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一题多问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认识题目,分析物理情境,挖掘出题目中所隐含的物理条件.而适当的"一题多变",即对题目中的条件略加改变,物理过程发生了变化,但分析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后,题目情境表面相同,而实质截然不同,须探求新的方法,提示学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请看实例: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我们通常较关注“一题多解”问题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多题一解”与“一题多变”能力的培养.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的确有助于提高考生熟练并灵活运用物理基本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多题一解”的训练不仅能培养考生从千变万化的习题环境中摄取物理模  相似文献   

3.
“变题”就是“一题多变”。初三复习阶段,很多学生容易陷入“题海战术”,只知道刷题而不主动思考和总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动态电路是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通过一道动态电路题从不同角度展示题目的多种变化可能,使学生熟练题目间的联系与转变,并对动态电路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深入挖掘物理习题的本质,做到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4.
近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之一是:不避陈题、推陈出新.面对物理高考试题的这一特点,同学们在迎考复习中,在习题训练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不能就题论题,单求解题数量,而应当力求思维发散,或是将题设条件适当改变,或是变化题目的设问方式和内容,实现物理习题的“一题多变”.这样,不仅能使同学们免于坠入“题海”,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试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通过二年时间的学习,对物理基本知识与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已经初步掌握与了解。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并把它们熟练地运用到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去是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由于物理问题繁多,在复习过程中面面俱到足不可能的,时间也不允许。但是重点知识又必须让学生融会贯通、透彻掌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在复习中必须加强知识方法的迁移与辐射。而“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正是体现这种要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云梅 《考试周刊》2024,(18):138-141
初中物理“一题多变”是指一道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路、方法来思考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创新、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初中物理“一题多变”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物理知识点,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散,个性得到解放,提高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使其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反思和自我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打造富有创意、更加灵活的教育环境。文章重点展开了对初中物理“一题多变”教学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谈数学题的“一题多变”东至胜利镇初级职中方德清从某种角度上看,“一题多变”比“一题多解”效果更佳。因为它能够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一题多变,能够使学生节省对陌生题目的审题时间,能够使相应的知识系统化。同时作为教师,制作命题时的灵活性更大,联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曾经热烈讨论过一阵子,不过似乎没有得出什么众所认可的结论,然而,这确实是解题论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题多解”意味着什么?“多题一解”又是什么意思?波利亚在《数学发现》一书中引用笛卡儿的话说:我解答过的每一个题目都将成为一个范例,以用于解其它的题目.  相似文献   

9.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是数学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两种解题训练模式的构建可以突破原有解题教学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习题的解题方法,这对其解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构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课堂,教师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再从实际教学的开展出发探寻有效教学设计的方法,对初中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教学的开展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小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初中化学标新思维的培养北京顺义县沿河中学赵仲新“一题多解”就是以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依据,大胆设想,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路、不同联系上寻求探索解题的不同方法,其特点就是“多方思维”、“多种思路”、“标新求...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应用题,题目种类多,题目之间又有很多地方相似,不容易区分计算方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一组“一题多变”的练习题目。这组练习题讲的事情基本相同,已知数量和所求数量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得数可以互相参照。这种练习,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做较多类型的题目,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加深了学生对各类题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同一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和不同的数学问题用同一数学知识来处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实践证明,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变化、全方位地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一、运用“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一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来解答,我们称之“一题多解”。在复习时,为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打破解题的习惯模式,变习惯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我们可以将选定的某一习题,规定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去解。例如: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8小时行了全程的4/7,再行几小时可以到达乙站?  相似文献   

13.
一、一题多解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指某一个或某一类题目可以用不同概念、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方法加以解答。对学生来说,一题多解一般是发散思维活动的产物。它是通过变更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道基本题之后,进一步加以引伸和发展,变换原题的条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5.
“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现在谈谈我们的粗浅做法。 问题一:如图,在一块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萧县中学杜贤河所谓“一题多变”就是将一道基本习题变换条件,加深、拓宽,启发思维,它既可以使学生摆脱“题海”重负,又能提高分析综合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下面从一道热学例题来浅析一下怎样通过“一题多变”,训练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上好习题课,是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选择题目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例题(或习题),通过“一题多解和多变”,使题目富有启发性。在分析和解答习题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加深,使学生自始至终“面临着问题”,激发他们深入思考。这样做,对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开阔思路都是非常有益的。例:试用本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解是拓宽学生思路,开发智力,培养翻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式题为例,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并不是说任何一个题目都可以拿来多解,一道具有多种解法的题目,一定与构成该题目的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探索、联想、发现、创造,而丑要研究构成题目的条件,设计出含有多解因素的题目。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寻求多解的过程中创造出不同常规、另  相似文献   

19.
一题多解即针对相同题目建立不同物理模型,再基于不同层面展开分析以及应用不同解决问题方式.教师指导学生物理学习中多角度分析题目,不仅能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更能对物理题目涵盖信息形成深刻印象,提升物理学习效果和解题效率.高中物理教师在解题中指导学生通过一题多解掌握解题技巧,拓宽解题思路,实现举一反三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考尽管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出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线。就是规则,就是知识结构,抓住规则,掌握知识结构, 就不怕题目千变万化,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要适时安排一些专项训练, 既要“多题一解”,培养迁移能力,也要“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