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槲寄生     
槲寄生是一种寄生性的小灌木,多半生在杨、柳、椵、榉、桦、山楂、梨、榆、榛等树木的技条上,一般高三十厘米左右,成业生长。在春天树木尚未发芽的时候,人们由远处望去,它好像老鸦的巢。槲寄生的枝很强靱,成为整齐的二叉或三叉状。叶是革质的,在枝的顶端相对生长,稍有光译。枝、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槲寄生进行提取,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物中的黄酮进行测定,检测波长为510nm。采用实验对槲寄生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多样性气候和火山地貌的特殊自然环境,使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和植物同时生长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也是我这次采访的目的地。对,我要去采访一只蓝脚鲣鸟,我叫它苏拉。跳舞的蓝脚第一眼看到苏拉,我就被它一双湖蓝色的双脚和黄色的双眼吸引了。就像我告诉你的,鲣鸟们黄色的眼睛长在尖嘴的两边,有着非常好的立体视觉。脚的颜色从淡蓝绿色到深水蓝色部有。  相似文献   

4.
陈鹏程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137-137,38
我国素有“园艺大国”的美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树种地区差异较大,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观赏园艺植物种类比蔬菜、果树的种类还多,从绿色、红色、黄色等植物色泽的观赏性以及植物的生态效益看,几乎所有植物都可以列为观赏植物。观赏园艺植物的分类系统很多,本文从生态学特性分类的植物探讨观赏园艺植物在城市绿化中起的作用以具体例子来浅析园艺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草原四季有花,处处有花,简直就是一个野生花卉园。春季乍暖还寒,那蓝色的白头翁、紫色的马蔺、黄色小叶锦鸡儿就竞相开放;夏季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黄色的金莲花、白色的唐松草、黄色的野罂粟、淡蓝色的翠雀,更使人叫绝的是被喻为永不凋落的鲜花——二色补血草,即使在阵阵寒风中也屹然挺立。草原有许多野生花卉植物,有的可直接引种,有的可经过筛选,有的可作为材料,有的可制成干花,应用前景广泛而多样。  相似文献   

6.
黄色新闻起源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对世界新闻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在网络新闻高度发展的今天,黄色新闻有再度抬头的趋势,新闻从业者应该警惕它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新闻报》之间的竞争,随后在西方新闻界蔓延,至今仍是西方新闻界的不治之症。然而,"黄色新闻"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它的产生却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析,而同一个视角中的不同标准和依据也有不同的认识。"黄色新闻"的文化功能亦然。本文通过对"黄色新闻"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功能的实证分析,试图探讨现实"黄色新闻"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新闻报》之间的竞争,随后在西方新闻界蔓延,至今仍是西方新闻界的不治之症.然而,"黄色新闻"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它的产生却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析,而同一个视角中的不同标准和依据也有不同的认识."黄色新闻"的文化功能亦然.本文通过对"黄色新闻"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功能的实证分析,试图探讨现实"黄色新闻"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高红波 《科教文汇》2007,(7X):171-172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报业大亨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新闻报》之间的竞争,随后在西方新闻界蔓延,至今仍是西方新闻界的不治之症。然而,“黄色新闻”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它的产生却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析,而同一个视角中的不同标准和依据也有不同的认识。“黄色新闻”的文化功能亦然。本文通过对“黄色新闻”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功能的实证分析,试图探讨现实“黄色新闻”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槲寄生又叫桑寄生,是种寄生植物,以宿主的树液为生。因其适应能力极强,在各种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澳大利亚(除了塔斯马尼亚岛)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  相似文献   

11.
地球的镜像     
一   远远望去,这个星球是黄色的,因此,"探索号"上的宇航员们以为它上面只是一片裸露的沙漠.当宇宙飞船接近它时,才发觉到,这个星球有一层稠密的、黄色的大气,微微发绿的云块就像一个个岛屿那样,漂浮在大气的海洋之上.……  相似文献   

12.
在山野的岩石上,常常点綴着一些黄綠色、灰色、橘紅色、黄色的斑块,那是地衣。地衣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不下两万多种。在过去很长時間里,人们一直认为,地衣和其他植物一样,是一种单体  相似文献   

13.
荷叶铁线蕨     
冯至舟 《百科知识》2010,(24):56-57
蕨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因其叶片细裂如羊齿而被称作"羊齿植物"。它具有维管束组织,因而与种子植物被合称为维管束植物;又因它仍借孢子繁殖,所以与苔藓植物被合称为孢子植物。事实上,蕨类植物属于一个过渡植物群,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处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两门之间,它较苔藓植物进化,  相似文献   

14.
苦参碱     
《中国科技信息》2003,(6):32-32
苦参,别名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双子叶植物纲,豆科。落叶亚港灌木。根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夏季开花,碟形花冠,淡黄色,中医学上以根入药。  相似文献   

15.
据《北京晚报》报道,从重庆南川旅游部门获悉,考察队员最近在重庆南川大溶洞古佛洞中考察时发现“玻璃植物”。最令人惊叹的是,这种透明植物竟在幽深的地底开出一片灿烂的黄花。在终年不见阳光的古佛洞深处,考察队员们赫然看到一片面积约100平方米的透明植物。这种“玻璃植物”高约30厘米,叶片长3厘米、宽2厘米、呈桃形,开出一些喇叭形的黄色花朵。而令植物学家惊讶的是,在潮湿阴暗的地底深处生长的“玻璃植物”还开出了黄花,而且黄花与茎杆的连接仅靠1片花瓣支撑。有关这些植物的进一步情况仍在研究中。古佛洞发现“玻璃植…  相似文献   

16.
罗强 《知识窗》2014,(7):15-15
“克鲁克山是一只姜黄色的大猫,有着压得扁扁的脸,和肥肥的好像瓶刷子一样乍起的尾巴。它的主人是赫敏,在那之前它已经在宠物店里住了相当长的时间。克鲁克山有部分猫狸子血统,这也是它特别聪明,还能识别坏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叶上的叶绿体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是植物获取养料的最重要的方式。可是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叫“眼虫藻”的“动物”居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人们很迷惑,说它是动物吧,它能进行光合作用,说它是植物吧,它又具有动物的标志。甚至就连它的名字都是怪怪的,既像动物又似植物。原来,眼虫藻生活在淡水中,山会出现在湿土上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种叶形奇特的观赏植物,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的叶片浓绿而硕大,每个叶片上都有8道深深的裂痕,这些叶片既像一只只长着8个手指的绿掌,又像一个个长了8只角的盘子;而且,在叶片的边缘,有时还镶着一层黄色的金边。因此,人们给这种植物取了既好听又惟妙惟肖的名字——"八角金盘",或者叫"八金盘""八角盘""八手""手树",等等。八角金盘为五加科八角金盘属常绿灌木或  相似文献   

19.
张唯诚 《知识窗》2006,(7):52-53
十多年来,美国农业部农艺实验室的遗传学家查尔斯·布朗一直希望培植出一种更加有益于健康的马铃薯.他将目光集中在了马铃薯的颜色上,他发现那些黄色、红色和紫色的马铃薯不但赏心悦目,而且有益健康.其中的奥妙就隐藏在那些色素上,它们是植物中一种分布广泛的物质,叫类黄酮.  相似文献   

20.
下一次乘坐出租车时,记得要先看看它的颜色。一项研究发现,黄色出租车的追尾几率比蓝色出租车低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