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由浅部找矿向深部找矿方向发展,找矿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就地球化学勘查方法而言,需要研发指标类型丰富、成矿信息量大的新方法以适应地质找矿工作的现实需求。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主持承担的“铜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研究”项目于2011年开始实施,历时三年。该项目是在以往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基础上立项实施的,围绕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两项核心任务目标,开展了典型试验矿床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研究,系统筛选并明确了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及其指示作用,充分展现了成矿系统中存在的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总结概况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应用基础理论;在控矿地球化学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揭示元素富集贫化机制,以判别和展示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运移方向为重点,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方法;利用MAPGIS软件平台,实现了三维异常结构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彭立华  王晖  王晓云 《科技风》2012,(16):150-151
区域化探会发现大量的异常,某些矿致异常具有相近的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已知矿上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总结,建立化探找矿异常模式,异常筛选评价及指导找矿。本文以1∶20万索伦军马场幅内已知的典型矿(化)点为例,对矿(化)点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背景、异常特征结合异常查证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地区找矿异常模式,总结了地球化学和地质矿产找矿标志,对该地区异常筛选评价、异常查证及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矿产勘查工作是一项极其繁琐的系统性工程,任何单一形式的化学勘查技术都很难对出现的异常进行合理解释。所以,在实际勘查中,一定要学会将化探方法和地质、矿床、遥感等技术整合运用,将每一种方法优势发挥到极致。另外,矿床类型和成矿条件都不同程度地制约每一种找矿标识和引导元素。所以,在利用铂族元素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具体矿区的地质环境,在地质研究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青海可可西里西部1:20万区域化探”是计划项目“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的子项目之一。项目通过开展区域化探扫面,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为资源、环境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在发现各类区域性或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上,查证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异常,对全区进行了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同时,进行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及富集特征分析,为基础地质及其他领域应用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该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07~2010年,实施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单位为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成果获得青海省2012年度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茅沟矿区矿床地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总结该区成矿规律,分析了矿床成因,提出找矿标志,对下一步勘查工作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综合方法找矿”系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度地质勘查招标项目。项目以发现具有大型、超大型远景的矿床为目标,注重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床,为自治区矿产勘查提供后备基地,全面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工作区内已有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以及其他相关地质资料,开展1:50000地球化学测量、1:50000矿产地质调查,在了解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工作区,利用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等手段,配合地表槽井探工程揭露,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对物化探异常做出找矿远景评价,圈定找矿靶区,选择成矿最有利地段进行深部钻探验证,提出矿产普查基地。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2)
通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在勘查区中的实施,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结合地层、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圈定了8个组合异常。对异常区进行了地表及必要的山地工程查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球化学勘查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勘查评价方法.近几年来,地球化学勘查的新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沼泽区等特殊地质区域普遍存在的有机质等对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干扰问题,而且建立了多目标区域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体系,同时还促进了新的地球化学理论的发展.本篇文章针对当前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新技术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遂川县金矿,在开展资源储量核查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已知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特征、金的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矿体形态、品位、厚度变化趋势等,重温原勘查报告的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重新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本文认为矿区内存有与加里东期中酸性岩体有关的成矿系列矿床,中深部有矿体及隐伏多金属矿体存在的可能,应利用中深部已有的探、采矿工程开展物化探工作.通过加大深部综合探矿力度,进行综合找矿,综合评价,有望扩大矿床规模,找到接替资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模型,即特定的地质标志+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该找矿模型的建立对二连——东乌旗一带及其他地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豫西熊耳山西段地区以往进行的大量地质工作基础上,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对区域地质背景、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粗略探讨,在矿床成因、控矿规律和成矿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熊耳山西段地区具有良好的边、深部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北部哈尔干沙尔地区金属找矿,解决突破难点问题,采取地面重砂异常、遥感铁染和羟基异常、深部激电异常、地面地球化学等特征多元成矿信息,发现存在一个w、M0、Ag、Sb、Pb、Bi、Sn多金属异常带,结合地质特征分析,初步认为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通过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多金属矿化带或矿(化)体.  相似文献   

13.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铅锌矿的主产区之一,通过在重庆市酉阳—彭水地区开展1:5区域地质矿产联测工作,在对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总结Pb、Zn元素的富集规律,对区域内寻找同类矿床提出初步的意见.阐述Pb、Zn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基本特征即地球化学条件、形成环境、含矿岩系、控矿构造、矿化标志等.  相似文献   

14.
青海温泉兵站地区I46E014008等六幅1:5万化探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承担完成,项目起止时间为2012年至2014年.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郑向光等人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温泉兵站地区分布有较大规模中基性火山岩,存在有一定规模的中酸性侵入岩,雁石坪断裂、布茸断裂、温泉兵站断裂等为导岩、控岩的较深大的断裂,楚多-查琼日断裂带为导矿、控矿断裂带等认识.认为该区域铁铜多金属成矿与中基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具有形成铁铜多金属矿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5.
胡瑞忠 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还担任《矿物学报》和《Journal of Geosciencesof China》副主编、《ChineseJournalof Geoe-chemisty》、《矿物岩石》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编委。  相似文献   

16.
乌兰乌珠尔铜、锡矿是通过1:20万地球化学扫面,在圈定Cu、Pb、Sn等异常的基础上,经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被发现的。经地表和深部工程验证,铜、锡矿化体沿走向和倾向均不连续,使后续的地质勘查工作难以为继。从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矿床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分析,本矿床具有"斑岩型"铜矿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矿床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从而归纳出了该矿床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勘查地球化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地球化学分支科学,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做出了很大贡献。据科学家推测,勘查地球化学发展以后将在地球化学应用范围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又将其称之为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是由化学家、地质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农学家与环境学家等多种学科综合的结果,还尚未成形。多种学科的综合可以使得应用地球化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发展,而勘查地球化学家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带动其他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潘启权  汪小勇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288-288,292
本文通过太平洞金矿勘探工作及查阅前人资料,通过对太平洞金矿矿床特征,控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灰家堡背斜及近背斜轴发育的断裂总体上控制了矿床及矿带的分布。通过对富集规律的分析,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其主要有地质构造标志,围岩蚀变标志,地层岩性标志及地球化学标志等.  相似文献   

19.
石屯沟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与已知的典型矿床—辽宁省关门山铅锌矿床地质背景及控矿条件极其相似,矿床严格受层位控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域化探异常明显,矿化范围宽阔,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因地形条件和地球化学景观限制,利用1/2.5万非正规测网替代正规测网在羊角寨矿区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研究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圈定了六处综合异常。经过异常踏勘,选出了五处具有找矿前景的地段,为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