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教师情感素质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过程不仅仅是智力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情绪变化,无论欢乐与忧伤、疑惑与惊异、宽慰与愤怒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及幼儿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情感素质的特殊教育功能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它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一、教师情绪情感对幼儿思维活动的维持和调节作用情绪惰感是伴随人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幼儿的情绪随着认知的  相似文献   

2.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体验.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反映.但是情绪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形式的内心体验.情绪对幼儿行为动机、心理活动组织、个性形成及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幼儿情绪的因素对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物"作为幼儿的一种独特的交往对象,对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灵魂对灵魂的触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可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仅靠知识的复制与传递是不够的,必须创设情境、展开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境中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快乐学习.下面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就创设情境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儿童情绪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独具的生理机能。产生于思维和传导。在人类生命活动中,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和情感,凭借语言来传递信息、沟通感情、交流认识。积极的语言,作为一种良性刺激,对人的大脑皮质起保护性作用,可使人的机体发生相应的有益的反射活动。使人情绪愉快,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欲。消极语言,可使人产生忧郁,加重人身体各部平衡的失调和功能紊乱,影响健康或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对英语教师的情感对英语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态度体验.积极的情绪对人的认知活动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对人的认知活动有瓦解的功能.因而英语教师要努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抑制其消极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愉快的情绪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驱使人去积极行动。而兴趣是产生愉悦情绪的基础,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就的成长点,是智力发展的原动力。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设计课堂教学必须把情感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在于把数学原理变换为活生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符合人的需要"即是事物的价值特性,"态度"和"体验"皆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的认识方式或反映方式.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是将情感辐射到教育活动的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在接受教育影响的方方面面,无不渗透着情感因素,无时无地不伴随着情感的参与,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并存,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融.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人的一切活动中,都伴随着情感的产生与渗入,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如何,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情绪对教学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情绪饱满,对学生充满热情,学生就会受教师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喜悦、积极的心理活动,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接受知识快,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总会有很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但作为老师,我们却不可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因为老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或不愉快的情感。而波动是指事物的起伏不稳定。由此可见,情绪波动是指人从事某活动时产生的不稳定情感。  相似文献   

11.
"忧"和"爱"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两个关键词."忧"是一种情感,一种心理感受,一般认为是被动消极的情绪.忧的人,往往表现出不快乐、不高兴,与之有关的词语很多:忧愁、忧劳、忧虑、忧郁、忧伤甚至忧愤等等.但是,"忧"其实又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性,是一个良知者应有的文化基调.从美学上看,"忧"同浪漫的悲剧感休戚相关:从哲学上看,忧郁产生于人对日常世界神圣的不满和对另一个更高世界的渴望.人类超越现世的庸俗与丑陋,多半要借助于"忧"这样的情绪.相对于快乐来讲,"忧"是更深刻、更沉重的一种情绪.前者趋向于肤浅和遗忘,而后者趋向于高贵和救赎."爱"也是一种情感,可以是情爱、慈爱、友爱、博爱,甚至是溺爱.  相似文献   

12.
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海伦市第一中学于春耕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有特殊的功效,因为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内省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情绪一旦被激活,内脏反应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快乐是人的一种情绪,是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后,对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我们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一直把能否给学生带来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情绪放在第一位,把它作为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开展活动着眼点、评价活动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首先,快乐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快乐带给人一种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可以激发大脑潜能,可以增强记忆力和反应力,促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人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勇于战胜困难,也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心理健康.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有健康的身体,就得让他们变得快乐起来.早在1925年,革命先烈邓中夏同志在劳动童子团的宣言中就号召"到团里来受点教育,享受点快乐."因此,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快乐需求,始终把让学生得到愉悦的情感作为开展活动的首要依据,使他们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活动目标:一、了解与理解。懂得情绪是怎样产生的。二、尝试与学会。(一)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态。(二)明白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三、体验与感悟。(一)掌握一些驾驭情绪的方法(二)掌握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三)了解良好的情绪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开朗的心境。活动理念:从心理学角度讲,心情也称为心境,是人的情绪状态,属于情感的内容,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之一。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有意识地调整  相似文献   

15.
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占据着人的整个心理生活和实际生活,它既推动人的本能,又干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是整个人活动的动力.在英语学习中,情绪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紧扣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16.
情绪是指人对客体是否和自身需求相一致而产生的体验。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情绪对于人的积极性的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人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情感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态度。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尊敬、自豪等态度,  相似文献   

18.
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鲍良克说:"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心理反应,它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易激起人的不同情绪。而情绪对人所从事的活动起到的作用可以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充满师生情感的、积极向上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感人心者必先呼情”,真正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以情育情,以智育智,  相似文献   

20.
教育活动气氛是指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育情境,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与此相适应,教育气氛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前者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情境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产生了理解、信任、愉快、满意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后者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情境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产生了不满、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美的教育气氛指的是前者,即热情活跃的教育气氛.这样的教育气氛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而且可以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美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