起"长枪短炮"往车外跑.过了一会儿,一位眼尖的阿姨指着前面说:"看,驴车!"大家都惊喜地循着视线看过去.驴车"踢踢踏踏"地进了路边的一个小村庄,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跟了进去.  相似文献   

4.
"放弃我吧,去救别人" 天昏.地暗.地动.山摇. "5.12"大地震把汶川等地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人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等待救援.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教育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对已学知识"不懂装懂,似懂非懂,说懂了但不会解题".我们称之为"伪懂"现象.这是由师生两方面造成的.一、"伪懂"的成因(一)教师方面1.课前准备备课时不备学生,脱离学生实际,教师洋洋洒洒地说完了一节课,部分学生则迷迷迷糊糊地听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6.
"溜溜儿,回窝了……" 远远地一声声赶鸭子的喊声,打破了黄昏的宁静. 一个健壮的老妇人缓缓地移动一双大脚走来,身前一群小鸭子歪歪扭扭地跑着.  相似文献   

7.
芊和 《家教世界》2022,(1):48-49
在网上看到一个超级可爱的小视频,一位妈妈哄自己2岁多的儿子睡觉,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妈妈!妈妈!"虽然已经关了灯,但宝宝毫无睡意. "怎么了?"妈妈疲惫地回应着. "你说'唉!'"宝宝认真地教妈妈回答. "你话太多了,可以闭会儿嘴吗?"妈妈可笑又无奈地说. "我不可以闭会儿嘴,我本来就是一个话匣子呢,妈妈!"宝宝奶声奶气地回答道.  相似文献   

8.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被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相似文献   

9.
值班有点辛苦,我无精打采地站在广场上.这时,来了一群孩子围着我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我乏力地眨眨眼睛,只听见有个孩子说:"老师,你累了吧?"我刚想说"不累",背后便有小手"咚咚"地为我捶背了.我心头一热,连忙握住小手说:"谢谢你,老师不累,你们去玩吧!"  相似文献   

10.
夏日玩雪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深圳"世界之窗"游玩.游览了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之后,我们来到"冰雪世界"痛快地玩了一次雪.  相似文献   

11.
清晨,太阳艰难地从地平线上爬上来,扬着灿烂的笑脸. 小鸟的歌声把刘玲玲吵醒了.她掀开被子"呼"的一下坐起来,双手习惯地揉揉蒙眬的双眼,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昨晚她做了一个恶梦,吓得她大喊大叫.她镇定一下情绪,抬头张望着木窗子,只见窗边照例挂着一只破竹篮,篮里有半篮青菜.她"吱呀"一声打开门,十分轻松地取下竹篮.  相似文献   

12.
期待停电     
突然,停电了.我欣喜地推开满桌子的作业本.往外一看.整幢大楼黑沉沉的.我赶忙在客厅里点上了一支备用蜡烛。正在"爬格子"的爸爸从屋里摸索着走出来.嘟囔着:"灵感来了,电却断了。"妈妈唠叨着:"真该死.这么精彩的越剧看不成了。"我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烟瘾     
黄澄澄的牙齿,黄澄澄的指甲,这便是我那患有严重烟瘾的父亲给我的印象. 父亲那向内弯曲的食指,伙同矮胖的大拇指,如"筷子"一般,夹尽了无数佳肴. 最早的记忆是"纸卷烟菜".那时候,父亲总是贪婪地把塑料袋里的烟草扫描良久,然后眉头深深一皱,伸出"筷子"夹了一些.接着又分外怜惜地看了看"筷子"中的菜,轻叹一口气,终因不舍放了一些回去.然后他从一只烟盒子里扯出一张烟纸,娴熟地卷起烟卷儿.终于大功告成,可以开始吸烟啦.父亲把"烟卷儿"夹在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走到炉灶旁,首鼠两端良久,终于痛下狠手,点了烟,"啪嗒"轻轻吸了一口,慎之又慎,用"筷子"夹了又夹,又是良久,再"啪嗒"一口.  相似文献   

14.
<正>"奇偶性"是继"单调性"之后的函数又一重要性质.它从"形"的角度刻画了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从"数"的角度刻画了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借助函数的奇偶性,可以更好地利用函数来刻画现实世界、生产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及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奇偶性,亦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由局部研究整体的目的.基于此,笔者所在的备课组进行了一次关于"函数的奇偶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堂.需要"黎明的感觉"。"黎明的感觉"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教学在某个瞬间引起了学生思维的警觉,引发了学生认知的冲突,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充满灵性地表达,超越自我的先见,获得了阅读的新生体验。  相似文献   

16.
地理是中学阶段一门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得较好的学科.地理学科兼跨文理,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为此,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我们应注意把握好"地与理"、"文与图"、"人与地"和"知与行"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冯嘉诚.你的牙可真白、真整齐呀.都可以做牙膏广告了!"同桌说.说起牙齿.小时候的一次"扔牙"趣事便不由得涌上了心头……那时我才上一年级.一天.我的一颗乳牙光荣"下岗"了.正当我准备把它扔掉时,奶奶连忙拉住我.认真地说:"嘉诚.乳牙掉了可不能乱扔,这里可有学问呢!""什么?扔牙还有学问?"我疑惑地问."可不是!上牙藏床底,下牙扔屋顶."  相似文献   

18.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他以反讽的叙事,深刻地揭示出了"生活在此处"与"生活在他处"的矛盾,反映了生活的困境,折射出了生活的幻象与生活的真相.  相似文献   

19.
"证实原则"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支柱.按照"证实原则",一个命题在理论上是否有意义,要看它能否在经验中得到证实.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原则遭到了后来各流派、尤其是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者"的波普的批判.波普在对"证实原则"批判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证伪原则"."证伪原则"是对"证实原则"的扬弃,但我们不能片面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相似文献   

20.
小磊是个天天迟到的孩子.6年级的学生了,有时候第一节课已经上完了,他才背着书包、不紧不慢地走进校园. 那是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早上.第一节课快下课了,我听到门外传来一声轻柔的"报告"声,教室里顿时"哄"地大笑.我转身一看,只见一个男孩背着书包,怯怯地站在教室门口.我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离下课只有两分钟.我朝他走去,轻声问:"你叫什么名字?"他低着头不吭声,这时,从班级里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老师,他叫小磊,从1年级到5年级天天迟到."这时,同学们又"哄"地一声笑开了,声音显得特别刺耳,我听出那分明是嘲笑.我连忙用眼神制止住大家.我没有大声训斥他,而是摸着他的头,轻声问道:"你今天迟到了38分钟,明天能早点到校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